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岗石窟观后感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每次写观后感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关的影片情节,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有意义的,想必很多人在观看完作品后,都是会写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云岗石窟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云岗石窟观后感5篇

云岗石窟观后感篇1

龙门石窟作文600字

那儿,真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地方--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有个成语叫做“洛阳纸贵”就是说的洛阳的牡丹,所以洛阳是牡丹城,也是一个佛教圣地。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都是洛阳佛教的代表,龙门石窟尤为著名。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地方参观游览。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达二三十米的大河叫做伊河,河水清澈,水里的鱼儿若隐若现。离河岸约十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了。

石窟依山傍水,显然是风水宝地。石窟的前端都是些小雕像,有佛、有菩萨、还有金刚,这些是民间老百姓为了祈福而雕刻的小佛像。民间佛像虽小,但民间艺术家把它们雕刻得很精细,从炯炯有神的.眼睛到华丽服饰的皱褶,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再往后走。我们看到了一尊大佛。佛像很高,约几十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光是佛像的耳朵就有2米。目光炯炯,佛像原来有两颗琉璃制的眼珠,可惜被盗了。这尊佛像头发向后盘成髻,眉心处点着一抹艳红,身披蓝色袈裟,整座佛像大而精,是皇家作品。

我们漫步来到一个大广场前,一级级台阶仿佛是成佛之路。这里有九尊大佛,中间是一尊坐着的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高大庄严,左右两边各站着他的大弟子和关门小弟子,两弟子旁边是两尊菩萨和四大金刚,每一尊都有几十米高,十分威武,令人生畏。

释迦摩尼面露安详,双眼微闭,脸型圆阔,身材微胖,是唐朝作品。佛像身披袈裟,袈裟的褶皱雕刻精细,有一种流淌的动感,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大小两个弟子站在师傅两边,仿佛正专心礼佛呢!两弟子旁边的菩萨,身着华丽的唐代宽袖长裙,飘飘的衣裙、宽大的袖口、柔软的衣带,环形的玉佩,体现了唐代服饰之美!为了衬托释迦摩尼,故意将菩萨面部表情雕刻的略显呆滞。再看四大金刚,巍然耸立,手持各自独门妙器。九尊大佛近看雕刻精细,远看雄伟威武,我不禁啧啧赞叹。

再往前走,有许多小佛像,宛如千佛洞一般。这些小佛已经有些风化了,但他们并非粗制滥造,仔细一看仍有昔日华丽景象。

这千尊万尊的佛像,或北魏、或唐代、或彩色、或本色,都深深印在我心中!

云岗石窟观后感篇2

第一次听说“龙门石窟”,是我读《莫高窟》这篇课文时。老师说,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的“四大石窟”。暑假里,我来到了洛阳,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洛阳城南,伊水泱泱,龙门石窟就位于伊河两岸。一进入景区,只见两座大桥横空飞出,架在河上。参观石窟,我们需要从桥洞下穿过。在桥下,抬头便可以看到桥洞上赫然刻着“龙门”两个大字。伊河两边,山峰耸立,大大小小的石窟就分布其上。

我们顺着楼梯爬上去,看到的是“宾阳三洞”,它由“北洞”“中洞”“南洞”三个洞窟组成。“中洞”里端坐着一尊大佛,高约四五米。大佛面带微笑,耳大垂肩,右手竖起,掌心向外,左手低垂,仿佛在给身边的八个弟子讲解经文。弟子们则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正侧耳倾听,神态安详。站在佛像身边,我似乎听到隐约传来梵音僧语,虽隔千年,却近在咫尺。

继续向南走,不久便来到了著名的“万佛洞”。主佛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台上,微闭双目。旁边的四尊佛像,恭恭敬敬地侍立两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内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它们大小不过几厘米,却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得紧凑而整齐。据说,这些小佛多达一万五千多个!这也是人们称它“万佛洞”的原因。

龙门石窟里最著名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我们爬了近百级台阶,才到达最顶端的广场。卢舍那大佛盘腿坐在宝台上,双手平放,双目平视,是整个景区规模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头像就有4米高,一只耳朵也有1.9米长。我站在佛像前,还没有大佛的双脚高。大佛旁有八尊佛像,分别是弟子迦叶、阿傩,以及文殊、普贤,还有四大天王。

如果站在河东岸的礼佛台上,正好与卢舍那大佛相对而望。左右环顾,西岸大大小小的洞窟尽收眼底,十分壮观。

我问爸爸为什么很多佛像都残缺不全,有些缺了胳膊,有些少了腿脚。爸爸遗憾地告诉我,这些佛像历经千年,自然会有所损坏,而在动乱的年代,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真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啊!现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代代传下去。

云岗石窟观后感篇3

考完试,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计划这个暑假到哪去玩,在电脑上,查到了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还是国家5a景区呢!它经历了北魏等等的朝代,用了100多年的历史才建造成功。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有10万多尊造像,碑刻题记2800余品……看了这么多,我好想去那里看看,所以我们一家就决定去龙门石窟游玩。

