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写出来就是要给读者评判的,我们需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写观后感可以使我们内心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音岩的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观音岩的观后感篇1
千手观音是由张继刚导演的一出震撼人心的中国古典舞,很励志,值得静静赏析。或许会有人问中国古典舞究竟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的风格及审美特征呢?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欣赏当代中国古典舞,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风格特征:
“圆形的艺术”——无论是建立于五十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楚时的前后“三道弯”,还是中国古典舞神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圆”。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舞蹈艺术大师们将这“圆形”的动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形神兼备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行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中国古典舞要求表演者在做任何一个工作时一定要“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除了特定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包含一种潜在、深刻自觉的意识或意志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顺风旗”,也是借助“呼吸”来完成,从而表达出应有的神韵。如著名的舞蹈家陈爱莲在谈表演动作的感觉说:“只要手一动,眼睛一定要跟上,眼睛跟上,身上必定跟上,然后你那个‘法儿’就来了。”无韵则神死,少律则风格无。所以“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的“形神兼备”成为衡量中国古典舞演员风格优劣的主要标尺。
“刚柔相济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跌宕、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这种魅力在古典舞表演中主要体现在“劲头”上。所谓“劲头”,就是唐满城教授所指出的:“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头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
静静欣赏千手观音,你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这段堪称古典舞的舞蹈,以圆开头,以圆结尾。圆形的“莲花台”,有蝗的拱门,都在渲染着古典舞的氛围。音乐响起,“千手观音”的手就开始灵动,慢慢的,后面的那些手渐渐摆开,形成一个圆形。那圆,是种完美的预像,象征观音这一美好的形象。在保持圆的同时,部分演员的手部也有动作,手腕部分的晃动,加上他们金色的服装和指甲,加上背后金色的舞台背景,整一个金光闪耀的背景,衬托出这千手观音的超凡脱俗、光芒万丈。
演员的服装很精致,裤子比较特别,配合她们的舞蹈。随着表演的进行,背景音乐有胡风的韵味,演员适当的弯腰,柔软地展示出腰身的曲线,脚步动作带动宽大的裤脚的摆动,加上演员的头饰,妆容,让我想起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舞。真觉得她们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下来的'舞者,她们此时的舞,结合音乐,时而手部动作紧凑,时而腰部柔软地弯曲,不再是静静地在莲花台上,而是肆意地舞蹈,很酣畅淋漓,很震撼,给人以视觉冲击。
这曲舞蹈的圆的艺术主要通过手部动作来表现。三分之二的时间专注于手部动作,固定脚步。她们的手部动作,时而慢慢的显得温和,时而有力度的伸出,展示着力量,比较有特色。这也是符合舞蹈主题--千手观音,历来观音都是静坐在莲花台上。21位演员,要整齐地展示出自己的手部动作,可见需要多大的协调能力。队员之间的默契,团结,精神的连结,更加神化了这千手观音。
这组佛光普照、天地祥和的舞蹈让人看得如梦如幻,荡气回肠,谁能想像得到演绎者是21位聋哑人呢?他们用圣洁的双手和优美的舞姿把宇宙的一切万物和精神世界里的“观音”演绎的惟妙惟俏、空旷回谷,让人们如痴如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组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很难的舞蹈,居然就这样被她们完美地演绎出来了,我对她们很佩服。我知道她们肯定是付出了比常人多无数倍的努力才换来了动作的熟练,是无数的血和汗才换来演绎的成功。在这21个舞者面前,我自惭形秽,同时,在她们震撼人心的表演中,我受益颇多。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行的,只是你不做。即使听不到声音,她们仍然可以随乐起舞,这是她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而我呢?我这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又算什么呢?坚持,不懈努力,我也能行。
观音岩的观后感篇2
假如我是一个歌唱家,我会用歌声长处21颗至善的心;假如我是一个作家,我会用笔写出那晚整齐划一的舞蹈;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会用五彩的颜料勾勒出21位令人敬佩的舞蹈者的形象。
然而,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我只能用我发自内心的话语,来描述《千手观音》这一个精湛的舞蹈作品。
无声的世界孕育了21位伟大的舞蹈家。轻盈的舞步,唯美的动作,高尚的灵魂,集于一身,于是我的脑海里只剩下耀眼的黄色,在我面前演绎着生命的完美诠释。
虽然她们听不见声音,但她们的心必须听得见!不然,她们的舞蹈怎样会如此的整齐,她们的舞蹈怎样会这样的完美,她们的脸上又怎样会挂着拭不去的微笑呢?
