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主题是我们写作的落脚点,必须在整篇文章中有所呼应,写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京剧类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京剧类作文篇1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热闹,总是跟着长辈到处跑。有一次吃晚饭时,外公问我:“要不要跟我们去看京剧啊?”我高兴地直点头,扒了两口饭就再也不肯吃,催促着家人赶快吃完。
然而,当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戏剧院里不停地往舞台张望时,第一个出场的演员就把我吓了一跳!瞧他那张满是色彩与花纹的大花脸,在年幼的我眼里俨然是一个怪物!我惊得“哇”一声,哭了。
从那以后,有好多年我都对京剧避而远之,也不懂外公外婆为何如此痴迷于京剧,更不理解一群人化着怪异的妆,穿着奇装异服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说唱为何能成为国粹。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我可以接受京剧中的脸谱了。
让我真正对京剧有新一番认识,是在初三暑假的一个下午。外公外婆守在电视机前看京剧,我闲得无聊,也只好坐在一旁观看。当时播放的是经典曲目《洛神赋》,甄夫人与曹植互相欣赏互相爱慕,却错嫁给曹丕,最终还惨遭他人陷害枉死于深宫中。原先只想着打发时间_的我不知不觉越看越入迷,当看到曹植在河边见到已为洛神的甄夫人后神魂失守的模样,更是让我感慨不已。一剧终了,忽然发现那奇怪的妆容也并没有那么让我难以接受。
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京剧。
原来,在人的脸上涂某种颜色是用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有助于观众了解剧情。而脸谱的起源更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表演方面,更是要求演员做到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更是要声情并茂、悠扬婉转。
了解至此,我不禁要为这“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演鼓掌称好。
京剧,它并不只是简单的说唱,它的每一句台词都充满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京剧,它并不只是一种表演,它还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这样一种视觉、听觉、灵魂上的盛宴,足以称得上“国粹”这一称号!
“一腔京剧如花艳,欣赏栽培方保险。国粹毋忧兴与否,戏迷增减定坤乾。”我爱京剧,爱它的亦实亦虚,爱它的被文化酝酿后发出的阵阵醇香。
京剧类作文篇2
京剧是中国的主要剧种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的“国粹”。
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成立的剧种之一,京剧古往今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的演员脸上总是画一些色彩,每种色彩,象征着人的性格和特质,命运和角色。这让我们慢慢去欣赏,它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又称“皮黄”。京剧角色严格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武、,七行龙套的,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师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虞姬的模样,身着黑色中带有黄色胡缎袍,精致的头饰和恰到好处的脸谱使梅兰芳与其所演绎的虞姬风靡全国。是啊,他那……不,不如说“她”这个声音是很不错的,圆润而优雅,听起来似乎辽远而逼近,柔软而铿锵。“她”这些感人的画面显示生动。京剧演员的话音刚力,刚柔并济,和出色的做工,完美配合。
总之,京剧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细心欣赏,可以发现无尽的美丽。我会继续观看京剧,研究京剧,并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们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我相信中国京剧会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京剧类作文篇3
今天,我们很荣幸来到上海中学礼堂观看“诠释京剧普及”的特别演出。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然而,因为京剧的音乐不是我们学生喜欢的,也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活泼,而且在我们看来,一些京剧很无聊,它的演唱也很有趣,所以许多学生不喜欢听京剧的精髓。然而,观看今天的解说表演表明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艺术
在这次演出中,讲解员给我们上了一堂京剧文化课,并介绍了很多关于京剧的知识,比如京剧的职业:生活、旦、静、丑,这四个职业中隐藏着很多知识。京剧主要表现在演唱、阅读、表演和演奏中,是一门综合性、多元文化的艺术。京剧的表演方法有:虚拟、写意、真实和夸张。学习这些东西让我很惊讶。我对京剧有很多了解。
我们仔细看了四部京剧,充分感受到了京剧的强大吸引力。它不是无味的而是有趣的。例如,京剧中的小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在京剧中,演员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展示舞台上不存在的东西和场景,比如开门、喂鸡、刺绣等。
通过这次活动,我充分了解了京剧的伟大。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一定会越来越关注这些传统文化。
京剧类作文篇4
