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可以使我们得到成长和进步,为了把观后感写得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我们要将观看的内容深入理解,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篇1

什么是信仰?图腾印记,太阳旗,彩虹桥,是樱花短暂开谢的绝美,是赛德克人脸上独有的骄傲。

没有抗日的深明大义的复国仇恨情怀,《赛德克巴莱》只是站在台湾原住民的角度,以他们的视角突显人性善恶,展现历史大背景下的矛盾纠结,礼貌和野蛮的冲突是全片最大的亮色。“既然你们的礼貌,只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看到野蛮的骄傲!”片中花冈一郎一角是在日本文化教育下的赛德克人,他夹在两种身份之间纠结,进神社还是进猎场。既不能得到日本礼貌人的认同,又有着本根的血统,最终的他用原住民的弯刀以日本武士的切腹方式结束了自我的生命。

看后,片中一些画面和片段总是久久在脑海挥之不去。莫那鲁道背着死去的父亲时的嚎嚎大哭,赛德克杀死日本人时女人哭喊和配乐悲壮的女声歌谣,赛德克女人与孩子分别一同上吊自杀的场景还有花冈一郎忍痛杀死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那些直入人心的惨烈悲痛,那些哼唱出生命信仰的歌谣,没有一部电影能够使我在人性角度面前显得如此无助如此震撼。片中族群相互残杀的仇恨和原住民与日本人的仇恨,没有绝对的恶和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方的礼貌侵入另一方的自由领地,一方信仰太阳,一方信仰彩虹,为了彼此的信仰战场厮杀。在杀戮面前的,似乎民族仇恨随着两方的血腥场面随之而散,我看到的是赤裸裸的生命,看到的是信仰的坚守。这是场死的战争,用赛德克巴莱的话说,是通向祖先彩虹桥的战争。它冲击的是现代社会信仰缺失的精神状态,更是我们寻根的呼唤。在现今无根漂浮的病态社会,早已没有原始人的图腾信仰,早已没有那颗勇敢的心,我们是盲目浮夸的一代,工具理性盛行其道,信仰便成了和梦想一同的奢侈精神产物。在所谓的现代礼貌的同化下,我们那种原始初萌的心呢?我们是不是已经丢失了最珍贵的人性?反思“我是谁”,这种寻根的冲动从没有如此强烈。

“拿生命换取图腾印记,拿什么换回那些年轻的生命?”“骄傲!”那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族群,赛德克巴莱,真正的人。这部影片受到了台湾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却在大陆这边惨遭票房和各种批评的压力。真正能够从原住民的视角去看所谓的民族大义的史诗,在我看来,反倒比那些宏大叙事的电影更能打动人的心灵,更能引起大众的反思,因为人性和信仰,会比仇恨和简单的正义来的更震撼更有精神的力量。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篇2

12月11日午时电影沙龙《赛德克·巴莱》如期而至,在看完影片,听了同学们的分享体会以及和教师一齐讨论之后,我收获了很多。

影片主要讲述了1895年中国割让台湾,日军占领台湾35年后,当地土着部落雾社的头目莫那鲁道集聚其他部落的人们共同反抗日军,最终被镇压战死的故事。

影片开头的一幕便是莫那鲁道,在一次猎杀后成为英雄,纹上了象征他身份的图腾,这意味着他将承担遵守祖约,守护祖灵之家的职责。这是赛德克人自我的信仰文化,图腾是他们成为真正男人的象征,而祖灵之家是他们的猎场,在他们的信仰体系逐渐瓦解之时,年轻一代脸上逐渐不再纹有图腾时,想要为骄傲而战,而图腾是他们的骄傲。猎场,是一个部落狩猎的独立场所,一个部落是绝不会允许其它族人踏足他的猎场的,因为那里是他们族群生活的空间,就像莫那鲁道和铁木瓦力斯的仇恨就是在争夺猎场之后结下的那样,可知猎场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当日本人不断伐木然后导致他们猎场缩小时,冲突就产生了。

