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重点,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6和7数学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6和7数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三、活动难点
能较熟练的掌握6的分合规律,进行数学和游戏活动。
四、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上画上两个小盒、、6个雪花片、6的分合式需要的数字、扑克牌6张,雪花片若干,印有6的分合式的作业纸每个小朋友一张。
五、活动过程
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我问你,4和1合起来就是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4和1合起来就是5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几片雪花片?(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片)出示“6”的数字卡。
师:孙老师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两个小盒里,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我分分。
二、学习并掌握6的5种分法
1、请幼儿来分雪花片。
幼儿将6片雪花片分在两个小盒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幼儿每分一次的结果用数字记录下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6的5种分法,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幼儿进行调整,总结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有序分解式。
3、引导幼儿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通过游戏,练习6的分解组成
游戏猜猜看:
1、教师出示6张扑克牌,分在两只手上,请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扑克牌数,猜出另一只手有几张牌,猜出后点数验证。
2、幼儿两两结对,玩猜雪花片的游戏,方法同上。
四、完成作业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策略:
1、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雪花片,让幼儿操作填写
2、完成快的幼儿,教师准备另一张6的加减法作业纸供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接着进行复习巩固,并利用扑克牌开展游戏,根据6的分解组成学习6的加减法。
6和7数学教案篇2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准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学习按量归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三个箩筐(上面分别有1只、2只、3只兔子)、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萝卜,感知3以内的数量。
1.出示小白兔。
看看,谁也来到我们教室啦,和小白兔打个招呼。
小朋友们好,我叫小白兔,我们家的萝卜吃完了,想请大家帮忙拔萝卜,你们愿意帮我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2.目测萝卜数量。
二、拔萝卜,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
1.自由挑选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萝卜地到了,请你拔一张萝卜卡片,准备好了吗?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拔出来啦!
请你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你拔了几个萝卜?
2.听指令取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请你把你拔的萝卜放到椅子底下,看小白兔拔了几个萝卜?
这一次要和小白兔拔一样多的'萝卜,要拔数量是3的萝卜。
三、装萝卜,学习3以内数的按量归类。
1.出示箩筐子。
萝卜多得都拿不了了,让我们把它装进筐里。这里有3只箩筐,请看看箩筐上有什么?
它们都一样吗?这个箩筐里应该装几个萝卜呢?
2.装萝卜。
请你看看你的萝卜应该送到那个筐里,边装边说:"三只兔子我送你三个萝卜"。
四、运萝卜,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今天小白兔特别高兴,大家帮我拔了这么多的萝卜,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抬着萝卜回家吧,我大家吃红烧大萝卜。
6和7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6和7数学教案篇4
通过期末复习,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会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同时,注重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百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使学生理确求平均数的意义,明解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4、使学生进一步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6、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算单位,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用四舍五人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熟练掌握多位数读法和写法,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会将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数,能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熟练求平均数。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会用字母表示数量,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5、熟练掌握小数的有关知识。
难点:
1、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注意的处理。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3、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4、列方程解应用题。
5、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
6、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
1、 多位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1课时
2、 分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课时
4、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1课时
5、 简易方程(一)1课时
6、 简单的统计(二)1课时
综合练习2课时
共8课时
6和7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3的数量物,难点是说出总数。节律感是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基础,因此活动开始,我设计的是以幼儿边动手边念《手指变变变》的环节。接下来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运用两大教法,让幼儿趣味学数学。;本文一是操作法。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师点数和幼儿点数两个环节,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孩子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答案。
二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奇趣的数学点数游戏,如"种树"、"种花"等,让幼儿对点数始终兴趣不断。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从幼儿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简单的物品数量还不够,还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形象的物品,以提高幼儿的点数兴趣,再提供一些数字,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6和7数学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