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加深我们对电影的印象,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写观后感,观后感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用于记录自己的观看电影后感受的应用文体,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风云看电影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1
今天我很激动的观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讲的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当时场面浩大、气势宏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
今天,我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就更加激动了,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使我很感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观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邓世昌有一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他不像电影中的那位方大人,贪生怕死,遇到敌人就退缩,一点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气概。而邓世昌他不但坚强不屈,而且视死如归在这部电影中,我觉得不只邓世昌有民族骨气,他身旁的林大人和那些水手们也都有着邓世昌那种精神。当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时,那些水手们都抱着一种和敌人们同归于尽的心态。
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它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要想我们的国家继续强大,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努力,长大为祖国效力。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2
甲午,一个注定要让无数中国人悲痛的纪年,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在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耻辱后,又一次遭到外来侵略者的践踏。
电影《甲午风云》观看已经不止一次,每每看到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首的清朝统治者在列强面前奴颜媚骨的情景时,心中总会涌起无限辛酸、愤慨之情。
一群缺乏骨气的统治者只能造就一个无能窝囊的政府,一个无能窝囊的政府又岂能指望他写出一段昂扬奋进的历史?
生活在这样政府下的民众是不幸的,生活在这样时代下的英雄必将要经受更多灵魂的煎熬。影片中的一段琵琶声令人动容。电影主角邓世昌力主派出北洋水师舰队护送商船,对列强中所谓中立国居心叵测的'调停,邓世昌义正词严地给予驳斥。然而,一腔爱国热情却遭到无情冷落,李中堂竟摘去了邓世昌的顶戴花翎,“卖国因而获荣,爱国反倒有罪”,这是一个怎样让人哀痛的的时代啊!影片中出现了这样的镜头:邓世昌在房子里独弹琵琶,琵琶声里有深沉、有无奈、有悲愤、更有激越------英雄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种心境,也许只有此时的你,才能体会。于是,你把“一腔心事付瑶琴”,可是,莫道“知音尽,弦断有谁听?”,因为,在你的背后,有着无数像王国成这样的血性中国人啊!
也许,英雄有时注定是要落寞的。可是,邓世昌,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中国的海军将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民族尊严,生死尚且可以置之度外,又遑论个人的荣辱得失?电影中邓世昌那坚毅、果敢的眼神也是令观众刻骨铭心的镜头。在宴席上痛斥挂白旗逃跑的方伯谦时,在怒斥所谓中立国居心叵测的调停时,在为民请命慷慨陈词时,在向敌舰“吉野”号冲去时,他的眼神都让观众读出一种正义、一种忠诚、一种爱国。
影片的最后,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悲壮的力量。当“致远”舰弹尽之时,邓世昌,命令开足马力,决心用舰撞沉“吉野”,可惜,“致远”舰中了敌人发射的“鱼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黄海的波涛淹没了英雄的身躯,甲午的历史却因了邓世昌等海军英雄而留下浓烈悲壮的一笔。
悲哉,甲午!
壮哉,甲午!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3
电影讲述了甲午战争中以邓志昌为首的英雄们的壮举,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震撼着每个国人的心。
回顾历史的沧桑,中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像甲午海战对是日本主动挑起的战争,中华民族并没有就此屈辱着,忍受着,而出现了想邓世昌等热血男孩的奋力抗击,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那宁死不屈精神者的模范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他主动请求迎战,毫无腿缩的那种无畏精神也在他身上描绘的栩栩如生,邓世昌并没有因慈禧,李鸿章的求和政策而放弃战斗,而是代替旗舰亲临指挥,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
虽然这场海战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给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良好的爱国形象,所以说,中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而真正失败的人是那些卖国求荣,临阵退缩的败类,他们给中华民族丢尽了脸,这种人应当被众人唾弃,遗臭万年,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而造成即将成功的海战失败,如果不挪用军饷给慈禧半万寿庆典,不给官兵发物资。这场海战会失败的那么难堪吗?会让我们民族英雄就此牺牲吗?会让帝国主义看不起吗?会让他们欺凌吗?我想他们不敢,只有国人团结一心,就会傲立于世界强国民族之林!
