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小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注重实践经验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建立技能与知识的联系,教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使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化,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小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小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的意义。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

物质准备: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献物品的统计表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片了解生活困难的小朋友的生活,激起幼儿援助的爱好和热情。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解决。(让幼儿先讨论,再来说)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2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一、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六、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1)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2)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3)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5)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3

内容:

1、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2、小朋友们乐了。

说明: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抓住春天“花儿香,鸟儿唱”等的特点展开活动,让孩子接触一些粗浅的知识,让幼儿在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美景的基础上,产生愉悦感,激发其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目的:

1、 观察春天的花与鸟,激发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

2、 布置春天特征的环境,感受春天的美。

3、 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一: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建议:

1、学念儿歌“春天说了些什么?”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观察花朵、树叶、小鸟、小草等。

3、学唱歌曲“春天”(附教材)

⑴ 弹奏音乐,可以做花、做鸟、做树叶、蝴蝶、蜜蜂、小兔等动作。

⑵ 在音乐旋律下,拍手念儿歌。

⑶ 学唱歌曲,注意咬字清楚、音准等。

⑷ 在音乐伴奏下,学习歌表演的.动作。

4、粘贴:“春天来了”,可作展出用。

5、手工:柳条与花朵(绉纸)悬挂在教室中。

活动二:小朋友乐了

建议:

1、故事“小动物春游”。

活动过程:

⑴ 引出春游

① 幼儿自选动物头饰,说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称。

② 语言引导:你们想干什么?到哪里去?怎么去?

③ 游戏活动:小动物上公共汽车。

⑵ 春游途中

① 游戏“点名”,要求被喊到的小动物用叫声回答。

② 设置情景:小猫、小狗想上车。

③ 幼儿交往:

a) 招呼小猫小狗;

b) 给小猫小狗让座。

⑶ 解决问题

① 老师扮演熊婆婆的角色,提出问题:熊婆婆不想去春游,她要去看病。

② 幼儿讨论:

a) 熊婆婆上医院和小动物春游哪件事情重要?为什么?

b) 怎么帮助熊婆婆?

③ 角色交往:

a) 安慰熊婆婆;

b) 送熊婆婆上医院。

⑷ 引导讲评

① 帮助别人是件最快乐的事,夸奖各位小朋友。

② 回家告诉父母:春游途中做了哪些好事?

2、小朋友春游活动

⑴ 组织幼儿到野外看蝴蝶跳舞,蜜蜂采蜜,小鸟唱歌,小朋友玩游戏。

⑵ 观看大班朋友画“我们的春天”或观看“春天”的歌舞活动。

附儿歌

春天说了些什么?

春天说了些什么?

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春天说了些什么?

小燕子那么听话,都飞回来了;

春天说了些什么?

小朋友那么高兴,都去春游了。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赤足脚印各不相同,培养探索自身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赤足有助于健康,体验赤足的乐趣。

3、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水中、沙上自由行走,体验赤足感觉。

难点:观察沙上脚印,溅起的水花像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沙池、水池(浅水)。

2、活动前一天通知幼儿穿松紧鞋带,每人一块擦脚布。

活动过程

1、沙上活动。让幼儿脱掉鞋袜,卷起裤脚。

(1)在沙上轻松自由行走,体验赤足踩沙的感觉。

(2)踩脚印。说说发现了什么。

(3)观察脚印。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自己的脚印,说说自己的脚印什么样,像什么。再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说每个人的脚印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幼儿在沙上自由踩脚印,看谁踩出的图形多,并说出图形像什么。

2、踩水活动(带幼儿到浅水池赤足踩水)

(1)说说赤脚踩水的感觉怎样。体验踩水的乐趣。

(2)观察用力踩水溅起的水花,用一句话说出水花像什么。

3、在水泥地上跳“赤脚”舞(感到开心你就跺跺脚),用脚的动作表现赤脚的乐趣。

4、总结赤足的好处,鼓励幼儿多参加赤足活动。

5、活动结束:幼儿自己洗脚、擦脚、传鞋,比一比谁干得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赤足的乐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户外活动的主人。既突出游戏性,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洗脚,擦脚,穿鞋,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小鸡出壳、走路找食等模仿动作;

2.探索小鸡在壳里睡觉、揉眼和破壳而出的模仿动作。

活动准备:

看过并认识鸡蛋和小鸡;母鸡头饰、音乐《小鸡走》、较宽敞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节奏律动

(一)播放音乐《小鸡走》,幼儿倾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节奏的拍手。

二、情境引入

(一)倾听音乐,熟悉旋律,了解动作的含义

幼儿边听边看教师按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并听《小鸡出壳》的故事。

师:故事:鸡妈妈生了许多鸡蛋,门躲在蛋壳里睡着了。过了几天,小鸡醒了,他们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终于顶破蛋壳,钻了出来。饿了几天的小鸡跟着鸡妈妈在草地上边走边学着找食吃。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鸡出壳》

三、小鸡出壳

(一)探索小鸡在鸡蛋里睡觉、揉眼睛、破壳而出的'模仿动作

师:“你们喜欢小鸡吗?我们来变成可爱的小鸡学本领吧?”

