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写作文就是我们心底的一座大山,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博才养德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博才养德作文篇1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做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勤俭节约,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可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提高了,都富裕了,我们这些生活在糖水中的孩子都不懂勤俭节约的意义。同学们的书包和文具换了一个又一个,铅笔、橡皮掉在地上从来不捡起来,炫耀起自己的玩具,都有一大堆。以前我也是这样的孩子,可是,一件事改变了我。
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的家长轮流值日,有一次妈妈在值日的时候捡起了十几支铅笔和橡皮,在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你们的铅笔和橡皮掉了怎么不捡起来呢?”我满不在乎地说:“反正又不贵,掉了就掉了呗!捡它干吗?”妈妈听了之后很生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支铅笔是不贵,可是你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贫困儿童买不起铅笔上不起学吗?而你们那么浪费,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回到家,妈妈给我看了一些贫困儿童的资料和勤俭节约的故事,看完以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从那以后,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勤俭节约,铅笔和橡皮掉了要捡起来,在学校用完的作业本拿回家做演算本,同样的玩具不再买第二个。我要把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应该成为一种责任,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博才养德作文篇2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一位主席——毛泽东,他的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其简朴。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却那么的节约。那我们呢?看看我们,在餐厅吃饭时,有的同学打了好几个菜,看见什么东西就打什么东西,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完,吃不完就倒掉,这行为是多么可耻的啊!他们又没有想过,他们倒掉的饭菜,粒粒都是来自农民伯伯的辛勤与劳苦;在洗手间洗手时,有的同学洗完手后就不关水龙头,让水龙头在那里默默的流泪。有时,同学们上午放学后不关灯,不关风扇,所有的同学都逃之夭夭了。无人在教室,就这样,灯和风扇就开了一个中午,同学们完全不知节约用电的存在。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节约的重要性,而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浪费。你们有没有想过,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就无法生存,现在全世界水资源那么缺少,我们只有节约用水,人类才能维持生命正常生活。节俭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从小学会节俭,从小做起。节俭,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水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如:洗衣服后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拖地后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洗米、洗菜后的水可用来浇花、浇树。不仅是节约用水,我们还要节约用电,不需要开灯时,我们就不必要开灯,开了灯后要随手关。少买零食,不要买一些垃圾食品,也不要买一些对子没用的东西。剩下的每一分钱,我们都可以存起来,花到该花的地方。
节俭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与修养。节俭,应当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节俭,应当从我做起!
博才养德作文篇3
我哼着歌,去看电视。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公益广告:中国人一天浪费的粮食是三亿人口一年的粮食。我震惊了!以前的一幕幕在我眼前展现:以前,没吃完的饭菜一股脑地向垃圾桶“倾诉”,我的早餐没有吃完就随随便便扔了……
有一次,我去喝喜酒,一路上,我对那个公益广告半信半疑:怎么会浪费那么多粮食呢?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酒店。喝完喜酒,我发现服务员阿姨正在忙着把桌上的饭菜大碗大碗地倒进垃圾桶里,我上前去制止阿姨的行为,阿姨却说:“小孩子,懂什么啊?”说罢,又埋头干起活来。那些菜有的动都没动,为什么不打包回去呢?真浪费!我现在终于相信那条公益广告说的是事实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是啊,这首诗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理解的一首诗。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就打包回去,这是一个最好的节约方式。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爱惜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为国分忧的举动。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要再浪费资源了。
博才养德作文篇4
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在自助餐厅,本该尝到美食,但我却尝出了不同的味道。
那一天在自助餐厅,我盛了一大碟美味的饭菜,妈妈抱怨我拿得太多,会造成浪费。我自信地拍了拍肚子,骄傲地说:“没问题!”
正当我沉浸在品尝美食的快乐中时,一阵嘈杂声打断了我的快乐。抬头一看,原来对面坐着一家三口。嗬!那位女士,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那位男士则穿着干净高级的西装,戴着金手表;就连他们的儿子也打扮得十分英俊,一看就是有钱人。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的桌上竟摆着六盘食物。我既惊奇又佩服:装那么多,看来胃口比我还大呀!
一会儿,这一家三口站了起来,他们要干什么?要走吗?但是我一看,桌上还有足足三大盘食物!只见那女士抽了一大摞纸擦了下嘴,接着甩了甩她那金黄的卷发。准备离开,那小孩指了下桌上的食物,轻轻地问:“那这些东西怎么办啊?”男士急忙拉住小孩,凑近他,眼神迷离,带着颤音说:“小孩子别管,又不是我们收拾。”话音刚落,俩夫妻赶忙拉着儿子走开了。刚离开饭桌,服务员立即过去收拾,她皱着眉头,小声嘀咕着:“怎么剩那么多啊?”再看看那一家子,他们剔着牙,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餐厅。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谁都知道,所有粮食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试问这两位成人,你们有着高贵的面貌,怎么却做出如此丑恶的事情呢?你们这样做,不知道浪费可耻吗?不知道这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吗?不知道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吗?都说“俭以养德”,不节俭,何以养德?我真为他们而感到羞耻!
想到这里,我默默地把盘子上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然后抬起头,带着光荣感离开餐厅……
博才养德作文篇5
勤俭是一种修养,一种德行,一种风格,以及一种生活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不正就是古人淳淳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吗?
