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活动设计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设计灵活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2、能力目标:①掌握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
②能够熟练操作控制提线纸偶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提线纸偶,体会到提线纸偶创作的乐趣和完成后的喜悦,提高其动手能力及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和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教学难点: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及操作。
教学:
过程揭示课题:“变废为宝之提线纸偶的制作”
一、介绍传统提线木偶的人文背景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传统木偶戏的类型之一。它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有“戏曲鼻祖”称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出示提线纸偶
用提线纸偶“呱呱”来介绍提线纸偶的材料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三、讲解并演示提线纸偶的制作过程
1、介绍制作材料和用具
2、制作步骤
(1)第一步:制作模板
将需要制作的人物或动物的头部形象画在卡纸上,如有手和尾巴也可一并画出。
(2)第二步:剪裁并粘贴
将卡纸上的造型依次剪下进行组合粘贴,并用相应颜色的卡纸将纸筒覆盖。
(3)第三步:制作纸偶
首先,在纸筒上端用螺丝刀打上对称的两个洞,接着将剪好的'绳子(约20cm)从洞中穿过并打结,此为纸偶的手臂;再准备两条绳子(约10公分)穿上瓶盖并打结,然后将绳子另一端粘在纸筒下端,此为纸偶的双腿;最后将纸偶的头和尾巴粘在纸筒上。
(4)第四步:连线
将一次性筷子十字交叉固定在一起(可以用线绳固定,也可以用热熔胶固定),确定好绑线位置,再将提线(细鱼线)与偶头,四肢依次连接起来(注意连接的顺序)。有了这些连接,纸偶就有了生命。
四、演示提线纸偶的玩法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认知的特点,这阶段的幼儿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喜闻乐见能引起强列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儿只要听到“棒棒糖”这三个字,几乎都会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这份模拟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仅在认识颜色、发展小手精细到作、锻炼肢体协调能力方面都对幼儿有帮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儿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材料:
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老师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方的糖,圆的糖,安根小尾巴变成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
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前老师要说一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糖没有小尾巴,现在请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幼儿:开心。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请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后面的听课老师,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请小朋友排好队跟老师出去洗手。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欢的并品尝过的一种糖果,深受孩子的喜爱。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从目标上看完成的很好,每个目标幼儿表现的都很棒。就活动过程来说,整节课幼儿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在第三个环节时间:“幼儿有没有做过棒棒糖?幼儿说有的时候,老师认为孩子撒谎或者孩子吃过误认为自己做过。”这时老师反复地强调幼儿没有做过,把幼儿的思想往老师的思想上拉。其实这时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随机应变说:“今天老师也做一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好吗?”这样会更好些,也能让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师能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提供薯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知薯条的基本特征,能大胆地画出薯条的长条状,并选取幼儿自己喜欢的纸片进行画面装饰。
2、大胆,自由表现薯条,薯条的形状长短、粗细、分开、粘合均可;背景的装饰也同样提倡让幼儿自由装饰。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ppt
2、彩色纸、白色纸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彩色蜡笔、抹布、粗细勾线笔若干
3、轻音乐cd、实物薯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问看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出示香喷喷的'薯条(ppt图一)这是什么呀?它能用干什么呢?(吃的)
3、教师启发引导老师今天给宝宝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薯条,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了解薯条,观察花形状的不同,并进行想象观察
1、播放ppt咦?宝宝们,老师刚刚给你们看了哪些形状的薯条呀?(长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等)
2、实物薯条,认识薯条
教师薯条是什么样子的呢?长长的叫什么?它是什么样的?薯条的袋子是什么?它看起都有哪些形状呢?
3、继续观察各种形态的薯条(ppt3、4图)
教师这些袋子里的薯条看起像什么?(虫子、棒棒糖、蚯蚓、气球等
4、教师点拨总结
教师原薯条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作画“幼儿园的花园”
1、出示操作材料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教师你们想试试做画“香喷喷的薯条”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彩色纸、勾线笔、蜡笔、固体胶,我们和它们一起玩画“香喷喷的薯条”的游戏好不好?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2、现场演示用彩色纸做画任意不同形状的薯条
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纸,先用彩色纸做薯条袋子,再用勾线笔画薯条(教师动作显得夸张,好玩,让孩子体验“玩”色中形成各种形态的薯条)
四、幼儿涂鸦作画薯条
1、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
教师现在请你们也做画薯条。薯条想画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你们试一试,看看谁画的薯条形状最有趣。
2、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在画“香喷喷的薯条”大胆作画。
教师我们卷上袖子开始画薯条喽!
五、互动评价
1、随机发现幼儿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
教师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薯条,这个薯条的形状像什么呢?
2、自由评论
教师你喜欢哪个薯条?为什么呀?
