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能锻炼思考能力,让人思维更加缜密,想要让心得体会更有说服力,大家可以采用数据和事实支持,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杭州旅游的心得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杭州旅游的心得篇1
国庆节那天,阳光明媚,爸爸带我和弟弟去西湖游玩。一路上凉风习习,路旁的风景如画。
我们来到西湖入口处,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碧万顷的西湖。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大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柳树。一阵风拂过,湖面就漾起层层微波,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好看得很。湖中心的几只游艇快速开过,加上偶尔有几只水鸟在湖面滑翔,长长的`腿在水面上划过,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水花,为西湖增添了无限生机。看着这美丽的画面,我和弟弟激动得又蹦又跳。
我们拍照留念后就沿着西湖岸边的石板路继续往前走,来到里西湖。里西湖长满了荷叶,碧绿碧绿的,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有几张荷叶上还躺着几颗小水珠,可能是露珠吧!小水珠亮晶晶的,一动也不动,好像正在荷叶妈妈怀里睡觉似的,真可爱呀!这时,一阵风吹来,它醒了,睁开了眼睛,开始和风姐姐学跳舞,摇来摆去。可能是跳得太投入了吧,一不小心滚入了湖里。哎,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才裂开几片花瓣……真是千姿百态。听妈妈说荷叶茎下的淤泥里还埋藏着莲藕呢!我想:它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妈妈身后不敢露面呀!
抬头远望,远处是连绵的群山,那里还弥漫着朦胧的薄雾,真像仙境一般。
啊,西湖真无愧于人间天堂的美名呀!我爱杭州西湖。
杭州旅游的心得篇2
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又来临了。暑假里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次妈妈带我去杭州西湖游玩的那一天。
早上妈妈带我去大姨家,和大姨一家去西湖游玩。
来到西湖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桥两边的一大片荷花,有的已经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开两三片花瓣儿。荷花真美啊!我脚下的步子都迈不动了。
再往前走一点,是水上游船。我、小妹妹和小哥哥吵着闹着要做水上游船,妈妈和大姨只好买票坐水上游船。坐在船上一边听船上的导游讲述周围建筑物的历史,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窗外的美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嘟”的一声响了,原来是三潭映月到了,我还沉醉在山水画中呢!
到了三潭映月,我和小哥哥就看到了红鱼池,我连忙跑过去从包里拿出一块我没吃完的面包,小妹妹问我要了一些面包。开始有少量的鱼来吃面包,渐渐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抢了起来。过了一会,有一条大鱼游了过来,嘴巴动了动,好像在说:“让开!让开!让我吃!”面包这时也喂完了,大鱼扫兴地走开。我和小妹妹恋恋不舍地走开了。
走到一棵树旁,只听小妹妹大叫:“秃鹰!秃鹰!秃鹰!”大姨走过来说:“这不叫秃鹰,你可以叫‘长得像秃鹰的鸟’。”小妹妹佷懂似的点了点头,小哥哥和这只长得秃鹰的鸟合影,拍照的时候,我看到这只鸟的眼睛也对着照相机,还不时的走来走去似乎想摆一个造型,看那神气样,我平静的说:“这只长得像秃鹰的鸟也会抢镜头!”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今天我玩的非常开心!
杭州旅游的心得篇3
一说到“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你应该立刻就能想到杭州西湖吧。还有许仙与白娘子的感人故事,白娘子最后就是被关在西湖雷峰塔呢!所以,应该能猜到我要写什么了吧?那就是――杭州西湖。
当妈妈说要去西湖时,我激动万分。苏轼曾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爸爸和我说过这句诗里的“西子”,说的是美丽动人的西施,能和西施一样美丽,西湖肯定特别特别美。
在旅游车上,我对西湖有着无限期待。想着,想着,我睡着了。在睡梦中,我隐隐约约听到导游叔叔娓娓动听地给大家讲“小预告”。
“噢,起来吧。”坐着身边的妈妈把我叫了起来。西湖!到西湖啦!
第一个景点是“花港观鱼”,据说是康熙亲自题笔呢!那里有红、橙、白的大锦鲤,色彩交错、美不胜收,大鱼小鱼连成一片。清澈的水里映着大大小小的鱼儿,如诗如画,真是自然的“得意作品”!
后来,导游带领我们去西湖坐游船。路上,绿油油的草已有些微黄,这自然的渐变色比电子做出的好看多了!行人过往匆匆、密密麻麻,可见西湖是多么受欢迎,吸引了那么多人。微风吹过,经不起风吹的小叶子一晃,就舞下来了。真美啊!
走着走着,看到了美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水面,我往右一瞧,哎?是游船!
