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读后感是探索文学作品中人际关系和情感变化的一种方式,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唐山涅??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唐山涅??读后感篇1
每个人都看过许许多多精彩的书本,理所当然也看过许许多多生动的电影。那么现在就让我在这个精彩的故事道路上为大家提取一轮最闪亮的光环吧!
唐山的大地震相信大家也应该十分的熟悉吧。它是讲述了一个当年唐山所发生的史上最为厉害的地震,虽然有点夸张,但这一点却是最不可否认的:在这场地震中让有些孩子变得无家可归,变成了孤儿;有些人甚至被夺走了最为宝贵的生命;而有些人失去了他们最亲的亲人……这种种的事情让我不由得觉得,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是,最让人痛心的是原因根本无从查寻,因为人控制不了这飞来的横祸,所以后果有的只是触目惊心:一切都天地变幻了,母亲失去了孩子,原本平静的人却变得疯狂,像是在用生命证明另一个人其实依旧存在,像是用血液去煮沸另一个人的意识,像是让天地都记得那些受着苦难的人群。
其实,我很欣赏里面的一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他们。我想,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吧!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母爱真的是非常的伟大,虽然当时妈妈有些对弟弟的偏心,但是她也深爱着姐姐。看到那些很惨的画面,我不禁泪流满,因为,我突然想到我以前因为一些小事就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可现在我明白了,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唐山涅??读后感篇2
在一个暑假的晚上,我在别人的指导下看了一部让你动心,又让你动情的片子:唐山大地震。存从中我感受到母爱和父爱。
电影中的父亲大强为了救两个小孩,将正要冲进去的母亲元妮拉在后面自已跑了进去,但,跑进去的那一刹那,房子倒了父亲为救两个小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父爱是多么伟大呀。元妮一下倒在地上,然后又在找自己的孩子,乡亲们叫她过来找到了方达和方登,可她又面临着一个选择:是选择弟弟还是姐姐?因为一个扳子,一头压着弟弟,而一头压着姐姐。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都是母亲的亲骨肉,心肝,那一个都不愿意失去,而失去哪一个都是心头的痛,可在别人的催促下,母亲选择了弟弟。救出弟弟后,母亲抱着姐姐失声痛哭,后来母亲将弟弟背入解放军医疗队。在这个时刻姐姐醒了。她看见满地的血,把母亲这个决定埋藏在内心深处,一位好心的解放军收留了她,也将她抚养长大。在长大的一天中,方登终于将这个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讲了出来。在结束,方登终于看见自己的母亲,母亲在这里想了32年。多么伟大的母爱呀,也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呀……
这是一部让你动心,又让你动情的片子,值得你一看。
唐山涅??读后感篇3
周六看了《唐山大地震》,早场特价看的。很多爷爷奶奶级的也来看,好的电影不光是属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更准确的说:能够震撼人心灵的作品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
很多场面都能够感动的直流眼泪,一一回想,依然在耳畔回响,眼前浮现。看完电影,我好像是被抽干了一样,很难受,但又说不上来。一部好的作品就应该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流了多少眼泪,我不记得了。故事的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也会一点一点忘却。但我知道,有个道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好好活着!失去了才知道失去的滋味!
记得一次电视采访冯小刚,冯导说:悲剧有两种,一种是用手术刀把伤口划开;另一种是先把伤口划开,处理了再合上。他说《唐山大地震》是属于第二种!不但揭示了伤痛,同时给与了温暖与希望!
每个人物演的都很到位,影片中母亲的形象很鲜活很生动,也很伟大。大灾有大爱,患难显真情的主题诠释的很好,这部影片没有落在只是描述大地震的'惊天动地,而是娓娓道来一个家庭经历了大地震后内心的活动思想。地震发生时是很强烈的,但那只有23秒。内心的困顿、凄凉、幽怨却持续了32年!地震之后对内心的冲击远比地震本身更加严重。
人是渺小的,尤其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又是坚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天灾人祸都能够坚强的活下来!
我想说:活着真好!
