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编织教案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和资料收集,无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教案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编织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编织教案8篇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和改进中学习用茅草编织成鸟窝。

2、体验用自然物编织作品的快乐,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实物鸟窝或ppt图片。

2、物质准备:整理过的茅草、自编故事和相关ppt图片、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寒冷的冬天

1、出示ppt:这是什么季节?小鸟们在干吗?

2、讲诉故事并提问:冬天的风把小鸟们的窝刮掉了,他们没地方住,眼看要下雪了,该怎么才好?”

3、幼儿交流,教师引导:鸟窝是什么样的?(放ppt)用什么材料可以做鸟窝?该怎么做鸟窝?

二、帮小鸟做窝

1、出示并认识茅草,并提出操作要求:用茅草给小鸟们编一个温暖的鸟窝。

2、幼儿尝试,教师巡回观察。

3、集中,通过小鸟的口吻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鸟窝:鸟窝结实吗?鸟窝深吗?不结实不深的鸟窝不能抵抗寒冷!

4、讨论:该怎么编织才能又结实又保暖?

5、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寻找方法:将一把茅草一圈圈缠绕逐步增高,并能用几根茅草在缠绕的鸟窝上进行捆绑。

三、帮小鸟做结实温暖的窝

1、幼儿再次尝试,教师提醒幼儿逐步增高的同时要及时捆绑以增加牢固。

2、提醒幼儿注意起编时圈要小,这样鸟窝不会漏,增高圈数多鸟窝就深就会更温暖。

3、展示作品,看看选选哪些符合小鸟们的要求,哪些不符合?该怎么改进?

4、将幼儿编的鸟窝放在藤上展示,小鸟们给予感谢。

5、延伸:请幼儿绘画不同小鸟,剪下来后放在鸟窝里。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彩条穿插编织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沿线剪纸条,边缘光滑;

3、在细致的编织活动中养成有条理有耐心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能够较灵活地使用剪刀。

2、材料准备:绘本ppt《花格子大艾玛》、花格子大象艾玛花纹图片一张、剪刀、大象每人一只、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引导幼儿探讨。

教师:故事的主要说谁?(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时出示艾玛图片)

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花格子)

花格子的排列有什么特点?(间隔排列)

3、出示操作材料——底板,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是大象一年一度的化妆节,有一群刚出生的小象,它也想穿花格子衣服,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引导幼儿观察底板小象上有什么

教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剪刀、卡纸、大象

教师:首先先来看看,大象身上有什么啊?(这是老师用刀划得线条)

教师:卡纸上又有什么?(直线)

教师:好,接下去老师要开始装扮大象了,小眼睛仔细看。首先将卡纸沿直线用剪刀剪下来,大家一起分享这些颜色。接着我们就用这些彩条进行编织了。先拿一根彩条,将彩条先放在大象的上面,从上往下依次穿,看看老师一次穿过了几根?

教师:老师是按照什么规律来穿的?一起来说一说?

教师:穿好以后老师有个小秘诀,为了能穿更多的彩条,请穿好以后靠靠拢。全部穿好以后请小朋友将多余的`彩条剪掉。

2、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穿彩条。

3、帮助幼儿加深规则映像。

教师:接下去老师就要来考考小朋友了,刚刚的本领有没有学会,线怎么做,然后。最后。

三、自主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

1、剪刀不要弄伤其他小朋友

2、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去给客人老师看看3。听到铃鼓声回到座位做好。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编织,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剪开彩条时注意连续,不能剪断;

2、建议幼儿穿好一根后向旁边推紧,彩条与彩条之间不能留缝隙;

3、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及注意桌面地面的卫生。

四、化妆舞会

教师:小象们都化好妆了,接下去我们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编织的特色及风格,民间编织教案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民间美术的感情。初步掌握民间编织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学生按步骤用棕编或纸编做一个编织小动物民间编织教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间编织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与步骤。

难点:掌握纸板、纸条的软硬程序及纸编时折纸的角度与手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竹编、草编、藤编、纸编工艺品各式各样~2件,绘画纸,硬纸片,胶水,红毛线,黄毛线,剪刀,引渡针

学具:绘画纸、硬纸片,胶水,红毛线,黄毛线,剪彩刀,引渡针。

四、作业要求

按照纸编方法纺织一只猫头鹰,要求图样美观,比例协调,制作精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从小就有一个习惯,用彩绳编织花篮,过端午时用粽叶编织花篮、斗笠、水桶等民间编织美术教案,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编织。假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编织出更多的花式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民间编织。

