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是提升我们写作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完成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名著情节的认识,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成吉思汗》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1
?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讲述了成吉思汗在打猎时口渴想喝水但是被他最心爱的猎鹰撞翻杯子喝不到水的事情。成吉思汗在口渴难忍、最愤怒的情况下,把他最心爱的猎鹰射死了。最后,当发现猎鹰撞他杯子是为了救他的真相后,成吉思汗懊悔不已。
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最令人深思。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打扫卫生,可是在为杜佳一直不劳动还指手画脚,我和吴映候都很生气,吴映候的忍耐度很高,任杜佳自说自画,我也时刻在提醒自己不要生气。可谁知天有有测风云,这时罗雅云正在拖地,她刚好把脏水弄到我干净的衣服上。我一想到回到家奶奶的责怪和那高分贝的唠叨,我便愤怒了,愤怒的难以控制,愤怒的像一头发怒的公牛,我连问都不问一下罗雅云是怎么回事,便打了她。打完我便气呼呼的走了。这一幕正好让黄老师看到,黄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打同学,我便振振有词的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黄老师严厉的批评了我。我冷静下来之后,回味着黄老师的话,反思着自己:是啊,罗雅云只是不小心弄脏了我的衣服,也不是什么大事,回家洗洗就行了,可是,我不该打她,我们是同学,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啊。于是,我向罗雅云同学道了歉。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深入的理解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我还是小学生。人人都会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我们要敢于承认,敢于面对,并且要及时的改正,这样,我们才会不断的修正自己,实现更加茁壮的成长。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成吉思汗》的书,这本书看得我津津有味。
成吉思汗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他出生时手握一块凝血聚成的苏鲁锭,这就注定了他一生要经历奔波和动荡的战争。从他的父亲被杀害开始,族人们众叛亲离纷纷离开了他,让他变成了饱经风霜的雏鹰。他一次次被抓住,又一次次逃脱,却从未放弃过坚持自己的理想———报仇并且强大自己的势力。他最后他统一了蒙古,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成吉思汗。他还打到了欧洲,攻克了花剌子模国,打败了强大的金国,成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生犯下了千秋功罪。功在于:
1、他收服了各个部落,统一了蒙古;
2、即使他自己是个文盲,仍然创立了蒙古文,使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化,使得蒙古的文化传承至今;
3、他扩大了中国的版图,使中国的版图拓展到了欧洲,中国的版图也因此史无前例的庞大。
成吉思汗的最大的罪,我认为在于他在攻克花剌子模国的的时候,下令屠城,令1500万无辜的百姓失去了生命。
?成吉思汗》这本书让我从成吉思汗的身上学习到了勇敢与坚强,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下去。最让我佩服的是,即使他已经成了威震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却并没有停下他的脚步,去享受他的成功,反而继续征战,最后以65岁的高龄倒在了征讨西夏的路途上。
成吉思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能整天就只知道享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想清楚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将它变成现实。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3
?成吉思汗和鹰》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它语言通俗,寓意深刻,生动感人,启人深思。鹰本来就是草原上正义的象征,是草原人民的左膀右臂,也是成吉思汗宠爱的好朋友。但是在它跟随成吉思汗外出狩猎时,因成吉思汗的战果不丰,内心失望懊恼,再加上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辛辛苦苦接的水又被鹰多次打翻在地,在这种种原因的促使下,使成吉思汗和宠鹰的矛盾逐渐加剧,而导致成吉思汗的情绪失控,丧失理智,不能冷静正确的地分析判断事情,结果,错误地射杀了那只衷心护主的鹰。故事用直白的结尾告诉人们一个人生哲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说他是战神,是世界的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古风云第一人,一生经历几十次战争没有一次失败过,是后人难以比肩的军事奇才; 也有人说他取得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他创建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跨越欧亚大陆的元朝,他是蒙古族和中华民族的英雄,被毛泽东称作一代天骄的帝王。
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也会因把控不好自己的情绪而犯下大错。的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要有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勇敢的承认错误,积极的改正错误,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当一个人能坦诚地面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并勇于改正时,就获得了成长;这种成长的力量得益于自己对自我认知后的反思和自省。现实生活中,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因情绪管理不好,而导致这样的悲剧,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教训呀!假如我们能在任何突发事件面前保持有冷静的头脑,就能减免悲剧的发生。
今天的这个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4
成吉思汗是一位风流杰出的人物,他也许文才上是白丁一个,但也绝非诗词中“只识弯弓射大雕”那么粗鲁简单。成吉思汗能建立如此丰功伟绩绝不会只靠勇敢和蛮力,作为一个众叛亲离的贵族没落小子,一次次建立起传奇,又一次次跌倒,最终无人能及所向披靡。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曾像成吉思汗一样统治过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他的磨难重生,他的所向披靡,他创造下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我几乎要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是“上帝之鞭”,是不是真的是长生天派下来惩戒人类的代理?