唐山涅??读后感篇4
今天,我噙着眼泪看完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讲述了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对姐弟,被压在楼板的两头,这位姐弟的母亲求着救援队队员们,把楼板下的.子女都救出来。可是,救援队队员说:只能救一个另一个就被压死了,这位母亲很难抉择,到底救哪一个,考绿到弟弟体弱多病,最后救了弟弟,无耐地放弃了姐姐。
32年之后,在汶川地震上有着同样经历的姐弟两又相逢了,他们作为自愿者,抢救了受灾的民众。
最后,这对姐弟和她们的妈妈团圆了,她的妈妈跪求姐姐原谅,在爱·恨交替中,这家人终于团聚了。
在大灾面前,我们要奉献出大爱·无私·坚强·相互包拥。
唐山涅??读后感篇5
妈妈单位发了几张《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票,因为妈妈要参加市里的培训班,不让请假,所以我就和哥哥的同学,还有姑妈一起去图书馆的放映厅去看这个大片。
这个故事是讲: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女孩她和她的弟弟同时被压在了巨大的石板下时,当时只能救一个人,这时她的妈妈选择了弟弟。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为此,这个小女孩恨死了她的妈妈。
还好,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这个小女孩活了下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并且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她的养父母为了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给她留了一大笔钱,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在汶川地震时,这个女孩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作,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到了弟弟家,她的亲生母亲跪在地上,请求她的宽恕。女儿通过这次汶川救援工作,体会、理解了母亲当时无奈的选择,原谅了她的母亲。
这部片子带给我的震撼不仅只有这些,还有那些在影片中,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奋不顾身,英勇拼搏,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从没发出怨言,这些人更值得我们尊敬、爱戴。
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涅??读后感篇6
李元妮有一对儿女,姐姐万小登和弟弟万小达,唐山大地震那一天,姐弟俩分别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左右两端,李元妮在犹豫过后艰难地说出了“救小达”三个字。地震过后,小达的右手臂被截肢了,而家里人都以为死了的姐姐小登却在地震中奇迹般地活下来,被王家收养。
书中的母亲李元妮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她当年选择救儿子小达为的就是“留后”,但她为了丈夫和女儿却一辈子都不肯搬家,生怕他们回来的时候找不到家。
而另一边,女儿小登却没有明白母亲的内心,她一味地认为母亲没有选择她是因为母亲爱弟弟胜过于爱她,她不知道母亲失去她后的样子,她不知道母亲一直不肯搬家就是想有一天她回家了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她不知道家里还有一扇未锁的门为她敞开着,当她看着女儿苏西的手术同意书的时候,她不知道是签还是不签,在那个时候,她才彻彻底底醒悟。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是李元妮对小达说的,许多人等到了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才懂得去珍惜它,李元妮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和女儿,许多人认为她是他们家最幸福的一个,他们看的只是表面,觉得她在地震过后,幸存了下来,而且还没有受伤,所以她是最幸福的。可是她的内心何尝不是最痛苦的?在那种情况下,选择救谁都是对另一个人的不公平。尽管她救的`是儿子,但她一直活在愧疚当中。人们都说:在灾难中,死去的人总是比活着的人幸运得多,活着的人活得比死去的人还要痛苦得多,李元妮就是后者。她一次次地被噩梦惊醒,她总认为自己的女儿并没有死,所以她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去打听女儿的下落,无论有多么困难,无论机会是多么的渺茫,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会去尝试,这也许就是她的伟大之处吧。
李元妮没有了女儿,没有了丈夫,甚至连活下来的儿子都是残疾的,她所受的苦是心灵的折磨。当她真正明白“没了”的滋味时,人已不在,所以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要懂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不要抱怨,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在生活中也一样,母亲把好吃的鱼肉留给我们吃,自己却啃着鱼骨头,她们总是把有营养的留给我们吃,自己吃剩下的,还一边吃一边笑着点头说很好吃,自己喜欢吃;母亲在我们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仿佛天不怕地不怕似的,其实她们曾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地流泪;每当她们很累的时候,我们说“你歇会儿吧,让我来”,她们都会说:“我不累,你不用帮忙,我自己可以,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每当听到她说这些时,我们心里都应该酸酸的吧,母亲为我们付出得太多,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让我们留意身边的每一份爱意,好好珍惜。
唐山涅??读后感篇7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 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
此时救援人员发现石头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说:“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最后母亲只能心痛的说:“救弟弟!”姐姐听着了,绝望了,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了!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没了! 本以为必死的姐姐却奇迹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对母亲的恨。
她没有找母亲和弟弟,而是被当做孤儿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养。 长大的她一直没有回过唐山,知道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 受到良心谴责的母亲,她没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过着清贫的生活,说是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回来。她没有再嫁,一辈子就嫁给这个用生命呵护她的男人。
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许诺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是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我亲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唐山涅??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