3、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你们画的薯条都画的很好,张老师好像闻到了薯条的香味,真香呀?薯条的形状想怎么变就怎么变,你们以后再画出更有趣的薯条好吗?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
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
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花卷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出示花卷,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总结: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捏饼干。提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亮。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语言表达出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画椭圆的技能表现一串红的基本特征,探索画出各种姿态的一串红来撑满画面,
3、培养幼儿懂得爱护花朵的情感。
活动准备:
观赏花园里的'一串红,收集各种一串红的图片,蜡笔和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一串红范画,讲出其颜色及特征。
师: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看,这是什么花?(出示范画)它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公园里都开满了一串红,一串红花朵成串,颜色鲜红,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在绿色的叶子衬托下真美丽)
二、新授部分。
1、了解一串红的用途。
师:这么漂亮的一串红放在公园里有什么用处呢?(可以让人观赏,美化环境)
小结:一串红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们也来开个一串红花展。
2、教师示范讲解。
我们先在画纸的中间画根长长的树枝,在顶上方画一个小的椭圆形花瓣,然后在树枝的两边画出成串的椭圆形花朵,左边一片右边一片,画好一朵花瓣后空出一点位置再接着往下画,好像一串串的小鞭炮,快要画到下面时接着画叶子,在绿色的叶子衬托下更是美丽。但是一朵花太孤单了,我们也为了让画面变得更漂亮,再在空白处添画一串红,秋风吹来一串红随风摇摆。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蜡笔和纸,你们在画时要注意花瓣与花瓣之间要留出空隙,而且是用椭圆形来表现花瓣,现在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吧!
4、教师讲解涂色技巧。
师:我们画得一串红和公园里的有什么不同吗?(颜色)
是的,天气凉了,我们都穿上了衣服,我们也来给一串红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们变得更漂亮。那一串红是什么颜色的呢?选择好颜色后,在画上涂色,涂色时要注意顺着一个反向,使画面图满。
5、幼儿进行涂色,教师指导。
师:请小朋友给一串红穿上衣服吧。注意涂色顺着一个方向。
三、评价活动
1、请幼儿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在墙上。
师:花展即将开始,请大家将一串红添在墙上,我们一起来欣赏。
2、幼儿要爱护花朵。
师:你们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师:公园里花儿开,红得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开。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泥工活动中,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尝试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各种点心。
3、能够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初步表现点心的基本特征。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点心,如饼干、烧饼、蛋卷、小小酥等。
2、橡皮泥、小盘子人手一份,各种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印章等。
3、轻音乐、欢快音乐、《饼干歌》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智慧树中的"红果果"和"绿泡泡"要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了,来,我们一起来表演《饼干歌》。
2.带领幼儿观察、认识点心。
配课的赵老师端着一盘点心,说:"来,请大家吃点心。"宋老师说:"哇,这么多好吃的点心,我们一起谢谢赵老师。"宋老师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点心吗?(逐一认一认,请幼儿说出点心的名称)师问:"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形状的?大还是小?(分别请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点心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长长的,还有的上面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呢还有一些图案。
3.请幼儿尝点心。
师:"这么好看的点心,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请个别幼儿尝一尝,并请幼儿说出其味道。
4.带领幼儿一起学做点心。
师:这些点心怎么做呢?你会做哪一种?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圆、搓长、压扁的方法。(可以引用儿歌"伊比亚亚"一起来做,引导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操作。)
5.教师重点示范、讲解蛋卷的制作方法,即先压长、压扁再卷起来。
6.请幼儿用橡皮泥做"点心"(放轻音乐)。
教师:今天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一盘点心送给听课的老师们,你可以做宋老师准备的这些点心,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做好了以后自己添加花纹,看看谁做的点心又漂亮又好吃!
7.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8.请幼儿将做好的点心送给听课的老师们"品尝",并对她们说一句:"xxx,请吃小点心!"(放欢快音乐)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准备
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
(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
欢乐的池塘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练习用剪刀剪长长的纸条,制作长度相同的筷子。
2.养成安全使用剪刀的习惯,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筷子,白纸,盘子,剪刀。
2.点心店的简单场景。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面馆开业啦!我的面条细又长,我的面条香又香。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剪好的面条下到点心店的锅中,开始煮。)这么好吃的面条出锅了,可是……(让孩子们发现没有筷子捞不到面条)怎么办呀?”
小结:没有筷子,面条捞不起来,没法吃呀。小朋友,你们帮帮面馆师傅的`忙好吗?
二、欣赏筷子
师:“要捞出面条来要怎样的筷子呢?”
师:“我们用的长长的筷子是怎么样的呢?弯弯的还是直直的?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用的筷子是什么样的? (出示平时使用的筷子进行观察。)
三、制作筷子
1.师:“我们来请我们的剪刀朋友来帮忙吧!”
通过儿歌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一下如何运用剪刀剪纸。
“小剪刀,嘴巴尖,身后长了两个圈。五指兄弟来帮忙,兄弟碰碰头,张嘴咬一口,兄弟碰碰头,张嘴咬一口……”(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中“张嘴咬一口”这一句,边练习剪纸的动作。)
2.幼儿练习剪筷子,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左手拿纸,把纸放在剪刀的“嘴巴”里,右手拿剪刀沿着画好的直线剪,剪下一根纸条放在塑料碗里,再剪另一根。
3.幼儿操作时提醒他们使用剪刀注意安全,不要剪到手,也不要让剪刀碰到身体。指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将纸条剪直、剪长、剪光滑。
四、作品展示
请幼儿将剪好的筷子和大碗小碗放到一起,一起拿筷子吃吃面馆大师傅的面条。
教师点评:“这样面馆师傅店里的生意可好了,他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红花。”
幼儿园手工坊活动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