过去学历史的.时候,对元朝的印象是负面的。左不过“落后民族统治了先进民族”、“蒙古人知征而不知政”、“残忍好杀”、“民不聊生”。这么强大的铁骑,昏昏沉沉迂腐的统治中国不到百年,就被彻底推翻,回到草原。读金庸小说的时候,张无忌率领明教伐元,是那么正义凛然。然而真实的故事恐怕远没有那么简单的,真实的故事并不像历史书那样一板一眼,被定性、被定型,真实的故事远远精彩得多。
韩国史学家经常说,“全球化的概念来源于成吉思汗的大一统”。其实也未必没有道理。在一千年前,成吉思汗仅靠蒙古铁骑,长驱直入直到今天的埃及。六百年后的大清国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以为见到了妖怪,六百年前的蒙古人已经分别见识过了今天的俄罗斯人、哈萨克人、阿拉伯人、伊朗人、匈牙利人、埃及人,甚至征服过和统治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两千年后的当今世界,还有人因为宗教问题烧杀抢掠生灵涂炭,两千年前的成吉思汗却早已经知道,“长生天”不是唯一的信仰,要尊重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信仰,各个民族、各个信仰的人才都追随在他的身边。
蒙古人确实像大家描述的那样残酷嗜杀,但问题是古往今来很少有成王不残酷的,真实的世界就是你争我夺你死我亡的,杀人的如果不是蒙古人,一定就是其他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一脉掌管钦察汗国,一度统治俄罗斯二百年。俄史书把这二百年称为晦暗不见天日的“鞑靼桎梏”,一提起来充满了屈辱。然而还是有俄史学家说,如果不是蒙古强行把俄罗斯统治起来,恐怕俄罗斯还一直处于各大公分崩离析,永远不能一统的状态中,那样,也就没有后来的俄帝国了。
当然,如今的蒙古人再也不像几个世纪以前那样威震世界了,历史的舞台就是这样戏剧化,在世界史上浓墨重彩的蒙古军团,如今也只剩下成吉思汗一个符号性人物了,但这个符号是深入人心的,是不可磨灭的。读成吉思汗的一生,总是有那么多令人唏嘘、感慨、赞叹的地方,心情也不禁跟着高昂或失落。
要想了解成吉思汗,除了读书以外,一定要看2000年播放的电视剧《成吉思汗》。这本书与电视剧主要情节大同小异,细节处都有个人观点,彼此印证着也能收获不少心得。一本书一部电视剧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
其一是有关长子术赤。书中描写的术赤确实心有妄念,有不轨倾向。然而电视剧中的术赤却忠肝义胆、颇有仁义之心,他一生忠于成吉思汗和蒙古国,却被出身问题所累,与父汗兄弟都生了嫌隙,最终算是郁郁而终。我想论到才华和武功,术赤未必比窝阔台差,成吉思汗向他们询问谁适合继承的时候最先询问的也是术赤,可见铁木真未必没有瞩目术赤的意思,然而长子术赤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让人唏嘘。
其二是关于札木合。札木合是一个颇多悲剧色彩的人物,也算是时运不济,英雄末路。铁木真最开始的崛起其实还是挖了札木合的墙角。虽然两人最终成为劲敌,但无论正史和野史却都承认两人之间的情谊是存在的,尤其是札木合对铁木真的情谊,虽然数度离间,但每一次都未曾赶尽杀绝。他们两人之间的种种是非,我更相信,没有谁是对的错的,只不过两人同时是乱世枭雄,必然要一分高下,成王败寇,札木合虽失败了,但他仍然是枭雄一个,一直高昂着头颅。书中对札木合的描写最让我感动,那是札木合被铁木真所擒,铁木真(假意)提出继续合作,但札木合宁愿赴死,铁木真说:“我一心想救他不死,但他的尊严却不允许。”
我想,这就是王者之风吧。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5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戎马一生,搏击一世,他曾经有过“四杰”的帮助,他们是: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和“四狗”(即四先锋)的帮助他们是:忽必来、哲别、折里麦、速不台。他出生在蒙古,他的真名叫铁木真。铁木真的父亲是也速该,母亲叫诃额仑。他1162年4月16日午时在斡难河畔出生了。1227年8月25日铁木真病故于六盘山,享年六十六岁。
