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教案最新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的教案需要定期更新以反映新的教育趋势,我们可以使用教案中的案例来让学生解决问题,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百花园教案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百花园教案最新8篇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

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

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会道

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及图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

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

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

3、学生讨论。

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

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

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

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

5、老师小结。

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

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5、老师小结。

四、背诵古诗,积少成多

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

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

3、再读短文,讨论:

(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

(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第二、三课时

一、学习“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

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2、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5、评出“故事大王”。

二. 学习“笔下生辉”

1、激发习作兴趣

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题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

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

6、修改作文。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2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作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并通过泛读和精读,抓住课文的重点,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升华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教学流程:

一、揭读课题,质疑伟大

1、板书:友谊。

2、谁会读?个别读,读准“谊”,并理解友谊。

3、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友谊:你有没有好朋友?你觉得你们的友谊伟大吗?

4、补充板书,揭题:伟大的友谊

4、齐读课题。读着读着,心里有没有产生小问号啊?

(直奔重点,读题质疑,使学生尽快产生和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初读文本,浅谈感受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难读的字、词、句,请用笔把它们标出来,去反复的多读几遍,好吗?

2、自由练读课文,师个别指导。

3、想读给别人听听吗?和身边的伙伴来一次合作学习,你读一段给我听,我读一段给你听。

4、课文读了好几遍,我想同学们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想谈谈吗?

三、速读课文,感知特色

1、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很有特色。全文有3个自然段是总的概括介绍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去研读这3个概括介绍的段落,去感受他们之间那伟大的友谊。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认为是总的概括介绍伟大友谊的段落前面打上星号。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和前后桌交流。当然,你也可以和我这个朋友交流。

四、品读课文,感受伟大

(一)读悟第1自然段

1、个别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一段话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你发现了吗?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个特点展示出来吗?(5个共同)

3、这个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这是一个朗读的技巧,如果你想突出重点,只要把关键词稍微读得重一点点,别人一听,就能感觉到重点的所在了。

4、从这5个共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板书:好朋友

5、引导: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你和你好朋友之间的友谊相比,你觉得哪个更伟大?为什么?

6、小结:是啊,他们这5个共同所做得可都是为国家,为人民的伟大的革命工作啊!这伟大的革命事业你和你的好朋友有做过吗?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比起你和你好朋友的友谊怎么样?(更伟大)你觉得自己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话呢?

7、指导多元化地有感情朗读(高兴、敬佩……)

8、小结学法,板书:抓特点

(二)读悟第4自然段

1、个别读,评议交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一段话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边读边划关键词

(师板书:生活事业)

3、在这两个方面中,你觉得哪个方面更加重要?为什么?(体会:更重要的是)

4、引导理解过渡段的意义:你知道这段话在整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吗?

(板书:承上启下)

5、指导过渡段的分段:如果,把过渡段前面归为一段,后面归为一段,那么这段既讲生活又想事业的段落该归为哪一段呢?为什么?

6、指导分段。(可分3段,也可分4段)

7、指导朗读。

⑴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后面一个方面的重要性呢?(读好——更重要的是)

⑵作为读者,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话?为什么?(敬佩、羡慕……)

⑶如果,你就是马克思或者恩格斯本人,你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话呢?(自豪、谦虚……)

8、小结学法,板书:抓要点。

(三)读悟第8自然段

1、个别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找划出这一段话写了哪几个方面?

3、交流,板书: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4、引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结晶,它对全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到目前为止,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没有如此伟大的成果呢?他们的友谊比起你们的友谊怎么样?你觉得这段话怎么读才能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呢?

5、指导朗读。

五、总结深化,延伸拓展

1、导:刚才,我们研读了文章3个概括介绍的自然段,已经掌握了文章的框架,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文章的框架就好象是一个人的外部轮廓。(师板画人的轮廓)如果,把生活和事业这两个方面再具体描述一下的话,这个人就更加完整了。下节课就让我们去研读这两个部分,(板画:?)让这个人变得有血有肉,好不好?

2、课文学到这,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自己、好朋友、作者……)想说什么就在写话本上写什么?

3、交流,评议。

4、延伸:搜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料。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

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

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

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

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语海畅游:

1.课件出示脚往城墙里伸的图,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3.课件出示象形文字足:这就是象形字足。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来足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5.课件分别出示小篆足和楷体足。

6.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课件形象地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汉字变化和发展情况,激发学生了解汉字的愿望和喜欢汉字的感情。]

7.出示字卡片:跑、跳、踩,指名认读。

8.提问:你们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意思上有什么相同的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足字旁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归类识字]

2.读词语,说词语.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

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

4.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

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

[让学生自己读词语,自己感悟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比较总结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仿照说词语,进行拓展学习,积累词语,并以此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读句子,写句子.

