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激励学生努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教案的设计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拓宽了教学的可能性与实践空间,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魔法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魔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的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1:27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师:在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小精灵,她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
2、提问:什么叫变魔法?(幼:变魔术……)
会变出什么异想不到的东西呢?(幼:好吃、好玩……)
3、小结:变魔法就是会出其不意变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1、承接:小精灵会变很神奇的“魔汤”,变魔汤时,要用到瓶子和布。(遮挡)
2、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法。
3、播放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变魔法。(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提问: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幼:点一点、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承接:小精灵把魔法配方放在音乐里,我们尝试着把音乐记下来。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回应:反正看上去下边要比下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这是问号。回应:等到我们上了小学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常规要求:瓶子拿好后,放前边,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幼:没有变出来。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
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节选到搅拌动作)
5、接着讨论摇晃的动作,轻的几次?重的.几次?
6、收回瓶子后,用音乐把魔法传递给大家。(闭上眼睛)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六、延伸活动: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可以叫爸爸妈妈到网上搜索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
活动反思: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我的主打比较强,没有放手让幼儿自己大胆去思考讨论尝试,在引导幼儿音乐欣赏上面还没有达到目的,在分析音乐上让幼儿去说,去做,不一定一直是我带着幼儿说,同时,也看到了随机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策略方面的欠缺。
音乐魔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的帮助下,熟悉乐曲的节奏和结构,学用摇铃参与b段变魔法的演奏。
2、在魔法语言“乌拉拉拉拉,乌拉拉拉拉,变、变、变!”的帮助下,学习用乐器演奏|×~|×~|××|×-|。
3、喜欢参与打击乐活动,体验与大家一起用摇铃变魔法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和掌握乐器的使用方法,尝试摇奏长短音的节奏型
活动难点:
会运用语令有节奏的演奏乐器,掌握节奏。
活动准备:
小铃魔法棒16个,装有玩具的魔术盒一个、乐曲《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活动情景,初步感知音乐的结构
1、导入:我是魔法学校的老师,你们呀都是小小魔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魔法森林寻找宝贝,会找到什么呢?
2、播放第一遍音乐,讲述故事
提问:我们在魔法森林里找到了什么呢?
二、用动作和咒语感知|×~|×~|××|×-|的`节奏
1、学习用手指变魔法棒
提问:刚才老师用什么变出了礼物呀?
(引导幼儿用手指做成魔法棒)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魔法棒能不能变出礼物来。
2、学习念咒语,初步感知咒语的节奏
播放第二遍音乐
师:刚刚除了用了魔法棒,我还念了一个神奇的咒语,谁来说说是什么?
(引导幼儿说一说咒语,尝试把咒语和动作结合)
3、播放第三遍音乐,幼儿尝试表演
4、播放第四遍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师:咦,这次怎么没有变出礼物来呢?看来我们要使用新的魔法棒增加魔力了!
三、尝试使用乐器参与演奏
1、出示摇铃,探索使用方法
师:这是我们的魔法棒,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幼儿尝试摇一摇)
2、提出使用乐器的要求
师:只有在念动咒语的时候,魔法棒才有魔力哦~
3、播放第五遍音乐,尝试使用乐器演奏
4、播放第六遍音乐,教师退出,幼儿完整演奏
四、谈话结束
今天我们的小小魔法师都很厉害,学会了念咒语和使用魔法棒,我们回到班上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音乐魔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如何使用三原色配制出其他的颜色。
3、通过变色游戏,让幼儿对美丽的颜色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透明矿泉水瓶若干、一次性透明水杯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颜色卡、盆、擦手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变个魔术,请小朋友认真看。
老师摇晃瓶子,依次把红、黄、蓝三色变出来。
(二)老师向幼儿介绍这三种颜色。
师: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是有魔力的。这三种颜色两两相加可以调制出许多的颜色,但是其他的颜色调不出三原色。
请一位幼儿上前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进行调配。让其他幼儿猜一猜会变出什么颜色。
(三)为幼儿准备操作材料,让幼儿尝试调配。
幼儿人手一个一次性透明水杯,四人为一组,每组有三瓶装有三原色的矿泉水瓶。