等我看完《成吉思汗》这本书后,心里想:“他的一生真是丰富多彩,他曾说过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杀死仇敌,征服世界,称霸天下!”我看过以后觉得那也太俗了点吧!天天就是称霸天下,称霸天下也不厌吗?我都听的厌了!后来才知道蒙古族那时还不读书呢!但他们很重义气,最可气的是扎木合,他曾经可是铁木真的安答呀!同甘共苦的兄弟呀!却出卖了他,去联合“十三翼”来攻打铁木真,更可气的是他把俘虏都放进油锅中油炸。
如人间地狱一般。还把俘虏头领的头,拴在马尾上当球踢。好像一个人间魔鬼。我看过以后,身上都发冷,心里想这也太可怕了吧!最后扎木合也自杀而亡了。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占领了金国、西夏、燕京等地区。他的名字“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成者大也,吉思就是最大,也就指的是“天下最大的可汗”,号称“成吉思汗”我读了其中的一段觉得他很会用兵,因为他用500个步兵和两名大将和桑昆的十万兵马和四名大将打成了平手。可见他是多么的会使用兵马呀!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觉的这本书对我有极大的启发,希望你也多看一些成吉思汗及其他名人的人生故事,比如:拿破仑、牛顿、居里夫人等,他们一定会给你带来许多欢乐和知识哦!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6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经历了正常人无法经历和扛起的重任。 ——题记
最近一直在看《成吉思汗》,那本承载着中国辉煌的'历史源头和残酷的征战历史。成吉思汗,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改变了中国、亚洲甚至欧洲的历史。
风轻轻的从耳边吹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草原上始终是硝烟弥漫的战场,部落之间的纷争在你之前始终没有停歇过,而你的出生似乎是上天早已安排的,从战争中降生,再在战争中死去……
1、艰苦的少年
辽阔的草原上,奔跑着白云般的牛羊,一个又一个聚集在一起的蒙古包,我看见你骑着马挥舞着长鞭,飞快的向前方跑去。而你的前方却是一个孤零零的只有几根栅栏,几匹银合马的地方——你的家!不知是谁,那个穿着蓝色衣服,长发上包着两块青色的花布的妇女喊了一声“吃饭了。”那双眼睛,有着灵灵的水光,我猜那就是你的母亲,岁月早已带走了她的容貌,留下的只有艰辛的皱纹。话音刚落,你和你的弟弟妹妹都赶过去,而桌上摆着的仅仅是那让人不忍心看的寒酸到极致的一点野菜,几条小鱼,唯一一点荤腥竟是土拨鼠!你们一家人是怎样生存的!
我知道你父亲死后,恶毒的塔里忽台挑唆部众,部众离散,而你也从黄金家族的后代沦为了一个连奴隶都不如的地位。这苦,这痛,却落在了你一个未满十三岁的少年身上,你稚嫩的肩膀能扛得住吗?
我懂得了坚强,自立。
2、威严的可汗
草原上还弥漫着战火的硝烟,眼前几个士兵还在收拾着战后的残局,一匹匹马飞速的向这里奔来,远远望去,大批的百姓还在逃脱与俘虏中,你的叔叔正在指挥疯狂的掠夺,妇人的哭声、孩子的抵抗、抢夺者的奸笑,在落日的余晖中又刷了一层凄惨。你在马上看见,旁边一个少女正在拼命的逃跑,一伙士兵抓着他,她拼命反抗,而她正是当年陪伴你在羊毛堆里避难的合答安。面对你的叔叔和恩人,我原以为你会对叔叔宽容,并从俘虏中找一个人给他,可你没有,没想到你自己下令捉拿了你叔叔,而放了合答安。仿佛在你眼里,任何人犯罪都是平等的,无论是你的亲人还是百姓。
我看见了你在黑暗的封建制度中打破枷锁,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信服你,拥戴你的原因之一。
我懂得了,平等,尊重。
3、最后的胜利
成吉思汗》读后感篇7
自12年大学毕业以来,身体就被工作霸占,灵魂也为社会所累,没有再静下心来阅读几行几页,更别说留下只言片语,渐渐地将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丢失,个人也如行尸走肉般于浮躁和无知中恍惚前行。今天,丁酉年立夏,终于下决心逼自己重提尘封的彩笔,重拾昔日的习惯,以书评的形式记录下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感想,些许感悟,与所有期待灵魂交流的读者共勉!