她们的舞蹈是梦幻的,忽而齐抬手臂,如同基于一身的整齐;忽而微笑,仿佛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忽而扭动腰肢,是舞蹈充满灵动,忽而双目微眯,她们是看见了声的含义啊!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走过了无数次的坎坷,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她们走上舞台的那一瞬间,再多的新老也无所谓了。她们已经把自己用心排练的舞蹈,当作了生命之花的绽放。
在记者采访时,她们没有一个告诉记者说累,但当记者问她们:你们快乐吗?回答是从未有过的统一:是的,我快乐!她们的灵魂是高尚的,纯洁的,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当“老外”对这《千手观音》张大了嘴,竖起了拇指是,他何曾想到了这些美丽的女孩是聋哑姑娘呢?他们绝对想不到。很多人都说中国人的素质低,可这只是个别!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龙的传人”!中国人坚强勇敢,勤劳刻苦。最后要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人永远是自强不息的。
观音岩的观后感篇3
在路上走,两位颇有风度的长者过来向和记者同行的男士借火吸烟。然后一问是伊拉克代表团团长和伊拉克残奥会主席。机会难得,现场采访。“对闭幕式上唯一的中国舞蹈怎样看?”
“十分好。很独特,也很美。”他们同样没有发现是聋哑人舞蹈。表示惊讶之余,他们说出下面一段话
“开幕式的节目表现的是希腊的礼貌,闭幕式表现的是中国礼貌,两个国家、两种礼貌很不一样,但有一种内在联系――都表现了有着古老历史的民族的文化。当然,就我个人而言,然后中国的舞蹈更美,更好看。”团长如是说。
“你说舞蹈讲一个中国女神的故事,我想我懂了。一个是有着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的女神,一个是没有双手的男人,这是一个关于残疾和神灵的寓言:没有双手意味着残缺,可对于长着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的女神而言,人类的所谓健全也是残缺的,没有手的男人用嘴、用脚代替、完成健康的人做的事情,所以,在神灵面前,人类也许无所谓残疾不残疾。”残奥会主席这番话太有哲理了――这“撞上门来”的采访对象,实在可遇不可求呵。
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在我校举行了专场演出,本次演出是以“拼搏启迪人生,爱心点亮世界”为主题的公益演出。参加此次演出的是这样的一群特殊人,他们或肢体残疾,然后或视力、听力有限,但是他们却用自己残美的肢体舞出对完美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甜润的动书写辉煌的人生!嗓子唱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都释放着青春的激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辉煌人生!
盲人演员深情演唱的《母亲》感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然后袖珍歌手黄春明的一首《隐形的翅膀》彰显了艺术团每位演员身残志坚的精神意志,失去双臂的书法家王建华用嘴含笔写下城院的校园精神——“追求卓越,众志成城”,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赞叹不已。当常务副校长李存益代表学校理解了这幅具有特殊好处的书法作品时,全场观众被深深感动。当灯光暗淡下来时,全场师生持手机当荧光棒上演温馨一幕。在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中,师生代表纷纷走上舞台进行现场募捐,表达内心真诚的感动与爱心。
在互动环节中,全场观众随主持人一齐学习手语,感动流淌在现场每一个观众的心中。当享誉中外的舞蹈《千手观音》出场时,更是把演出带入新的高潮。台下观众随着节律挥舞着双臂,然后全场不断响起呐喊声、欢呼声,接连不断的掌声是观众心灵震撼的最真挚的情感抒发。用特殊的艺术诠释人生的真谛,以不屈的精神谱写生命的华章。
只有一条腿,却能跳出优美的舞姿;失去双手,却能书写生命的辉煌;双目失明,却能飞向人生的巅峰。这是一群用残缺的肢体创造生命的奇迹、奏响时代强音的人,他们就是北京市平泉县“心灵之声”艺术团的演员。
“心灵之声”艺术团到我们学校来表演了,他们都是些身体不健全的人。然后那些高难度表演,是我意想不到的事,可他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给他们的掌声比什么时候都多!相比之下,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把握好机遇,加油吧!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在没有看演出之前,我们也许有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这天过去之后,我们还有理由吗?还有借口吗?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从这天做起,从此刻做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刻苦学习,请记住,无论在任何的逆境中我们都要持续乐观的心态,以顽强的毅力打败困难,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赢得掌声,不是因为同情和怜悯他们,而是他们靠自己的艺术和精神。艺术团的演员们在演技上的追求同样是精益求精。聋哑演员在无声中感受音乐,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舞动着生命的旋律;盲人演员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娴熟的指法演奏出清晰的世界;肢残演员用歌声与舞姿展示着怒放的生命……
他们的每场演出都会令观众感到震撼,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但是,然后又有谁明白,他们付出的是常人多少倍呀!一个健全的人,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了一群残疾人,让这些本已对生活绝望了的残疾人重新燃起期望,而走进这些残疾人的心灵是要从理解开始,用心聆听,用心沟通。
燃起生命之火的人,才能播种期望,创造奇迹。用一首首生命之歌展示了高尚的人格与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他们表演的不仅仅仅是艺术,更张扬了生命的好处,他们用爱托起了期望!