1.课件出示例句。

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

[通过学生反复朗读、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先说泡泡飞起,再说飞起的各种感觉。其中不同的'感觉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3.仿照句式说一说。

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

4.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

2.熟读、练习背诵。

3.互相检查。

[此题练习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因此重点放在朗读、记忆方面。不必在理解诗句意思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要通过熟读到背诵,以小组检查方式把背诵落实到每个人。]

五.阅读平台:

1.回忆读书的方法: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如何读准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词语怎样做?

2.按学过的阅读方法自学短文:(自由读《快乐的回忆》,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自然段,查阅自己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3.读中思考阅读思考题:贴鸡毛多有趣呀!请你按顺序说一说这个游戏怎样玩?

4.小组讨论交流。

5.师生总结归纳:

板书:选鸡毛大找门一手按,一手抚摸使鸡毛发电,同时唱歌松手贴住鸡毛,比贴的时间长短。

[此题练习时应与课文学习相区别,主要以自学、合作学习为主。老师适当适时点拨指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理解短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小组讨论:想玩什么?怎样玩?

[尊重学生个性,不强行要求学生统一玩同一种游戏。使学生说时有兴趣、有内容。]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戏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的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对于学生说游戏的条理性不要过多要求,要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学生说真实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以点拨、提示的方式进行指导。]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

九.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玩得真开心

人数

游戏名称、游戏规则玩法

胜负

游戏前(准备、心情、表情、语言)

游戏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游戏后(胜负双方什么样?动作、神态、语言)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4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5.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

6.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三、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1.语言与标点

(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

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点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

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出示第一题,请同学自读。

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

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2)实践: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①先仔细阅读、观察,判断提示语位置。

②按照总结出的提示语不同位置点标点的方法点标点。

③集体反馈。重点指导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怎样点。

2.拓展与交流

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

(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

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

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

(2)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

如;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捋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3)在阅读童话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

3.阅读平台

同学们总结了方法,快进到童话林中,观赏林中的――阅读平台。

自己按照刚才介绍的好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你读懂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小蚂蚁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一个想一劳永逸,一个每天通宵达旦地劳动,一天也不敢间断,使学生了解到童话介绍了蜘蛛生存的常识。同时告诉我们只有努力不间断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生存,想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交流方法:你是怎么读懂这些内容的?用什么方法?

4.积少成多

(1)了解歇后语

同学们,从童话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景区――“积少成多”区。快看看这个景区有什么特点?

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谁认识它们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说清楚。这是歇后语。

(2)积累歇后语

读记书上的歇后语。

说说自己积累的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看过的童话故事转述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三、教学难点: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的营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进行“阅读―选择―准备”活动

2、创造性地布置口语交际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活阶段)

1、同学们,学校马上要开展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优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是向社会展示我们风采的机会,你们想报名吗?

2、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的竞选活动(板书)。我们要挑的故事大王不仅要讲的绘声绘色,所选的故事还要能使听众受到教育。

(二)明确任务(指导阶段)

1、怎样才能当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动建议、活动评价要求,带领学生研读。

2、通过指导一个组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请看这组同学的表演。交流,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揭示板书:

讲故事的人:

(1)仪态:大方、礼貌;

(2)语言:生动,吸引人。

(3)感情:情感到位。

听众:

文明,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补充故事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

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三个人听、听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做评委,

(四)总结评议

1、你们的评委工作做得怎样?(引导结合板书)

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的讲故事的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

3、评选“故事大王“及“优秀评论家”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点击课件,出示天使画面)

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小天使,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上蓝天,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了――童话王国。

(二)创编故事

(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们都有谁?快认认他们。

2.这么多童话人物聚集一堂,他们每个人可都是身怀绝技,本领高强,他们中的不是同一课书出现的三位随便凑在一起,就能发生许多有趣的事。

你选的是哪三位呢?