成吉思汗,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如大海般广阔如宇宙般响亮的称号,从诞生之日起就被世世代代所传颂。由于从小酷爱历史,崇拜英雄,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对他有了懵懂的印象:战神,伟人,大英雄。之后断断续续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影音,如俞智先的小说《成吉思汗》及同名电视剧,《元朝那些事儿》及其他报刊杂志上的记载,包括度阴山的此书,让我对他有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了解,对他的感情也从最开始的崇拜,到后面的义愤、痛斥,再到最后的尊敬、认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并付诸自身,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有大志。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有志向是任何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成吉思汗作为蒙古皇族乞颜部后裔,从小立有大志,不论是童年时代富足的生活,青少年时代艰苦的磨练,还是成年之后东征西讨的岁月,被王汗击败后仅剩19骑共饮班朱尼河水的绝境,都未能让他放弃理想,反而越挫越勇,蓄势待发,一举战胜强大的克烈部,奠定了统一蒙古草原的基础。生活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纸醉金迷的年代的我们,有多少原本优秀的青年才俊抵御不了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或纵情于声色犬马,或痴迷于游戏网络,或沉溺于花天酒地,于温柔乡中消磨了理想,丢却了志向,浑浑噩噩虚无度日,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真是可悲可叹可怜可恨。
其次是有坚强意志。意志不仅体现在对成功的追求,还在于对自身的克制。草原第一美人孛儿帖被蔑尔乞人虏去后,成吉思汗虽痛失新婚爱妻,但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图长远之计,联合克烈部、札答兰部,突袭了蔑尔乞人,成功夺回了孛儿帖。在王汗处共事时,面对王汗独子桑坤的多次挑衅,均能不动声色,克制容忍,换取了自己的生存与壮大。即使到后来灭掉强大的花剌子模后,面对期待已久的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直言不讳,不仅没有因为触犯自己的权威而杀害他,反而与丘处机结成了好友,谱写了一段君臣佳话。反观我们,有时候自制能力太差,一句话就会怒发冲冠,一件事就会嫉恶如仇,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特别是对于自己的领导,一时挨了批评,受了委屈,就会口不择言,图一时之痛快,隐无形之祸患,最后只能是呜呼哀哉!
再次是注重团结。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团队。从一开始的四弟(哈撒尔、合赤温、帖木格、别勒古台)、四杰(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木华黎),到后来的四獒(哲别、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纳牙阿、失吉忽秃忽等将领,无一不心甘情愿的追随在成吉思汗周围,成为了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的实际缔造者,这也充分说明了成吉思汗在维护和保持团结方面所作的努力,才赢得了众星捧月、众望所归。对于生活中平凡的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建立伟大功勋,更没有机会青史留名,但若想要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干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深刻领悟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用好身边的资源,处理好人际关系,交真心的朋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别人、感染别人,共建未来,共创辉煌!
最后是善于创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颁布了法律《大札撒》,创造了蒙古文等,把一个的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塑造成一个强大的法制的帝国,无疑成为蒙古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也是华夏民族史上的英雄天骄。作为现代社会的我们,知识更新换代日益加速,若不主动创新,主动学习,不久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遗弃。所以。必须勇于创新,敢于立足于时代浪潮之巅,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当然,成吉思汗还有其他的诸多品质,诸如孝顺、勇敢、武功盖世、谋略过人。更有很多为大家诟病的缺点,比如野蛮残暴、忘恩负义、践踏生命、摧毁文明等等。然而,世上本就没有完人,即使是孔子、王阳明等所谓的完人,其创造的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对国人精神上的桎梏和枷锁,比起纯粹的杀戮,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正确看待历史,客观臧否人物,看成败、鉴得失,汲取历史的营养,促进自己的成长,才是读史的最大意义!
成吉思汗》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草婆婆读后感7篇
★ 的毁灭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