1.探索小鸡在鸡蛋里睡觉的模仿动作,并随教师唱的曲谱练习

师:“小鸡刚出生的时候躲在哪里的?鸡蛋是什么形状的?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才像躲在蛋壳里呢?”

2.探索小鸡揉眼的模仿动作,并随教师唱的曲谱合拍地进行练习

师:“小鸡醒了、揉揉眼、伸伸懒腰,谁能用动作来学一学?”

3.探索小鸡破壳而出的模仿动作,并随教师唱的曲谱合拍地进行练习;

师:“终于顶破了蛋壳钻了出来,小鸡会怎么样出来呢?谁能用动作学一学?”

4.跟随教师唱的曲谱或磁带音乐做小鸡边走边找食吃的模仿动作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好听的名字》这一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故事中借助生动的小动物,引导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逐步养成,但是生硬的规定和过多强调不易于幼儿接受,他们更喜欢通过情景创设的形式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了解故事中不同名字的含义,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练一练中学习正确的方法,萌发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各种好听名字的含义。

2.懂得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的名字;会自己吃饭、洗手、睡觉。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挂图4张;动物小图片4张;幼儿吃饭、洗手、睡觉视频录像。

活动过程

一、交流介绍,告知同伴自己的姓名。

师:"我们班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二、结合故事,感知不同名字的含义。

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独特而好听的名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宝宝,他也有许多好听的名字哦!你要仔细看、认真听哦!

1.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理解故事。

师:可爱的小宝宝都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啊?为什么叫他大公鸡啊?你们想不想做大公鸡呀?那应该怎么做呢?

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啊?为什么叫他大老虎呀?你们也想做大老虎吗?那你们应该怎么做呢?师:我们家宝宝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啊?他怎么变成香香兔啦?你们喜欢洗澡吗?我们一起来洗洗看好吗?

还叫他什么?小小猪?为什么叫他小小猪呢?你们喜欢小小猪吗?那你们应该怎么做呢?你们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师:可爱的小宝宝真厉害,凭着自己养成的好习惯拥有了大公鸡、大老虎、香香兔、小小猪这么多好听的名字。

三、观看视频,萌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许多的大老虎、香香兔、小小猪。我们一一段视频,你们可要仔细看哦!

1.观看视频一: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啊?怎么吃饭的?我们可以送给他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老虎"。

2.观看视频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除了大老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想获得各种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你们会送给他们什么好听的名字呢?(播放视频)他们在干什么,你想送给他们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

3.观看视频三:懂得早睡早起的道理

请你自己看哦,想一想你想送什么好听的名字给他们?为什么叫他小小猪?

岳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可厉害了,尽管现在天气冷了,可是仍然坚持早早起床,准时到园,你们真不错,我也要送你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公鸡"!

师:最后,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的好习惯越多,好听的.名字就会越来越多,让我们共同加油!

设计意图: 《好听的名字》这一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典型的一些小动物特点或者生活习性等,引导幼儿懂得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小班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逐步养成,但是生硬的规定和过多强调不易于幼儿接受,他们更喜欢通过情景创设的形式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小动物有好习惯从而获得好听名字的方式,激发幼儿模仿学习的欲望,萌发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各种好听名字的含义。

2.懂得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的名字;会自己吃饭、洗手、睡觉。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挂图4张;动物小图片4张;幼儿吃饭、洗手、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宝宝。出示图片,小朋友们,我们和小宝宝打个招呼。

今天,这个小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他还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但是,他还不知道小朋友的名字,你们愿意告诉小宝宝你叫什么名字吗?"

二、结合故事,感知不同名字的含义。

师:你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可是,小宝宝有许多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宝宝有哪些好听的名字。

1.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理解故事。

(1)可爱的小宝宝都有哪些好听的名字?妈妈为什么叫小宝宝大公鸡?平时你在家里,有没有早早起床呢?你们想不想做大公鸡?

(2)为什么爸爸给小宝宝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老虎?学一学小宝宝大口大口的吃饭。

(3)你们喜欢洗澡吗?小宝宝每天洗澡洗得香喷喷的,奶奶送给他什么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学学是怎样洗澡的?

