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事迹,都是对生命的礼赞,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一份事迹应传递正能量,鼓舞他人不断前行和奋斗,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1
陈__是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参加工作十多年来,她始终坚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浓浓的温情和大爱。
优质护理服务的最高宗旨就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有一次急诊剖宫产,胎儿胎心已经下降到70.80次每分钟,陈__和同事一边在争分夺秒进行消毒铺巾,一边在准备抢救物品,为产妇争取更多的时间;胎儿娩出后四肢无力,呼吸微弱,又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吸痰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当听到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哭声时,所有人都激动地喊着“哭了、哭了”,所有人心里充满欣慰和强烈的自豪感,紧张的气氛瞬间变为喜悦,在那一刻,她真切的感受着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患者把性命安危托付给她们的时候,决不能辜负信任。
手术室是医院任务最繁忙的科室,没有午休,没有饭点,只有手术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吃饭,一台手术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腰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饿了要挺得住。有一天快下班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急诊脑出血,马上手术”,她马上进手术间准备手术物品,拉包、拿器械、推设备,送病人至手术间,摆体位,消毒、铺巾,一直在无影灯下忙碌着,争分夺秒,只为病人争取多一点点的希望,等到手术结束已经到了深夜10点多。当她把成功脱险后的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焦急等候的'亲人舒展了紧琐的眉头,家属一句由衷的“谢谢”使她疲惫的身躯又充满了力量。
“我要感谢这份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陈__始终坚信奉献是一种幸福。一台台手术的成功,一次次生命的挽救,都凝聚着无数个像陈__一样的医务工作者的心血汗水。未来,陈__将继续在手术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在无影灯下尽情描绘绚丽多彩的护理华章。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家为民冲锋一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奋战,用自己的身躯为温县父老乡亲构筑起一道坚固防线。他们就是长期扎根乡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
一、预检分诊关口前移。
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卫生院迅速设立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点,共检查登记38470余人;实行24小时轮岗值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对前来就诊的每位病人及家属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登记信息,对发热咳嗽病人迅速转诊至指定医院。
二、做实做细健康管理。
温县对返温人员认真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对居家隔离对象提供一天两次体温测量、环境消毒、垃圾处理等服务和心理疏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隔离不隔爱、服务无障碍”。岳村街道卫生院、永兴街卫生室和赵堡镇卫生院、番田镇杨垒卫生院等发挥中医特长,熬制中药汤剂65批次,为辖区46520余人次免费发放。
三、检测站点守好大门。
在县乡村三级检测站点,乡村医务人员24小时参与联防联控,对过往人员登记、测量体温、车辆消毒;协助发放消毒液30余桶、防护衣2400余件、口罩5200余个、一次性手套3200余个、藿香正气水320余盒和多批检测防护物资,为值勤人员送去了保障和温暖。
四、全面配合复工复产。
为做好返岗复工人员健康证明办理工作,各卫生院优化办理流程,优质服务到位;采取分村(社区)、分时段的方式合理开展工作,避免人员聚集检查办证;选择通风宽敞场所,设置提示标志和隔离带,定时进行消毒,杜绝交叉感染。目前,温县共办理健康证明2.22万余人,其中线上办理340余人、线下办理2.19万余人。
五、服务保障师生返校。
为确保初三、高三师生安全返校,温县积极与教育部门配合,提前谋划为8660余名师生办理返校健康证明;16名基层医务人员受派进驻学校充实校医队伍,负责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协助开展学生体温检测、防控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以及对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紧急处理,为返校师生创造安全舒心的学习环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温县每个疫情防控岗位无不倾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忠诚与担当,他们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黄河街道盐东村医生梁红玉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为民服务第一线,心甘情愿当一名村医。疫魔肆虐之时,她又挺身而出,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体现了医者之担当,受到了县委书记毛文明同志的批示点赞,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医护工作者向她学习。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3
小彭,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小彭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4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02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张晓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5
小邬同志,196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昌市政协委员。现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西医学院副教授,1995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为九三学社南昌市医疗卫生系统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委常委。xx年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
20多年前,一部在全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使当年正在医学院读书的小邬选择了血液内科专业。1993年9月小邬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可以施展才华的留校机会、放弃了分配到风景优美的大连医学院的机会、也放弃了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位于承德市的一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来到了南昌市第一医院。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小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加点。xx年2月他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回院,担任了血液科科主任,组建了骨髓移植病房,xx年5月他成功完成南昌市首例骨髓移植手术,填补了南昌市骨髓移植手术的空白。后又完成了5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xx年5月,小邬同志开始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准备,xx年6月实施了我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南昌市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xx年以来,小邬领导的血液科平均年门诊量为36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xx年,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小邬以此为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科研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严格训练,科学化管理,艰苦的磨炼,血液科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先进科室,被市第一医院评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最佳科室、业务量增长最快科室,小邬也被评为医院、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病人眼中,小邬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在同事眼中,小邬更是一名淡泊名利、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师长。农村长大的小邬,忘不了养育他的红土地,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看到农村来的病人,他都感到特别亲切,总有一种尽快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冲动。当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有困难时,他常常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于红包,小邬更是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做第一例全相合骨髓移植前,病人家属硬塞给小邬一个1000元的红包,小邬怕病人家属会有误会而产生思想负担,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是在手术后他悄悄将钱交到了病人的帐上。在名利面前,小邬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泊。xx年,小邬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7000元奖金,这本来是奖给他个人的奖金,但是他没有拿回家,而是拿到了科里,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发给了全科医护人员,xx年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院里奖给他10000元奖金,他也同样分给了大家,而且两次分奖金都有惊人的.相似,小邬自己得的都是最少的,只有300元。《光华时报》、《江西民主与科学》、《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小邬同志的先进事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小邬同志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外,还经常参加国内、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知识。他还努力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医院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省部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课题“trh光奋试验”获江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昌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xx年,他的自选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通过南昌市科技局鉴定。
作为江西医学院副教授,小邬同志在教学方面也认真负责,教书育人。他承担了江西医学院内科学教学任务和诊断学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部分江西医学院临床实习带教工作。xx年被评为江西医学院优秀教师。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篇6
“做一名让病人满意的好医生”,这是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小yang奋斗的目标。1969年8月,小yang出生于马龙县一个偏远山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艰苦的生活环境练就了他坚强自立、勤奋踏实的性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993年7月,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的他分配到马龙县人民医院工作,在县医院从一名普通医生开始,一干就是15年,由于工作成绩和业务技术突出,曾任急诊科副主任、内科主任、副院长,20xx年10月调动至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20xx年12月到医院老年病科工作并担任科主任。20多年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优异表现,刻苦求知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信任和赞誉。小yang从医二十多年来,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在不断提升业务技术的同时,他深知医德和责任心的重要。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就树立了“做一个让病人满意的好医生”的信念,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病患者服务,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不厌其烦解说、兢兢业业施治。在给患者进行诊疗时,他时刻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始终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多次在抢救病人时全然不顾患者的呕吐物溅在身上手上……然后,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论多忙多累,他还是耐心十足的做好解释工作,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投身医疗救援第一线。在抗击非典中,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他是第一个报名并第一批进入隔离区工作的医生并参与患者的救治、隔离。在“4.07”东山下海子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中,他连续八天战斗在事故救援第一线,坚守在白天酷热夜晚奇冷的帐篷里,以坚守岗位,吃苦耐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救援官兵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医院主要先进事迹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