另一方面,礼貌与野蛮的冲突在影片里也是表现得也很明显。花岗一郎和花岗二郎便是夹在这组矛盾中生活着,日本人阻断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可也带来了先进的礼貌,学校、邮局、铁路让他们不想退回野蛮的状态,因而他们在自我是日本人还是赛德克人中痛苦挣扎,虽然战争的爆发让他们被迫站在了祖灵一家,然而二郎却以穿着和服切腹的方式结束了自我的生命。不可否置的是,入日本神社还是进祖灵之家,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依旧发生在他们身上,如何选择依旧困扰着他们。

影片的有那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礼貌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就要让他们看看野蛮的骄傲!我们不能区分出相对而言的什么是礼貌,什么是骄傲,但我们能够学会的是能够如何去发现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视角应当放在如何去关注和发现赛德克的文化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理解是什么让赛德克人有了共同维系生活与身份的纽带,而不是使用我们自我的视角并把我们自我的想法赋予这部影片中,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和这种文化,也许能让我们学会更多的东西。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篇3

从影片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赛德克人的生活方式是打猎,而他们的生存空间就是猎场,因而他们经常为了争夺猎场而展开种族斗争。他们用打到的猎物与汉人换盐,这就涉及到了他们与外部关系的建立。土着部落经过交换盐的方式成为了所谓的“纳税人”,即受到了当时“政府”的管制。在日本人殖民之前,土着部落的交易场所是山下的汉人居住地;而在日本人统治了这片区域之后,他们建立起了类似社区的交易处,改变了当地人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那么,这时候我们又会疑惑:日本人是如何在土着部落不理解异族人的情景下成功的进入这片区域,并且建立了某些统治他们的机制呢?对于这个问题,影片中也有所体现。除去一开始的暴力进驻,接下来长久的统治就有赖于日本人与原住民双方之间的妥协了。

从当地人在打猎时去日本派出所借枪的情节我们就能看出,日本人尊重了他们的打猎传统,他们承认了赛德克人的猎场。日本人不与赛德克人争夺他们所信仰的猎场,而只要木材。在赛德克人的产权概念之中,他们的猎场指的是林子中的会跑的动物,活的就是他们的,至于不会动的,树木等,他们不在乎。简单来说,就是日本人所需要的与赛德克人信仰的猎场没有冲突,因而他们能够和平共处一段时间。那么,为何赛德克人又反抗了呢?问题还是出此刻了猎场的冲突和信仰的消亡之上。树木没了,自然林子里的猎物也少了,那么他们的猎场也不存在了。至于信仰,在这些“生番”被日本人进行殖民教化之后,很多年轻人的脸上已经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图腾,即日本人影响了他们的信仰的传承,于是赛德克人为了猎场、为了图腾,进行了一场“不是求生,而是向死”的反抗。

最终,经过麦思杰教师的讲解,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经过我们的视角和眼光去评判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不能居高临下的去俯视别人的礼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他们如何看待自我的礼貌,如何评判他们所处的“社会”。就像麦教师说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评价礼貌,而是理解礼貌。同时,麦教师所举出的马林洛夫斯基的例子让我更清楚地明白,野蛮和礼貌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我们却由于自我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而界定了我们所处的社会,也主观的界定了野蛮与礼貌的概念,所以野蛮与礼貌应当是相对的。

以上,就是我观看了这部影片以及与同学们的探讨所理解到的和学习到的东西。期待下一次的学习机会。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篇4

上海首映式在衡山电影院,影片结束,低调的魏和两名主要演员和观众现场交流,一个光头愤青大喊这电影好,要有这样精神,不愁黄岩岛收不回来,台下也一片叫好,台上主持更是不断显摆民族主义优越感,什么这电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也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显然,魏所有在电影里面的努力在他们面前基本是属于白费。他不得不耐心解释他拍这电影的内心冲动,是觉得活着比什么都好,虽然悲壮去死也很感动。