(4)睡觉时,爷爷为什么叫小宝宝小小猪?你们睡觉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可爱的小宝宝真厉害,有大公鸡、大老虎、香香兔、小小猪这么多好听的名字。

三、观看图片,萌发良好习惯的养成意识。

师:其实在幼儿园里也有许多的大老虎、香香兔、小小猪。我们一一看。

1.教师播放图片一:吃饭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怎么吃饭的?我们也送给他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老虎"。

2.教师播放图片二:洗手我们再来看一些图片,他们在干什么,什么时候要洗手?你想送给他们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

3.教师播放图片三:睡觉你们看,他们睡得多香啊,想一想可以送什么好听的名字给他们?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厉害,尽管现在天气冷了,可你们仍然坚持早早起床,准时到园,你们真不错,我也要送你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公鸡"!

:原来,早早起床,大口吃饭、喜欢洗澡、按时睡觉都是好习惯。

师:小朋友们,你还有什么好习惯?(上课认真听、玩具收拾好、排队不拥挤、早晚都刷牙)我相信,你们的好习惯会越来越多,好听的名字也会越来越多,你们真棒!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在沙中的跨跳能力。

2、鼓励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愿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大带小的合作形式,增强幼儿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用两条彩带放置在沙地上,布置成50-80厘米宽的"小河", "小河"对岸堆有两堆积木。

中班幼儿οοοοοο 50-80厘米小班幼儿οοοοοο (小河) (积木)▓中班幼儿οοοοοο小班幼儿οοοοοο (积木)▓2、鼓一面,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活动指导:

(一)引题:

1、小班、中班的小朋友们好,很高兴也非常欢迎你们来参加这次的"小马盖房"的活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要两两合作,互帮互助,帮小马盖一座又高又好的房子,所以你们每个人都要争当能干的小马!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吗?

2、小马散步:

引导幼儿一个跟一个做"小马跑"的动作,教师敲起小鼓,要求幼儿根据鼓点的快慢改变跑的速度。

(二)小马过河:

1、小马要造新房子,材料在河对岸,让我们来学习跨跳过河的本领。

2、教师示范跨跳动作,重点强调单脚轻轻落地。

3、请幼儿分散自由练习,鼓励中班幼儿在练习期间保护和知道小班幼儿。

(三)小马盖房:

1、交待游戏规则:每两匹"小马"(中小板幼儿各一)跨跳过小河,要求中班幼儿保护小班幼儿的安全,取一块积木再跨跳回来,与同伴合作盖一座新房。

2、游戏重复进行,视幼儿情绪定次数。

(四)结束活动:

"小马"们围着新房子快乐的随音乐舞蹈,以示庆祝。

活动反思:

玩沙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他们通过用沙修路搭桥、造房子、做蛋糕,并且还利用上了沙池旁边的树叶花枝,在玩沙中体验着快乐。但却对沙的特性认识不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沙的特性。

2024小班社会教案篇8

活动目的

教幼儿用普通话学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汽车、图书和积木的名称,要求发音正确。

活动准备

1、胡须、塑料眼镜、帽子、小提包各若干(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作化妆用。

2、在桌面上布置好柜台,柜台上有玩具汽车、图书、积木各若干(总数略超出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全班幼儿坐成半圆形,请四个幼儿当营业员(每人分管一种商品),其余幼儿当顾客。教师帮他们分别化妆成爷爷(粘上胡须)、奶奶(戴上眼镜)、叔叔(戴顶帽子)、阿姨(拎个小提包)。

游戏开始时,先请全班幼儿逐一起立,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奶奶”,“我是叔叔”等。然后,教师再请四至六个一批顾客向营业员买东西。营业员要主动招呼顾客,如:“老爷爷,你要买什么?”顾客要有礼貌地进行对话,正确说出自己要买的'东西名称,如:“我要买积木。”讲得正确了,营业员就把东西卖给他,让他带回座位去。再请另一一批顾客来买东西,直到每个顾客都买到东西为止。

活动注意

1、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听幼儿的对话,发现有语音不准、语句不规范的,要加以纠正。

2、买到的东西不能马上就玩,要等全班幼儿都买到后,再一起玩。

2024小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水果蹲小班教案优秀8篇

小班枪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小班水的教案优秀8篇

社会冬至教案优秀5篇

2024小班保育心得优秀5篇

社会优秀教案通用5篇

2024年小班保育工作总结优秀6篇

优秀的幼儿园社会教案7篇

大班社会活动花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社会课教案优秀7篇

2024小班社会教案优秀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