板书:民间编织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民间编织的艺术特色。

(1)指导、启发学生认识教材上各图编织美的特点。

(2)大家谈谈最喜爱的作品,以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编织品。

(3)小结:竹编是我国南方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它发竹篾材料,以造型生动、做工精美著名。请欣赏教材p.21图片竹编的背篓、果盒。草编装饰品,取材广泛,以草为材料、编制成各式作品,以夸张,变形为多。民间编织教案,棕编以棕树叶为原料,其作品有乡土气息和质朴的风格,教材p.22的仙鹤、蜻蜓造型生动、逼真。

1、民间编织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融为一体的事例。民间编织教案

用废弃不用的包箱扎带编织的菜篮、提袋等。

用纸条、篾丝、毛线、麦秆编织的垫板、薄团、玩具等。民间编织教案

3、棕编蚱蜢制作步骤。

(1)棕叶泡制,在开水中煮3分钟

(2)编织:a.触须;b.头;c.背、腹、翅。

(3)整形修剪:触须、腿、翅。

(4)用红毛线点眼。

由于棕叶材料较困难,我们学习另一种编织------民间纸编,它同样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工艺品。

1、准备工作。

(1)做线穗。

把一根1米的红毛线裁为三段,其中两段各15c,一段70c,把长段的线毛线缠成8c的圈,然后用黄毛线(15c)束紧一端打结,把另一端剪开,再用一根15c长的红毛线穿过上端。

(2)用硬纸片裁剪猫头鹰头部。

头高7c,眼睛宽14c,如图一。

a.画图、裁剪头部;b、挖眼洞

(3)用绘图纸裁纸条。

一条3c×70c的纸折成1c宽的边,七条1c×50c的纸条。

(二)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为下节课纸编猫头鹰作好了准备工作,希望大家把这些纸条及猫头鹰的头部保存好,不要搞皱了,因为平滑的纸面做出来的图形效果更好一些。请同学们下节课带齐学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具。

(二)复习提问

民间编织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色?

(三)导入新课。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编织并做了纸编猫头鹰的准备工作,这节课我们进行编织。

板书:民间纸编------猫头鹰。

(一)讲授新课。

1、教师先编织好范样。

2、教师示范,学生仿做,同步进行。

3、编织步骤如下:

外框;先把3c×70c的绘图纸折成三折,做猫头鹰的外框,身长12c,身宽11c,尾部的高度4.5c,再用胶水在图中黑点所表示的地方固定。如图二。

羽毛:把1c×50c的纸条,用胶水粘接,按图三所示的折法来回编织,并把靠近外框的纸条用胶水粘住。折时,手法要准、稳,纸条不能有多次折痕。

尾部:把纸条如图四所示,上下折叠编织。

上线穗:如图五所示,在猫头鹰头部穿一根15c的红毛线,把线头两端合在一起打结,再在尾底部中间把线穗装上。

整理定型:把外框修正,羽毛摆匀,线穗拉直。

4、课堂巡视、提示。

在编织过程中,要注意清洁,不要把纸条搞皱搞脏,编织要均匀,发现普遍的问题及时解决,提示学生按程序进行,牢记操作要领。

5、课堂总结。

(1)选出优秀作品挂在黑板上进行讲评。

(2)从实用变为艺术品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做,为弘扬我国民间艺术作出贡献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为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编织技能,结合中一班孩子的手工能力而设计该课程。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2、通过编织活动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小毛虫身体的编法。

难点:将黄绿纸条相互进行编织。

材料准备:

范例、作业纸、剪??

活动过程

课程引入: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

(一)、出示小毛虫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毛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长得什么样?

幼:小毛虫很漂亮,有头有身体。(头是圆形的,身体是长的)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毛虫的身体有几种颜色?是怎样做成的?

幼:两种(黄色绿色)。小毛虫的身体是纸折成的。(讲解:小毛虫的身体是由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编织而成的,就是将两条纸条相互缠绕在一起)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小毛虫身体的编织方法。

师:两种颜色的纸条是怎么缠在一起的?