既然他们这些人能够坚强的应对生活,走出阴霾,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原因和理由说一个“不”字呢?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最棒的!
观音岩的观后感篇4
今日,一段优美的触动心灵的音乐拉开了《千手观音》的帷幕,怀着期盼的情绪忘记了冷风的狂虐和那坐下的冰凉,一阵阵欢呼一声声狂叫见证了无声的奇迹,更让我们收获了无以言表的感动和我们内心的深思。
他们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却用巨大的凝聚力用有声的音乐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手语灵动的声音,胜过呐喊的语言。让我们感知到无音者用心灵感悟世界,用灵魂展示美丽!那是美丽的画面,有一刻定格在我的内心世界,三人三条腿的舞蹈,让我震撼!此时,让我想起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们有怎样的渴望,渴望奇迹在他们身边出现,然而,有一天,他们最后用自己的心灵让全世界的人明白了奇迹是自己的创造!
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丝颤动,没有一丝喧哗,只有远处舞台上的金黄,金黄中的灿烂!他们的手在挥动,是心灵的唤醒,是生命的拥抱!再一次,我正视了生命的好处,懂得了我生活的幸运。
与他们相比,我有健全的身体,但是我没有用身体告诉大家我生活的精彩,我遗憾;与他们相比,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我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光明,我遗憾;与他们相比,我有一双厚实的手,但是我还没有用它学会写毛笔字,我遗憾。或许,我就不能和他们相比,因为我似乎吝啬的占用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如果我的这些给与他们,那他们会是更了不起的人,但是,在我身上却似乎没有任何作用。心里很痛,如果上天能够公平。但是他们没有怨恨,没有消沉,没有堕落,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告诉世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的精彩。
无言的感动唤醒了迷茫的心,无声的世界让我们的内心涌动着感触和悔恨。此刻你在想什么?
一千双手不够我来写,一千双眼不够我来看,一千对耳朵不够我来听,一千张嘴不够我来言。无声的世界里传来最大的震撼,心中的感受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只有二字:行动!
观音岩的观后感篇5
静静地想想,人生有多少悲剧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信仰、亲情、友情、爱情,本来的面目就是无情,哪来的完满?
什么样的未来才是真的?人生无常,永远不要去问别人,为什么你是这样,而我是那样。不要问别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如同向世人发问,为什么会有明天,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在未知面前,没有圣人。
匆匆过往,我似乎又一直在找那个答案,认为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为未来护航,可是谁又是谁的答案?我没有答案,像只没有眼的鱼,只知道游啊游,不曾想身边的也都只是鱼罢了,而他们又或许跟我一样是瞎子。
看完《观音山》,只记住了影片两句话:“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三个孤独的人遇见一个孤独的人,就有了温暖,一个loser遇见一些loser,就不只有绝望。“其实都不容易,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呀?”,这说的不就是你,我,他嘛。还记住了爬火车兜风,青春、唯美、放松、贪恋。
“身边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和痛苦,但又都必须生活下去。”导演李玉谈这片的创作动机时说。这片,说不出哪好,也说不出哪不好,但就是让我想看下去。灰色、压抑、绝望、孤独、温暖中,我依稀看到点东西:丢什么都不能丢了希望;要活就好好活下去。
观音岩的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