相比《赛德克巴莱》,我认为《与狼共舞》、《勇敢的心》更接近于伪史诗,因为它们给你一面倒的崇高感,让你在电影院里为了那一声freedom绷紧浑身唯一一个膀胱而不愿动弹,其叙事策略非常明确,就是直捣你最愿意看到听到的地方,所有勾勒主人公缺陷的地方,都属于调味的罗勒草,有点清新有点涩,但绝不敢败你的胃口,至于《阿凡达》,更是这方面做到了登峰造极,为了票房,好莱坞的剧本永远牵着观众的鼻子走,他们说,这个叫专业,是很专业,在电影院里大家意淫到高潮,花了钱买快乐,天经又地义。

?赛德克巴莱》一方面以磅礴气势主推抗日主线,但却不断以各种浓重笔墨在消解这个行动的正义性,后者绝对是影响票房的,因为善良的观众不愿意看到英雄有凶残杀戮未成年人的动机,也不愿看到太太们为了男人的尊严不得不选择自尽,更不愿意看到还在啼哭的孩子被扔进山崖,魏已经收敛了,在国际版里我没看到赛德克们如何砍下日本儿童和妇女的头颅,但是,尸横遍野的场景还是暗示了这一点。

只有真正的原始的史诗才敢这么写,写下英雄或神灵身上种种不可思议的残暴与邪恶,而现代人能接受的,却只能是被改装过的玩意儿,超人多好,善良成了他唯一的缺点。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篇5

?赛德克巴莱》是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吴宇森监制的一部史诗巨作。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不仅仅还原了那段被人忽略的历史,更是在人们精神信仰严重匮乏的这天犹如一剂良药。

电影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开始讲起。在一场狩猎活动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莫那鲁道,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击打乐,将莫那鲁道的英勇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敌方阵营取得敌方首级,这是莫那鲁道成为男人,得到族人尊敬的第一步。不久,日本人得知到了这块得天独厚,物产丰富的宝地,打算进一步开发。日本人在沦陷区实施了奴化教育,对赛德克人进行着非人的摧残。而顽强不屈的赛德克人一忍就是三十多年。基于对真实的“雾设事件”的还原,导演并没有进行夸张化处理,而是透过一个部落的兴衰直至灭亡和人物的转变过程来让历史重现。故事结束在1930年秋末冬初,鲜血染红了未到季节开放的樱花,这群赛德克人牺牲了身体,赢得灵魂。

导演吴宇森赞美说:“《赛德克·巴莱》唤起了我们以前遗忘的、忽略的这段发生在台湾土地上的历史,是台湾第一部真正史诗般的电影,也是全人类或全世界都会感动的故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这一群真正的赛德克人来说,他们虽死由荣。影片前半段着力描述他们的信仰,图腾,以及他们自由的生活和自由的灵魂在属于他们的猎场尽情的奔跑。中间部分刻画的是日本人对他们的摧残,自由的灵魂受到扼杀,男人不再英勇打猎,而是整天干写搬运木头的苦力活,女人不再编制甚至成为了鬼子下半身的发泄工具,小孩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日本人残暴的做法激起了赛德克人的反抗。三百名赛德克人对抗千余日本官兵,利刀步枪对抗着飞机大炮,结局可想而知。他们的悲壮提升了他们的格调,赛德克人血战日军的光辉历史,将永远的载入史册,被人们铭记。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武士,真正的赛德克人。

除了英勇献义的武士精神和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外,本片中的配乐也是相当精彩,获得台湾金马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音效大奖。全片始终弥漫着台湾本土味的山歌,或是结婚时互相围绕着尽情的载歌载舞,或是陷入绝境时安抚人心的低吟……印象最深的是头目莫那鲁道的三次歌唱。第一次是在树林里砍伐时,大雨中见到了彩虹,莫那鲁道一挥斧子,族人立刻迎合这歌。(我们的勇士们啊,是真正的勇士,决死如纷飞的落叶,决死如干枯的树枝)莫那既是在告诉他们坚持下去,同时又提醒他们不忘自己勇士的身份。第二次是莫那同族人决定背水一战,奋起一激后在河边又见到了彩虹,这时莫那在虚幻中看到了已故的父亲。(我曾英勇守护的山林,我来到那里,这是我们的山哟,这是我们的溪,我愿为此付出生命)我们看到莫那对这片土地爱的那么深沉。第三次是在败局已定的状况下,莫那看见日本人从空撒下的要求他们的投降书,应对绝境,莫那迈着熟悉的舞步,跳完最后一支舞。(我是莫那鲁道哟,看我脚步所迈开的道路,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决死的勇士啊,看我们这天带着首级来了,像松树嫩芽般真正的勇士啊)这首歌仿佛也带我们回到日军侵略以前,他还是那个英勇无敌,力拔山河的莫那,他们仍然过着农耕,打猎的原始幸福生活,只