但是因为这些软弱无能的领导者,我们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4
甲午、戊戌、庚子、辛丑、辛亥……这些中国传统的纪年在默默地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苦难与荣光。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像是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巨石,这种压抑和屈辱,促使我们反思和觉醒。而今,甲午海战的硝烟散去近两个甲子,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
以史为鉴,回望硝烟,不禁让我想起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两句名言:“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给养,只有不断反观和思考,痛定思痛,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开拓走向未来,这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尤其是对待失败历史的正确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不走覆辙,发展的更加稳定,强大的更加真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说,“失败历史是一面雪亮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心态,也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桂林当兵锻炼时,我用空闲时间,把金一南少将编写的《苦难辉煌》看了一遍,结合这次纪录片的观看,对甲午战争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甲午战争前夕,清王朝经历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原来的天朝上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为求救亡图存,开展了洋务运动,在变革军队,兴起军工,尤其是发展近代海军方面取得明显的成就。打造了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北洋水师。其中就包括被日方叹为“东洋巨擘”的“定远”、“镇远”号铁甲舰,以及先进的25艘军舰。陆军也聘请顾问,购置装备,积极促进近代化。
就在清政府沉浸在师夷长技的蜜水中时,日本这个数次犯境无果的蕞尔小国却让这个貌似强大的东方睡狮一败涂地,水军陆军几近覆灭,想到这不得不令人痛惜。
正如欧亨利式结尾那样,一切意料之外,早在意料之中。对于清政府而已,失败是必然的,但失败得如此落魄和滑稽,发人深思。
洋务运动是不彻底的改革,是只改器物、不改制度的改革,是不触及腐朽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是半途而废的改革。军风败坏,政治内斗,外交孱弱,缺乏军事思想种.种弊端与恶习也不可避免地束缚、影响着北洋舰队。
究其根本,政治上的腐败,体制上的落后是导致 甲午战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一步步加深,主权逐步沦丧的根本原因。面对日本等列强的进攻,腐朽的清廷或是盲目主战消极防守或是寄希望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丧失优势。国难当头,慈禧为庆生享乐,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极尽骄奢淫逸,翁李两党勾心斗角,派系林立。军队更是浮夸堕落,军风殆尽。试问有这样的统治者有这般的军队又怎能不败?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5
看着致远号上海军战士们一张张目光坚毅的脸,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勇敢正直视死如归的人存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应该有的精神和气节,是他们让我知道无论西方列强怎样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怎样的压迫,中华民族是不会被打败的。
但是,在这种骄傲背后,我们还 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致远的沉没是一个悲剧,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甲午海战的失败,它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腐朽没落的有力揭露。
18世纪60年代,对中国和日本都是及其重要的一个时刻。在中国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官僚地主阶级接受了“施夷长计以制夷”的观点,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洋务运动。而此时的日本在接受西方列强的压迫后也走上了变法求存的道路,开始明治维新。同样的背景,同样的运动,却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实行变法三十年后的第一次交锋,然而封建统治阶级的强国梦彻底被摧毁了。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那些所谓的统治阶级在面临改革的时候所想到的更多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和可怜的权利而是千万中华人民的幸福生活;如果那些接受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熏陶的士大夫在面对外来侵略者时能更多的保持他们欺辱劳苦大众时的气焰,而不是低声下气,摇尾乞怜……也许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样子了。然而历史永远都是留给后人去叹息和缅怀的,又有谁能真切的改变什么吗?
一个国家制度的腐朽必将导致这个国家命运的危机。世界是在不停发展的,没有人能够永远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俯视别人。要使自己 能保持强大,只有永远知道如何保存住大部分人的利益,永远知道牺牲和拥有在价值的天平上是等价的。其实,这就好比湖水一样需要的是永远有活水的冲刷,不然就会枯竭。满清王朝的破灭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不正说明着这一点吗?