坐了3个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我一下车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跑(飞)出去,催爸爸快点买票。进去后看到一座大山正面光秃秃的只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窟窿,里面都是佛像,真如电脑上说的有10万多尊。我走上楼梯飞快跑到这些窟窿前面,仔细一看,这些佛像刻的好精致呀!!每个佛像手竖着放在胸前,两边还有一些小将在那站着,可能是在保护大佛吧。

我们走到中间时,看到了震憾的卢舍那佛。它高17.4米,头高4米。它的眼睛目视前方,脸上有微微的笑容。它双腿盘起来坐在那,我想:它坐着是的7.14米,那站起来要多么高呀!!这尊佛像高大,表现了佛国的祥和、雍容大度,这个最大的佛像太震憾,让我都用词语无法形容。

龙门石窟的景色让人震憾!也不知道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把它们刻的栩栩如生。我要谢谢(他)它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如此壮观的景象!

云岗石窟观后感篇4

今年大年初十,我们一家人开车到龙门石窟游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龙门石窟并不陌生。但之前年龄小,每次去都流于走马观花,这次我刚好读了图书《河南寻宝记》中的《决战龙门石窟》一章,急切地想细窥石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把车停到服务区,再坐电瓶车通往景区。啊!一路上景色真美呀!青山对峙伊水中流,水光潋滟山色俊朗!虽然置身户外还有一丝料峭春寒,我的心却热切地飞了起来。龙门石窟,我来了!

进了景区我们兵分两路,爸爸 抱着弟弟 一路悠悠晃晃地游玩,我和妈妈 一路从入门处的禹王池开始,看简介读碑刻赏窟龛一个细节都不舍错过。由于外地游客众多,一拨一拨的导游在我身旁声情并茂地演讲 。呵呵,我可蹭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伊水两岸的西山和香山上凿窑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身临其境,我被大大小小的窟龛震撼了。

往里走,我们经过潜溪寺到了宾阳三洞,其中宾阳中洞最为壮观,它历时二十四年开凿,洞内富丽堂皇,桔红色穹窿顶上的彩绘历经一千五百年没有脱落,主佛释迦牟尼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风行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我真佩服古人的耐力和技艺。

我们又经过敬善寺摩崖三佛到了万佛洞。看到万佛洞真是吓了我一跳,墙上密密麻麻的小佛直觉得难以计数,实计一万五千尊,整个洞窟金碧辉煌,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身体成s形曲线,匀称适度,优美端庄。导游说,这尊精雕细刻的观音身上展示的艺术风尚我们要差不多1000年后才能在西方艺术家拉菲尔的《西斯延圣母》中看到。

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器宇轩昂,博大壮美,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你会感觉到它那永恒恬淡智慧的目光里饱含了慈祥。导游说,这里的一切表现的是大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大半天游学下来,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让我惊叹折服自豪并满怀激动,我心里萌生出一股力量,要好好用功,学有所精,成为创造祖国未来更璀璨文明的生力军。

云岗石窟观后感篇5

龙门石窟是在我国知名的三大石雕造型艺术宝藏之一,坐落于河南许昌市南郊12千米处的伊河海峡两岸。这暑期,我们一家人赶到这一名胜古迹去玩。

在售票厅外,我和哥哥见到满山遍野,密如蜂房的石窟时,不由自主异口同声的赞美道:“好壮阔啊!”

踏遍龙们立交桥,大家赶到石窟的通道,许许多多的石窟尽收眼底。这时候,我发现了在每一个石窟里都是有一个精致的小佛像,可是,有的头没有了,有的手没有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听母亲说佛像有些是在悠长的时光里风用掉了,有些是在战事中被别人敲掉了。

接下去,大家赶到了万佛洞,一到洞里大家全家人被震住了,洞的顶部左右两壁,一颗颗的统统是小佛,十分壮阔,听导游员阿姨说,这儿现有15000尊小佛,最少的仅有两厘米,因此 叫万佛洞。

最终大家参观考察的是大气磅礴的卢舍那雕塑作品,从这组塑像中最能体现大唐帝国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财富,显示信息了唐朝艺术雕刻的最大造就。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就连底座都比人高很多头,这肯定是唐朝艺术雕刻的精粹。

落日早已接吻着西山了,我依依不舍得与龙门石窟道别。我觉得,这石窟是先祖们聪慧和汗液的结晶体,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维护它!

云岗石窟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观后感模板参考5篇

《巡视利剑》观后感5篇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5篇

电影蒙哥观后感精选5篇

《烟花》观后感5篇

《征途》观后感5篇

《南京》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放牛斑的春天的观后感推荐5篇

黄河观后感600字5篇

参观圆明园观后感5篇

云岗石窟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