幼:一点黄一点绿一点黄一点绿的缠在一起。

师:是的。小朋友们知道两种颜色的纸条是如何变成这样一点黄一点绿的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将纸条的编织方式进行解说。

1、将两条纸条成十字型排列,要一边长一边短。

2、将一条纸条以对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颜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将另一条纸条以同样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复至将两条纸条折完。形成小毛虫的身体。

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重复示范。

(四)、完成小毛虫。

小毛虫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剪刀将小毛虫的头剪下来,跟刚才完成的身体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毛虫。(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到小毛虫的触角,要沿着黑色线条,用拿纸的手打着转来剪)

(五)、幼儿动手制作。

老师的小毛虫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单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你们的小毛虫也制作出来,来跟我的小毛虫做好朋友。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的语言能很好的吸引幼儿注意,示范过程,幼儿也能很专心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可以说得出来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知道毛毛虫身体是将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交叉的折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幼儿不能做到将纸条沿着一个方向折叠,而是一下向前折一下向后折,这样就导致两条纸条拉不出毛毛虫身体的形状,而形成一个方形小包的样子。另外,课程中需要使用剪刀,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对剪刀的使用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剪小毛虫头部的触角时,我也提醒了幼儿,不需要剪得特别细致,可以适当的留些白边,这样也便于幼儿剪出完整的毛虫头。

本节课教学难点没有很好的完成,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幼儿的手工基础薄弱,特别是在折纸方面;二是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强调折纸的方向性,导致一些幼儿制作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我意识到,在幼儿手工活动课程中,应当更多的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幼儿手工活动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在完成认知、情意的训练时,也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训练。对活动过程中的难点要反复解说并多做示范,让幼儿掌握难点操作技能。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晴纶毛线编织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材料:

乒乓球、晴纶毛线、彩带、花布(边角料)、胶水。

工具:

剪刀、锥子

制作:

1、先用晴纶毛线扎出小丑的身体和大小不同的彩线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纸上,卷成锥形帽子。

2、结实

3、装饰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绒线编织《手套娃娃》

材料:

白色劳动手套、棉花、毛线(二、三种颜色)、缝纫线(黑、白、红)、花布(边角料)。

制作:

1、将手套的无名指退进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缝在与大拇指套对应的位置上。

2、向手套内填塞棉花。用毛线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调整好娃娃头的大小造型,即可将娃娃头的翻口处缝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体就组成了。

3、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红缝纫线缀上嘴巴、黑缝纫线缀出眼睛、黑毛线缝制头发。

4、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服饰。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与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线等。

工具:美工刀、锉、剪、针、乳胶、大头针、砂纸。

★制作方法

1、选一块泡沫用美工刀削去边角,再锯成粗胚(圆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头,再用木工锉、砂纸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头上包贴一层布,可用毛巾以及旧针织品,包贴时乳胶要图匀;

3、用8cm×20cm的卡纸涂上乳胶,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纸筒,在头下方挖一个交纸筒略小的圆洞,将纸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纸或棕色绒布做耳朵,在头顶开槽口,将耳朵嵌进去;

5、用纽扣做眼睛,用细铁丝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脚,醮上乳胶液插在头胚上,眼睛会显得水灵灵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胶粘上;

6、根据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缝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设计缝制木偶的服装,要求穿脱方便,以便更换;

8、用橡皮筋将布袋的颈部扎牢在头的颈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形。并让幼儿尝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丑。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小丑夸张的外形,让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夸张、滑稽的小丑。幼儿都能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称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儿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点后,开始大胆想象,积极制作滑稽的小丑。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儿尝试制作菊花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看看说说 、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3)幼儿再次动手制(来自: 书 业网:幼儿园编织教案)作

三 、作品展示 活动讲评

1、作品展示交流,谁做的菊花漂亮?为什么? 2、教师提议,我们把我们做好的彩色花装在花瓶里,大家一起来欣赏。 一、组织教学引出主题

照片: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7

第一课时 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 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

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幼儿园编织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用短针的织法编制树叶,激发学生对编织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教师展示钩织好的树叶,学生欣赏。

(二)学生看视频尝试编织树叶

视频分段展示起针方法和编织方法,学生边观看视频,边学习钩织。

(三)学生边看边学,教师示范编织,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

幼儿园编织教案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幼儿操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陶艺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老师早教案8篇

幼儿园友爱的教案8篇

幼儿园社会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走路教案8篇

幼儿园课程教案参考8篇

幼儿园体育活动球教案8篇

小班幼儿园儿歌教案8篇

幼儿园美术线条教案8篇

幼儿园编织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