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能够给读者带去积极的情绪和力量的,通过与他人交流心得,我们能够拓宽视野,获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家长读书心得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篇1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
六岁的弗洛拉抱怨说,最近她收到的礼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妈妈并没有否认她的抱怨,也没有对弗洛拉解释说哥哥年长,应该收到更多的礼物,她也没有保证纠正这个错误。她知道,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他们和父母关系的深度,而不是礼物的大小和数量。弗洛拉的妈妈说:“你担心我爱你是不是跟爱他那样多?”她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而是紧紧拥抱了弗洛拉,弗洛拉惊喜地笑了。这就是这段谈话的结束,而它原本可能会变成一段无休止的争论。
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对他们永久不变的爱。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七岁的格洛里亚回家时心情很不好。她告诉父亲,她的朋友多丽是如何从人行道被推到积满雨水的沟里去的。她的父亲没有追问事件详细的情形,也没有威胁说要惩罚冒犯多丽的人,他就女儿的感受回答了她,他说:“这件事一定让你很不舒服,你当时一定对做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气,现在你还在生他们的气呢。”
对这些话,格洛里亚深有感触地回答说:“是的!”当她的父亲说:“你担心他们也会这么对你吗?”格洛里亚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让他们试试!我会把他们一起拖下水,那一定会溅起水花呢!”她想像着那幅画面,然后大笑起来。这段谈话以开心结束,它原本可能会成为一场应该如何帮助多丽自卫的'、毫无用处的、冗长的说教。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
十岁的哈罗德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抱怨。
哈罗德:多么痛苦的生活啊!老师说我是骗子,只是因为我告诉她我忘了家庭作业,她冲我嚷嚷,她确实在嚷!她说她要给你写条子。
妈妈:你今天很倒霉。
哈罗德:确实是的。
妈妈: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叫做骗子一定让你尴尬极了。
哈罗德:确实很尴尬。
妈妈:我打赌你心里一定骂了她几句!
哈罗德:是的!你怎么知道?
妈妈:当有人伤害了我们时,我们通常都会这么做。
哈罗德:我感觉轻松多了。
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
当孩子对自身做评价时,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他,而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
一个孩子这样说:“我的算术不好。”如果你告诉他:“是的,你对数字的反应很糟糕。”这样说是没多大帮助的,驳斥他的观点也没有用,或者给他一些肤浅的意见,如“如果你再用功一点,会好一些的”也没有用,这些轻率的好意只会伤害他的自尊,这种直接的教训只会降低他的自信。
你可以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说的“我的算术不好”,下面任何一句回答都行:
“算术是一门很难的课程。”
“有些题目很难解答。”
“老师的批评不会让算术变得容易些。”
“算术让人觉得自己很愚蠢。”
“我敢断定你一定希望快点下课。”
“下课时,你会感觉安心的。”
“考试时一定特别难熬。”
“你一定很担心不及格。”
“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怎么想。”
“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对你失望。”
“我们知道有些课目是很难的。”
“我们相信你会尽力的。”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说,当她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回家,她父亲用如此理解的态度跟她说话时,她几乎要晕倒,她在心里说,我一定要对得起父亲对我的信任。
只要时间一长,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听到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宣称:“我很笨。”父母当然知道他不笨,于是他们开始说服他,让他相信自己是聪明的,就像下面这位父亲做得一样:
查尔斯:我很笨。
父亲:你不笨。
查尔斯:我就是很笨。
父亲:你不笨。记得你在夏令营时多聪明吗?辅导员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之一。
查尔斯: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
父亲:他告诉我的。
查尔斯:是么,那么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笨?
父亲:他只是在开玩笑。
查尔斯: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
父亲:你只是需要更用功一点。
查尔斯:我已经用功多了,但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我没长脑子。
父亲:你很聪明,我知道。
查尔斯:我很笨,我知道。
父亲(大声地):你不笨!
查尔斯:我就是笨!
父亲:你不笨!笨蛋!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坏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无法直接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的那样:“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蠢到把你的话当真的程度。”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例如:
伊凡:我很笨。
父亲(认真地):你真的那么觉得么?你不觉得你很聪明?