每当在饭店里,看到那些人们肆意的开着水龙头,却依然在和身边的人们谈笑风生时,我为水资源的浪费而感到心痛;当他们点了太多的菜肴,而都食用不完,随意丢弃等,我为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没有饭吃而感到心痛。
1961年,刘少奇同志要出国去参加国际共运的会议。工作人员考虑到那里天气寒冷,要给少奇同志添置一件新大衣,他坚决不要。无奈,工作人员只得从一件旧大衣上拆下皮领子,缝到另一件比较厚实的旧大衣上。少奇同志对这种“改“法很满意。此后,这件大衣一直伴随着他。还是这一年,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病愈出院,工作人员要用少奇同志的专车去接,刘少奇同志按路程付了车费。刘少奇同志吃饭十分简朴,他一般是在夜间工作,“早餐”常常是稀饭、咸菜,偶而才加一两个鸡蛋。“晚饭”一般在零点以后,为了不影响工作人员休息,通常是由王光美同志来做这顿饭。其实,这顿饭通常又是把家里人中午吃剩的饭菜烩一烩。大家开玩笑地说,王光美同志成了“烩饭厨师”了。
我们要努力做到不添新衣,不坐公车,不讲吃喝,这虽然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固然小矣,却闪耀着夺目的道德光辉。只有节俭,才能使得我们的国家、民族强盛起来。
俭以养德,是我们中华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我们自己的骄傲。让我们传播节俭之风,为中华民族做出一份贡献。我们要一起走下去,这条名为节俭的道路。
博才养德作文篇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珍惜粮食是我们小学生所具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在学校就有一条禁令:不珍惜粮食者,扣班分,将这个学期不能得到流动红旗!所以我们都特别珍惜粮食!而我们班上有一个非常珍惜粮食的人!
她就是:王伟娴,她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是她,非常珍惜粮食,从去年到现在从来没倒过一粒米。
有一天,我非常饿,一口饭也没吃,就倒了,刚准备倒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她说:“一口也没吃呀,等会就饿了,真是不珍惜粮食呦,那句诗怎么念来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好学生也不能不珍惜粮食呀!要是中国人都向你这样,一在就要节约13亿斤粮食,唉!”听完之后,我的脸像苹果一样红,虽然当时还是把饭倒了,但是这件事过后,我就很少倒饭了!几乎每天都只倒一点儿,有一次去倒时,王伟娴就对我说:“上次的事对不起,啊!因为我看风你每天都倒了一满碗饭,太不珍惜粮食了,所以我才说的!”“没有关系的,我早就忘了!”我对她微微一笑。
她不仅劝告别人珍惜粮食,自己也必须做到珍惜粮食,并且不能浪费一粒米,即使自已已经吃得非常饱了,但是非要吃完,要是太饱了,就带回家红小猫、小狗吃,她这种珍惜粮食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珍惜粮食讲文明,俭以养德树新风。珍惜粮食的美德,代代相传,我们任何人都应该做到,这样才能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博才养德作文篇7
一滴水,积攒起来就是海;一片绿叶,聚集起来便为森林;一枝花草,保护起来变成花园;一粒沙,堆积起来形成塔。而一枚小小的硬币,节省下来,就会有无数的希望和财富。
这,就是节约的力量!崇尚勤俭节约的人,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优雅高尚的气息。多少伟人,因为他们的勤劳能干,能屈能伸,将司马光的“以俭立名,以奢自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功成名就,成为一位英雄。成名后,他们不骄不躁,仍然坚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信仰,终于成为一代伟人!也许,这就是励志版的"伟人是怎样炼成的”吧。但,我们可以知道,要成就大事,非“勤俭节约”能够缺席的。一个人,无论他是多么地腰缠万贯,无论他是多么伟大,而少了“节俭”这个嘉宾,再多的钱财也会挥霍殆尽,再无瑕的伟大英雄也会被抹上一缕黑,永远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那个顶天立地的人物。
“简朴”是人们不能缺少的一种美德,正是因为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可是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节衣缩食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但,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我们并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们身上汲取这种可贵的精神财富,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写到这里,我并不想举“毛主席毛巾毯用十几年”、“周总理捡饭粒”这些已经能够被用滥的正面例子,它们离我们实在太遥远。我们需要忧心的,是现在青少年的挥霍无度啊!诸多犹如“郭美美事件”、“中学生微博炫富”的案例是真正需要我们警醒和担心的。没错,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我们也比过去的人们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了。可是,出行就一定要豪车吗?随便一辆小轿车以车代步不行吗?皮包就一定要lv吗?任何一种能够容纳东西的不也很好吗?如果能够省下购买这些奢侈品的金钱和精力,不知道会有多少所学校在贫困山区拔地而起,不知道会有多少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得到满足。难道——拥有奢侈品的快乐,比得上帮助他人的快乐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离我远得很!我又不买奢侈品,我也不炫富,关我什么事?”但,洗手间中正在哗哗流泪的水龙头呢?那教室中彻夜不眠的日光灯呢?还有那呼呼吹着冷气的空调,那哭泣着躺在垃圾桶中的饭菜呢?这些不是浪费又是什么呢?
“勤俭节约”不应该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拧紧一个正在滴水的水龙头,拭干它的泪水;关上一盏正在放射光芒的日光灯,让它睡个好觉;调高一台空调的温度,吃尽每一粒米饭……点滴小事,终究会积起勤俭的大河!习惯,是一天天养成的,每天多做一件节约的小事,因为“聚沙以成塔,集腋以成裘”。如果,每个人都将勤俭当作自己的习惯,当作是自己的义务,这个世界,想不美好都难!
博才养德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