“挥毫浸墨,那人,执笔向上,镜中的脸,一半明净,一半靛蓝……”一曲京调,唱尽悲欢离合;一袭长袍,漫卷俗世红尘。脸谱生涯唱的是情,演的是魂。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在辉煌灯光下,已然闪耀了将近千年,每当听到那优雅动听的腔调,便想起宋代诗人葛长庚的“看千秋戏剧,蹴鞠诙谐。”由此京剧的魅力跃然纸上。
儿时,望着电视机里的人目不转晴,连忙询问这是什么。奶奶摸着我的头说:“这是京剧,是我们中国一大国粹。”我看着他们炯炯不同,脸上有红、黑、白、黄……奶奶一一为我解答各自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我慢慢领悟到脸谱的颜色是与他们的性格相符的。从此,我一直想亲身体验京剧的趣味。
小学时,我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去梅兰芳大剧院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到剧院我发现剧场很安静,人们一定都很期待欣赏到京剧的文化。随着一首高昂的'音乐响起,那让人激动曲调早已印在我心中。随后一个红脸长须的人走了出来唱了几句,那声音豪放不羁,没有一丝杂音掺杂在其中。体现出他那忠义侠胆的形象在我心中塑造出来,随后来的是一位旦角,她不同于上面的豪放而是腔调较小但音色明亮让人听着又宽又亮、又脆又甜,能高能低而又柔美光润。让我赏心悦目。听着他那高低起伏的音调,我也慢慢的开始学习京剧。
初中时,我们社团举办了一场京剧表演,我也踊跃报名。在每天学习的压力下我也会抽出时间来练习。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离表演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我照着自己浓墨重彩的样子,我仔细地回想我排练地动作,声音的饱满度,音调的起伏……
这一次,聚光灯打在了我的身上,我仿佛与戏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似乎在戏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到他的世态炎凉。我跟着二胡的奏乐开始唱起来,惟妙惟肖。结束后,随着观众评委纷纷鼓掌,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被京剧的歌声所熏陶。
京剧,我们的国粹。她将传达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与憧憬,让我认识到京剧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在世界艺术文化的舞台上显现是那么独有耀眼的光辉。
京剧类作文篇5
“哇呀呀呀……蓝脸的窦尔敦,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每天放学,这一段令我熟悉不过的京剧便回荡在校园里,虽听过无数遍,但每一次都让我感受了京剧的美。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我家里也有关于它的美——京剧脸谱。它很特殊,没有画在宣纸上,也许是因为没有立体感;也没有画在木制的模板上,也许是太过古板。它画在葫芦上,许是因为葫芦的曲线带着天然的美感,立体而不失灵动。
这个葫芦光滑圆润,上面画着两张惟妙惟肖的脸谱:一张是绿色的,代表勇猛与忠诚,另一张蓝色,代表聪慧与英武。这也恰恰印证了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程咬金半路拦兵,吕蒙手不释卷。我不禁佩服画家精妙而独具匠心的构思。
看着程咬金满脸英勇,我仿佛和他一起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面前是一对人马。只见程咬金一声喝令,硬是以一人之力死死地挡住了大队人马的行进。呼呼作响的两柄大斧仿佛在警告着每一个敌人、每一匹战马:再上前,就是死路一条!刹那间,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我又转身来到了大将军吕蒙的营帐内。只见他左手持一卷兵书,右手秉一把宝剑,挥舞着,烛光一闪一闪的,映照着英雄舞剑的背影。
想象着,一幅长达一米宽的横幅呈现在眼前。一百多种京剧脸谱都动了起来,那棕黑的瞳仁变得生动起来,眼神中透着千年的深邃。我想,这便是艺术吧。我会提着这一个葫芦,寻找京剧脸谱的主人,恢复那穿越千年的美,寻觅那亘古永存的俊。
京剧类作文篇6
爷爷是京剧迷,虽然耳朵不好使,但只要电视里播京剧,他就手脚并用,摇头晃脑地打起鼓点来,在茶几上敲,在沙发扶手上敲,在自己大腿上拍。爷爷眯缝着眼,脸上浮满笑意,头随着节奏摇摆,满头白发在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中仿佛都更精神了,闪闪发亮,他那神态就像在享受天下最美味的午餐。
有一次,我被奥特曼吸引着,看得津津有味,全然没顾及爷爷直在屋子里打转转。他一会儿到窗户边瞄瞄,似乎在等什么人;一会儿到我身边坐坐,问我出不出去玩啊;一会儿又拿拿遥控器……妈妈一看就明白了,悄悄地动员我把电视频道调过来。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我喜欢的'奥特曼,调到京剧频道,这可把爷爷乐坏了。他“呵呵呵”地笑着,脸上还带着一些内疚与不好意思,一边夸孙子好,一边欣赏起京剧来。他那样子就像小孩拿到了自己爱吃的糖果,可爱极了。看着爷爷爬满皱纹的脸和他欣赏京剧的痴迷的样子,想到爷爷操劳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好好看过几回电视,现在也70多岁了,好不容易条件好了,应该让爷爷多享受享受。
于是,我们给爷爷买了个助听器,还订了份电视报,又特意把其中的京剧节目用红笔画起来。爷爷戴上助听器,欣赏着电视里的京剧,感动得差点掉眼泪,逢人就说自己有个好孙子。有时候吃饭也看,家里来客人了,他也热情介绍京剧,而晚上常常是看到打瞌睡,要么垂头低脑地“钓鱼儿”,要么靠在沙发扶手上呼呼大睡……从此爷爷好像年轻了许多,容光焕发,一天到晚京剧不离口。不信,你来听听:清晨6点,爷爷被自己闹钟吵醒,唱《宇宙锋》“我这里假意儿懒睁虎眼”,翻个身继续睡;早上洗脸时看见自己白发鬓鬓,唱《文昭关》“冤仇未报容颜变,一事无成两鬓斑”;午睡被吵醒,唱《文昭关》“适才朦胧将合眼,忽听门外有人言”;回家发现没带钥匙,我们又没回来,唱《二进宫》“宫门上锁贼李良”;
超市付钱排了半天队还没轮到,唱《武家坡》“这女子动作特以迟慢,收银台前站得我两腿酸”……
瞧,这就是我家的京剧迷,是京剧让他的生命丰富多彩,让他的生活有滋有味,是京剧让他年轻。
京剧类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