伊凡:不觉得。
父亲: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
伊凡:嗯。
父亲:在学校里,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担心不及格,担心分数低。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一定很慌乱,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老师会批评你……同学会笑话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愿什么也不说。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很生气。(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
父亲:看,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优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这段对话可能并不会使孩子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会在他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无能。他可能会在心里想:如果爸爸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可能我并不是那么没用。这段谈话产生的亲密可能会让儿子要努力地无愧于父亲对他的信任,最终,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优点。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篇2
?做最好的家长》是一部很受欢迎的书。读完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尽管书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住的话和道理,但丝毫没有那种刻板的教条主义的感觉。李老师不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家长,而是用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多年来教育女儿的心得来影响更多的家长。我觉得一本书最大的价值体现,不是我们在里面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先是思想上,继而是行动上。显然李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就是一本可以影响你的书。
这本书记录了李老师的女儿——李晴燕从出生到大学的成长轨迹,各个成长阶段的经历都做了详尽的描述。一篇篇日记、一篇篇作文、一封封书信……可以看出李老师是多么用心和负责的家长。即使多少年过去了,他和女儿一起经历的这些岁月,依然鲜活的保存着。书中描述的很多事情也是大多家长已经历或将来要面对的,有时会感同身受。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和孩子同学的家长聊天一样,不同的是遇到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家长而已。
怎样教育孩子?我们要教育出怎样的孩子?这是所有家长都关心个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在众多的教育类的书籍里都有不同的方法和论述。至于怎样教育孩子,是没有绝对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法则。就像《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却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要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我对李老师书中的话深有感触。"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是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这句话虽然没有那些"为祖国、为人民"之类的话显得高大上,但却是最实实在在的,也是易于做到的。
书中文字记录了李老师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李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这本书里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很多。不过我还是想重复自己的一个观点,我不想说我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但这本书确实影响到了我。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篇3
我是___小学三(1)班同学__的爸爸,爱读书的人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也是最诚挚的朋友。读书能使人心明眼亮。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没事的时候可以拿一本书看看,从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读书兴趣非常重要,还有,就是氛围能感染孩子,如果我们家长在一旁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等,那么孩子就算在看书,他的心也是没有办法安静下来的,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反过来讲,如果父母陪孩子一起阅读,哪怕是半小时,就算你看的书和孩子不是同一本,看完和孩子共同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感受。慢慢的,孩子会越来越喜欢阅读给他带来的快乐!
还有,就是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所学课文都要会背,看的寓言故事要会流利的讲出来,就像平时写的习作,我也会让他背给我听,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一种习惯,就像在假期里,我给儿子买了两本书,每天我都会让他看了多少,然后划出书中的好词、好句和好段,有的时候我还会让他把今天看的内容讲一遍给我听,这样他就不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他会很用心的看,回来说给我听的时候,也会说的眉飞色舞,非常生动,书中的内容也会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最后,就是要带孩子经常去书店逛逛,不一定每次都要买,通过他在书中的翻阅,浏览,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书籍,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书,像寓言故事。幽默笑话。侦探小说都可以,前面我也说了兴趣最重要,我们家长只要做到内容有益而无害就行了,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为了我们的孩子明天会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到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当中来吧!
陪孩子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认真地履行我们的责任的。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篇4
记得的几年前曾读过一位老师写的教育随笔《每一株小草都有芳香》,文章是今年的第一场暴雪为背景,由让学生购买清雪工具为主线展开,叙述一位教师对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的重新认识。在寒冷的冬天,一个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放学后顶风冒雪用一辆简易的手推车为班级买回了几件清雪工具,让他的老师心中暖意盈怀,陷入沉思。
每次大雪的清晨,班级门前的扫雪队伍中,一定有他的身影。去年冬天,那么频繁的降雪,每周要扫雪两三次,他从未缺席。每次交代买东西,他总是认真负责。去年买炉具,就是他一手承办,质优价廉。
每次劳动后,当老师对他微笑时,他开心的笑容……由此这位老师想起了一句话:每一株小草都有芳香。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他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善于反省自己的教育观。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又有多少老师关注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呀!
场景一:运动会上一位身强力壮的“差生”看到自己班级的同学过到终点后摔倒在地,他马上冲过去把同学扶起后背到班级……
场景二:音乐欣赏课一位语文数学学习很差的孩子,非常专注的听讲,认真地为同学作示范,大胆的表演……一改语文数学呆若木鸡的表情。
场景三:一位纪律、学习双差的淘小子,放学时主动搀扶一位腿脚不灵活的低年级学生下楼梯。听孩子们说,这个淘小子不止一次帮助过有困难的低年级小同学了。
不知你们是否也留意过那些成绩很差的孩子,是否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其实他们对老师、同学充满渴望,渴望被老师关注,渴望被同学认可,渴望自己的成绩大幅度提高,成为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然而我们又有多少教师真心赞赏过学习差的学生。所以我很佩服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师,正如他所说“美丽的大自然,不仅有百般红紫,更有芳草萋萋。牡丹、腊梅固可入诗入画,连天芳草亦是人间美景。
成绩好的可能会前途无量,成绩差的,如果专心于买一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即便毫无特长,如果有一颗乐于助人的金子般的心灵,美好的品质,也可以弥补成绩不好的缺陷。所以我想呼吁我们做老师的,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而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篇5
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学生家长读书心得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