师:现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原色水和杯子,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合在一起,看看会变出哪种颜色。
告诉幼儿在操作时要有秩序的进行,不把颜色水洒到桌子上,如果洒在桌子上要及时用抹布擦掉。
(四)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用哪两种颜色配出x色的。
活动延伸:
老师在美工区为你们准备了纸和油画棒,你们可以到美工区制作美丽的色环或图画。
音乐魔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aba的曲式结构,感受欢快、活泼的乐曲风格。
2.情感目标:借助故事情景加以想象,体验表达音乐的乐趣。
3.技能目标:能运用肢体表达音乐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活动准备:
1.物质方面:透明矿泉水瓶(均装半瓶水与幼儿人数相等)、颜料。
2.知识方面: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能力。
3.心理准备:对魔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大森林里,住着一个颜色精灵,它会变魔法,你知道什么叫魔法吗?变魔法就是会出其不意 变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2.颜色精灵最喜欢制作魔法汤,(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魔法吗)3。那颜色小精灵在制作魔法汤的时候可能会做什么魔法动作呢?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1.小精灵把魔力传给了我,我可以做一瓶我喜欢的彩(魔法箱、很普通的矿泉水)
2.矿泉水会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呢?答案马上就会揭晓。(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3.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猜猜会有什么变化?再请一个孩子上来看一看,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4.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点一点、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
5.搅拌是为了让魔法汤更均匀,放材料是为了增加魔力,点住是为了不让魔法流走,摇晃是为了混合魔法材料。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你们想学这个魔法吗?为了让你们更好的学习魔法,我要把音乐里的魔法配方写下来。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还有什么地方也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前面轻轻地摇,后面重重的摇。)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5.(看图谱)你们有没有学会这个魔法配方?那我们先来练习一次。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瓶子拿好后,拿你们的魔法布包住,不能露出瓶子哦!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你们的魔法还有一点小问题!请你们把失败的魔法汤放进魔法箱,增加它的魔力。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
3.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节选到搅拌动作)
5·请小朋友观察图谱,发现图谱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内容是一样的,并讨论知道图谱一样动作一样音乐也是一样的,这种音乐结构叫做aba音乐结构。
5.大家同心协力魔法会更厉害,你们现在有信心自己变出魔法汤吗?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给小朋友分发道具,请小朋友轻轻的将魔法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5.恭喜你们,都成为了合格的魔法师,下次有机会,我再来教你们别的魔法吧!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现在到了魔法揭秘时刻,老师在你们来之前偷偷的在瓶盖涂抹了彩色颜料,所以在你们使劲摇晃瓶子的时候颜料就会溶于水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做溶解,那颜料会溶于水里,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可以溶于水里呢?这个问题就给小朋友们自己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发现吧!
音乐魔法教案篇5
目标:
1、学做魔法师,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体验变魔术带来的快乐。
准备:
帽子每人一顶;红、黄、蓝、白水粉颜料;矿泉水瓶若干。
过程:
一、扮演魔法师,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在哪里看见过变魔术的?”“想不想玩变魔术的游戏呢?”
2、“今天我们就来做魔法师,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
二、师示范变魔术,幼儿观看。
1、师拿出矿泉水瓶子“变魔术需要道具,看看我的道具是什么?”“这个瓶子是怎么样的?”
2、“变魔术还需要口诀和动作,请注意我的口诀和动作!”教师边念口诀边做动作。“呼啦呼啦,变!变!变!”同时上下用力晃瓶子。
3、“你们看到了什么?”
4、“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魔法师,变这个魔术呢?”“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呢?”
5、请幼儿来试试看。
三、幼儿扮演魔术师变魔术。
1、带上魔法帽,拿出道具:矿泉水瓶。
2、念口诀并做动作。
3、“看看你变出的颜色是怎样的.?和别人的一样吗?”
四、尝试换盖子,再变一次魔术。
1、有没有发现你们变出的颜色和瓶子的哪里是一样的呢?
2、这回我们要换一个盖子,在来变一次好吗?
3、幼儿轻轻地拧下盖子,到指定处换上红盖子。(红、蓝、白标记)
4、再次变魔术。
5、发现瓶子里的颜色又变了,说说自己的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6、数数每种颜色各有多少瓶。
五、体验魔术的神奇,感受变魔术带来的快乐。
1、再出示两瓶水,变魔术,变出后一瓶水变成红颜色,一瓶没有变。
2、教师揭开盖子,让幼儿知道秘密在哪里。
3、小结:原来,魔术都是有秘密的,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音乐魔法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