其实为人处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古语说得好“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可见 治理国家与为人处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生命里面没有永远的绝对,所以生命透着许多的未知性。曾经有人告诉我“机遇和风险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你就一定会找到你所未知的机遇。
……
眼前海军战士们的脸庞已经随着漫天的炮火渐渐糢糊,海面也慢慢恢复平静。也许现在的黄海再也找不到属于那段历史的痕迹,也许致远早已在黄海化作一堆泥土,但是,它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留下的印痕是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的,它所给我们的启示是会被没一个华夏儿女记住的。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6
盛唐时期,中国各方面实力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名副其实的中央之国,万国来朝。日本寇边,唐军不费吹灰之力战而胜之。大明时期同样如此。为何到了清朝,胜者败者角色转换如此迅速?只因自盲其目。
满清入关后,享受着曾经天朝上国的荣耀与地位。自认王者不治夷狄,去者不追,来者不拒,外国跳梁小丑何足道哉,闭关锁国而治。遗传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制度,终于显露出它最大的毒瘤:腐败!慈禧过六十大寿就需准备三年时间,花费巨资。庸官碌吏沉醉于搜刮民膏民脂、抽大烟袋。官场暗无天日,百姓民不聊生,大清王朝早已病入膏肓,何谈发展?何谈进步?反观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政治、经济的快速完善,可以说西方社会正处于脱胎换骨的关键时期。而大清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中,无视历史的车轮在飞转。而日本,在大唐时期吸取了先进文化,虽然开始发展晚于欧洲列强,但终于看到了世界巨变,开始了学习与变革。
此消彼长之下,甲午战争如一记重锤,敲到了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头上。李鸿章终究只是帝国的裱糊匠,而不是那个力挽狂澜的救世主。甲午海战失败,拉开了中国近代黑暗时期的大幕,进入二十世纪,这是中华民族从未承受过的痛苦之时代。近代的屈辱如刀,刻在每一个未曾忘却历史的炎黄子孙的心上。所谓自盲其目、掩耳盗铃,正是大清帝国所作所为。最终,一个摇摇欲坠的老朽的躯壳,终于破碎。
我们应当惊醒,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不应该闭上向外看的眼睛,无视天地的变化;我们应当吸取教训,阻挡在历史车辆前面的,只有被碾碎这一条道路,只有不断跟进潮流,才有未来可言。
泱泱中华五千年,危机无数,可我们终究在这天地之间屹立着,成为唯一一个存在着的四大文明古国。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李小龙也曾说过:“清空杯子,方能再次注满。”历史需要铭记,那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可我们也需要向前看。甲午战争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西方科技飞速发展,因为我们的自大失去了先机。而全球化的今天,各国联系愈加紧密,而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中国无论如何不能再次落后。
代表封建帝制的龙旗已然飘落,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过去的就该让它过去,古老的中华民族需要的正是破而后立。随着毛主席一声庄严的宣告,东方睡狮已经醒来,正向着那个未来快速奔跑前行。这个过程中,有你,有我,不是吗?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篇7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上升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中华儿女磨练出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在这段历史中,出了许多爱国爱民的真英雄。这段历史也为将来的欣欣向荣打好了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英勇的民族,从来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略,,林则徐、邓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今天,人们为了让自己牢记这些人物,便把他们弄得英雄事迹拍成了电影。而我也看了其中额一部讲邓世昌事迹的----《甲午风云》,它讲得是: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极力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极力主战,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工作,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在追赶敌舰的时候,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可是,却没有人后悔过。这部与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电影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电影中,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精神已深深感动了我!那胆小懦弱的卖国贼和恃强凌弱的侵略者真是可耻!这帮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丧心病狂!侵略者的贪婪、自私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悲愤,这要是我们中国人在日本土地上欺凌他们自己的人民,那他们会有什么感受?一定也是非常愤怒,非常伤心。可这也是因为清政府腐败,要是国家强大,那还会有别的国家欺负我们吗?邓世昌的勇敢无畏、坚强不屈、为人着想的美好品质都是因为他爱国!而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国耻,好好读书,振兴中华,并学习邓世昌的美好品质,将来报答这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
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在世界最高坡。我们的共和国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我们的人民没有像今天这样斗志昂扬!
风云看电影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