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写好读后感是第一步,编辑一篇读后感可以加强同学们对名著思想的理解,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1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希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2
在《白洋淀纪事》中,作者孙犁用清新自然的笔墨,刻画出了一位位英雄的精神。与别的战争作品不同,它没有血性的场面,而是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事迹。
孙犁的笔下,有过于自信却聪明勇敢的老头在苇塘;有爱夫心切勇敢与敌人斗争的一群聪慧女人们在芦苇的海里;有个待乡亲如自己的家人,敢于对抗不良风气的妇女秀梅在河滩芦苇丛中命令战士原生去卡枪;干部和全村的男女机智地躲过敌人的搜查,中年男子却永远坚定地躺在了那里……可最令我感动的便是赵老金老人。
赵老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平日的他宽心,看得广,有很洒脱、很乐观的看法,可自从敌人来了,他便很是愁眉不展,咬牙切齿。他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热情伶俐的老伴和明理懂事的女儿,唯一不足的就是两个男孩儿全没拉扯大就没了。
老金一家人帮助战士们,却遭到敌人的攻击,二十个战士最后只剩下两个人,大娘整日以泪洗面。很多战士跳下水,被活活冻死,河结冰了,老金砸开河面,打捞着战士们的东西,打捞着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整部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书中所说:“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3
这个暑假,我读完整本《白洋淀纪事》,让我对那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小时候因为不明白时代背景,只记得八路军战士的勇敢与敌人战斗,却忽视了蕴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们虽不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但他们正是依靠自己的团结、顽强,帮助八路军渡过难关,打败日寇。
当时的妇女在家也就是织布、烧饭,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员,是游击组长,为了不让敌人安上据点,他报名参加了地区队,水生嫂知道,她劝不动水生,只能简短叮嘱几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难过与不舍。过了几天,几个妇女聚在一起,嘴上说着不想去看他们,可还是准备了衣服。她们偷偷划着一艘小船到了马庄,可并没有找到他们,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怕他们已经牺牲了。这时,她们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们拼命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炮。她们害怕进了敌人的老巢,可再仔细一看,是她们的丈夫。等战士们击败敌人后,去打捞着战利品。
巾帼英雄们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芦苇荡。从水生嫂到孙犁,他们都是农家妇女的形象,到后面妇女机智掩护,再到最后上战场,所有细节处理到位。荷花淀美轮美奂的意境,既让人见识到了当时妇女们的辛勤劳作,也凸显了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正是他们赶走了侵略者。
如今,岁月流逝,但请记住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4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坚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期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明白有这个地方的存在。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可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5
第一次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为何把孙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确实,这本书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和记录琐事上了,很少有过描写残酷战乱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孙犁果真非常乐观。
翻开书,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细微励志的故事里,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真的看不见杀生抢掠的画面,抗日精神就是从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走进《老胡的事》,你会被梅的秀丽所吸引,走进《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支持和妇女们勇敢值得钦佩,走进《芦花荡》,老头子的好强能干,机智自信令人震惊;走进《藏》,你会了解浅花有多能干,走进《光荣》,你会认识到秀梅的体贴、细心,走进《村歌》,双眉的正义、志气,好胜蛮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吧,从这些农村妇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许可多贵的品质,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来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整部书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冀中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为了让在外边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蒋介石军队,一力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并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实则不易。那些处在战争背景下的人们,虽然深受战争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充满了美的存在,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淀美丽的景象一起为我们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画图。他们看起来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可最后却成为了一个个了不起的英雄,给人以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本著作让我震惊,也十分感动,受益匪浅。妇女们都能拿起枪来战斗,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同样成为祖国的光荣!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6
在之前,谈起战争,我的眼前只会浮现杀敌的战士,壮烈的牺牲和凄凄惨惨的哀鸿遍野。但现在,我会联想到洁白的芦苇,坚韧的八路军战士和乐观勤劳的人民。这,许就是《白洋演纪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抢上战场的原生;认真负责、体贴人民的刘庄;自立自强、壮烈牺牲的吴召儿;好说好笑、斗争地主的双眉;谨慎小心的新卯;热爱劳动,谨记生产的小梅;英勇战斗的妹妹……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皆从作者不谈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笔中缓缓绽放。
在《采蒲台的苇》中,有一个句子,我一直印象深刻。“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的确,人民的仇恨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爱也只有一个,白洋淀老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深沉的爱;智慧同样只有一个,人们都想到了掩护八路军战士的好办法。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一笔带过的话,却为抗日最终胜利的结局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淀纪事》中,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故事,还是令人着迷的文笔,都把这段惨痛的中国历史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无珍藏!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7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篇8
荷花淀,是一个一听名字就能想象出它美丽容貌的地方。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或记得,在白洋淀也有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他们为革命参军,他们为土改与地主斗争,他们为生产帮助他人。
?荷花淀》是孙犁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善良、贤惠、通情达理,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绝不落后的水生嫂的形象。男人们才走了几天,她们就每人找了一个理由去探望丈夫,表现出她们对丈夫深深的爱。虽然没有如愿见到,有点小情绪,但很快就又说笑起来,可见水生嫂和其他女人都很乐观、多情。
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加快,但是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的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她们坚定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她们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也纷纷拿起了枪杆子,当上花木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万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她们是那么的平凡和普通,但又是那么的英勇和伟大!对待爱人和同胞,她们有着无限的爱和包容;对待敌人和地主,她们是爱憎分明、毫不手软。我不禁对这些“水生嫂”们肃然起敬!
《白洋淀纪事》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