上了船,我感觉像是西湖有魔力,让我目不转睛的望着窗外的景色,美到让人流连忘返。
是三潭映月!没记错的话,印在一元人民币上的正是西湖美景三潭印月。再扭头向远处看,是雷峰塔呀!还有断桥!断桥不断――西湖三怪之一,虽说离得远,却看得无比清晰,应该是因为我看的入迷吧!
刚下船,导游就告诉我们时间不多,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离开了美丽的西湖。
西湖,如诗如画如西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哪天能再去西湖,我定要游完这美丽动人的西湖。
杭州旅游的心得篇4
这个暑假我去了许多旅游胜地,有波涛汹涌的大海(青岛);有气势磅礴的高山(黄山);但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那美如佳境的杭州。那儿的山;那儿的水;就连那儿的人也是尽善尽美!
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断桥上仿佛站着许仙和白素贞撑着伞在雨中漫步,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再远些,有一艘“龙船,”我兴奋至极,连忙跑过去。一个牌子“站”在那里,上面写道:90元/人,一米以下儿童免票。我和妈妈上了“龙船,”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西湖美女在奏乐,一个拉着二胡,一个弹着琵琶。游船开始了,我惬意地坐在栏杆边的靠椅上,品着小茶,吃着苹果,还一边听着美丽的导游小姐现场解说那如诗如画的般的西湖传说。
什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断桥残雪”。不管是什么神话,还是传奇和传说,西湖的美景使用语言也无法表达的,无法描述的。
40分钟过去,船靠了岸,虽然船上的游行结束了,可这美景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色已黑,可是沿着断桥的那条路,依然繁华。
第二天,我和妈妈去了一个恰似小镇的地方。那里有一口井,一口古井。我试着打了一桶水,打上来后,我洗了一把脸,啊,好凉呀!说起这井可有几千年的历史呢!井口有不少按着规律凹进去的,说明井的历史悠久,说明很多人从这里打水。
好吧,不管是什么,有些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无论是“三潭印月”还是黄山的"云海".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景,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这次西湖两日游,“她”的美丽让我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杭州旅游的心得篇5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笔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又一幅西湖美景,不论是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还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能让我们一窥西湖美景的冰山一角。而早已对西湖景美向往已久的我,便有幸在今年初夏前去游览一番。
首先看到的是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池子,池子里有一尾一尾的红鲤,不大,给人一种娇小玲珑之感,只见它们灵活地摆动尾鳍,相互嬉戏玩闹,一派悠然自在的模样,让人艳羡不已。再往前走点,便是水波荡漾的湖。
岸边有个伸向湖心的平台,站上去往湖中一瞧,一大群鲤鱼正争先恐后地抢食。上百条鱼,三两成群,以鱼食为中心,往外扩散开来,形成了十几个小圈。冷不丁的,眼角瞥见一条大鱼。有多大?至少有胳膊那么长,有碗口粗,体形恐怕足足有五六条小的鲤鱼。它静静地沉在水底,也不与别的鱼去抢食,它只是平静地看着,目光虚无缥缈,像是在看它的同伴,又像是在沉思。我的目光牢牢地锁在它的身上,想象着它接着会干什么,未曾想,等我回过神时,它已经游至平台下方,只留半截鲜红的尾巴在我的记忆里。
恋恋不舍地离开红鱼池,我沿着苏堤往西走。苏堤旁就是西湖,一路上倒也不觉无趣,累了就在椅子上歇会儿,看看那迎风纷飞的柳枝,那上蹿下跳的小松鼠,或那荡着微波的西湖,无不是心灵上的享受。
一路欣赏过来,不觉间到了西湖十景之二的“曲院风荷”。曲院,指酿酒坊。南宋时,此处有一间酿酒作坊,闻名国内,每当夏日风起,酒香和着荷香扑鼻而来,故起此名。酿酒坊早已不在,只留大片大片青翠的荷叶迎风摇曳。因为才初夏,荷叶夹隙间影影绰绰看到的,不过是那还未盛开的花骨朵儿而已。
望着那一池荷叶,我似与那大片的荷叶心意相通: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寂寥,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挥之不去,仿佛过了千百年之久,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朋友。千年前的老朋友离开了她,从此再也没有一人能懂她心意,所以她在等,等他的归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个夏日过去了,她总是把荷花开到极致,盼望她期待已久的,醇厚的酒香再次和着芬芳的荷香弥漫开来,与她一同嬉闹。我不知道她会等多久,抑或是她何时会如愿以偿,但这份情谊打动了我。我想,他会回来的,为了她,也为了他自己。
西湖景美,情更美。景中有情,情中含景,需要细细地品味,才能体会到蕴藏其中的真情,而正是这份由岁月淀下的真情,才使得西湖景色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杭州旅游的心得参考5篇相关文章:
★ 杭州作文最新5篇
★ 杭州作文5篇
★ 疯狂旅游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