但是这一切随着小日本的到来全破灭了。英雄的陌路绝唱,这首歌将莫那的悲壮升级。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项羽那种穷途末路的英雄悲哀,而是一个真正的赛德克人用身体骄傲的赢得灵魂。

在人物塑造上,最成功的当数莫那鲁道,同时他也是这部电影中的灵魂人物。青年时期的莫那鲁道张狂、骄傲、勇敢,中年则是沉稳、谋略中带着杀气。正如花冈一郎所说那样:“他藏在披风后面的手是随时握刀准备猎杀的,他是不可能被驯服的”。

明知反抗敌人的结果是九死一生,但是为了遗失的信仰和图腾,他选取奋起一搏。除此之外还有少年巴万,我们看到少年巴万像极了青年时期的莫那鲁道,无论是在水中与猛兽搏斗,还是不羁的那股眼神,或者是胆识和谋略。巴万作为一名正在理解教育的少年,他直接代表的是赛德克族的下一代,我想导演给足巴万的戏份,一是强调赛德克人的精神是不会熄灭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一代传承着一代,另一点是突出的是全名抗战。还有两名山地警察,他们夹杂在礼貌与野蛮之间,深知野蛮背后蕴含的是信仰与自由的灵魂,礼貌背后却是吃人的野蛮。在这张不被认同的脸面前,他们只能选取帮忙将野蛮进行到底或者是带着礼貌伪善的面具。最后他们选取了前者,对他们而言并不是输了身体,赢得灵魂,而是在一种复杂的身份中找到了真我。

鲁迅先生曾说过:“杯具,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比起战士们的冲锋陷阵,更让我震撼的是妇女们的群众自杀,他们的大义,他们的勇敢,他们用血染红了那片森林。他们的肉身吊在了树枝上,但他们的灵魂早已飞过了彩虹桥。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宁愿走投无路下自杀祭祖,也不愿成为敌人玩弄的工具,这才是赛德克人。影片结束时,我们看到了彩虹桥,一群英勇的赛德克人骄傲的哼唱着山歌走向彼端。他们用身体赢得了灵魂。

也许是因为“特殊国情”的关系,反侵略战争的电影并不少见,比如早期的《地道战》和香港的《十月围城》等,但几乎没有一部电影能和《赛德克巴莱》相比,它不同于《十月围城》主要突出小人物的牺牲精神,和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而是以一个部落的兴衰灭亡折射出台湾,他们被迫割让,被迫理解着敌人的奴化教育,被迫着做一切不愿意做的事,他们也曾反抗过,斗争过,压榨过。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才洗清了百年的奇耻大辱,只期望一切灾难都已经过去,台湾这个受尽惊吓与折磨的孩子就应好好歇歇,选取自己的道路。

对于这样一部真诚、真实又震撼人心的作品,任何言语在它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能做的就是走进电影院,感受一次心灵的震撼。听,赛德克人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谣:“孩子们,在通往祖灵之家的彩虹桥顶端,还有一座肥美的猎场!我们的祖先们可都还在那儿呐!那片只有英勇的灵魂才能进入的猎场,绝对不能失去……族人啊,我的族人啊!猎取敌人的首级吧!雾社高山的猎场我们是守不住了……用鲜血洗净灵魂,进入彩虹桥,进入祖先永远的灵魂猎场吧…”。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长征书观后感通用5篇

少年说观后感200字5篇

读西游记观后感最新5篇

功夫熊猫1观后感精选5篇

抗日影片观后感500字5篇

预防毒品观后感5篇

观后感的电影作文推荐5篇

功勋观后感800字5篇

先进好少年观后感最新5篇

专题节目榜样4观后感5篇

赛德克巴莱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