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3.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个镜头画下来,可画成连环画形式(一幅或两幅)(画一画),画好之后说一说童话故事。(说一说)

5.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把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评一评)

(三)自拟题目

同学们,请你自己给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四)编写故事,小组交流。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5

导语:在日常学习中,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预习和复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习惯、勤学好问习惯、大胆发言习惯、独立作业习惯和课外阅读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é dào( ) bàn fǎ( ) míng liàng( )

dà jiā( ) xiāng tóng( ) nǎ li( )

yàng zi( ) xiàn zài( )

二、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是一个勤学好(hǎo hào)问的好(hǎo hào)学生。

2、小明发(fā fǎ)现妈妈有白头发(fā fà)了。

3、你要想得(dé děi)一百分,就得(dé děi)努力学习。

三、按要求填空。

1、“加”的部首是_________,去掉部首是字______________,这个字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

2、“完”是________结构,音节是_______,共________笔,可组词( )( )。

3、“哪”共___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

4、“前”共________笔,第四笔是_______,第九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

四、把不能搭配的字划掉,把能搭配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已和完

( )前( )平( )笑

以河玩

时话作

平( )说( )工( )

十画做

五、连一连。

一位小猫漂亮的尾巴

两条翅膀又粗又大的笑了

一只老人满意地看??

一对小桥仔细地叫??

一座尾巴高兴地房子

六、选词填空。

哪里那里

1、你爸爸去( )了?

2、他去爷爷( )了。

怎么什么

1、你的书包里有( ),( )那么重?

2、你( )不去上学?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

2、妈妈高兴地____________。

3、小青在____________的教室里写字。

4、河里的鱼____________。

八、用词造句。

连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短文,再填空。

天刚亮,妈妈叫我起来看天上的云。

我走出去一看,天上的云真怪,有的像红红的花,有的像白白的羊,有的像力气最大的'大象。

天上的云真有趣!

1、上面共有( )段话。第( )段写云的样子。

2、我是在( )时候看天上的云的。

3、天上的云有的像( ),有的像( )。这些是作者(看到、想到)的(用“√”选出答案)。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7

课前思考:

1、第一题的教学可以结合前面的“形声结合识汉字”字的内容接着教学。可以当作是识字教学的一个延续和拓展。

2、让学生掌握提取部首的基本规律。

3、对aabb样式的词语,学生以前也有积累,这次的教学让学生丰富了以前的积累。也可以告诉学生,大部分这样的词语,都是形容词的重叠。

4、对于“读一读”的内容,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扩大阅读积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具准备:词语卡、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字该如何确定部首。

2.体会aabb式词语在情感、语气等表达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用部首查字法

1.读课文内容。

(1)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怎样提取部首?

(2)如果有的字不好确定它的部首,怎么办呢?(大多指独体字)

2.归纳查字法的顺序。

(1)确定要查的部首。

(2)在“部首目录”里找到部首和页码。

(3)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和要查的字。

(4)按页码在文中找要查的字。

3.完成练习。

:要求查出“击 凹 视 岩 柔 闻 闯 软”这些字的部首、除部首外几画、读音、组词。

二、读词语

1.自由读。

2.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规律。(aabb)

3.理解词语。

4.你还知道多少这样的词语?请说一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习的观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

2.为什么说“我看见它了”?

3.作者看到的音乐喷泉是什么样的?(小水珠,忽而……忽而……忽而)

4.“音乐喷泉”为什么能喷出水和美妙的音乐?

二、说话写话

出示教学挂图:要下雨了

1.导入:

要下雨了,各种动物有什么与平常不同的表现呢?请看图。

2.观察第一幅图。

(1)图上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

(2)还观察到什么?(燕子飞得很低)

(3)说说要下雨了,燕子怎么样?(要下雨了燕子得很低)

3.观察二、三幅图。

(1)认真观察,给每幅图说一句话。

说说要下雨了,小鱼、蚂蚁会怎么样?

三、选择一幅图,编一个故事,写下来

1.由学生自由说,选哪一幅图。

2.将自己选中的图,编一个故事说给同学们听。

3.将所编的故事写下来。

语文百花园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旁和束旁的由来和含义,会区分束和两个部分,会区别这个偏旁组成的字。

2、会用比喻、排比句式说句子。

3、积累成语及名句。

4、通过阅读短文,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5、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3

教学过程:

一、语海畅游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畅游语海,先看有趣的汉字。

1、认识旁和束旁,说说它的由来。

2、读有束旁和旁的字。

3、说一说怎样从字的含义上区分束和旁的字。

导语: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1、通过读语句,比较下面句子的区别。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动,可以让我们知道声音好听的程度,水花飞舞的具体样子,使人如临其境。

2、体会比喻、排比句的好处。

3、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4、师生评价说的句子。

二、积少成多

1、读读成语,发现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2、这些成语什么意思?能用来描写春天的哪些特点?

3、还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成语,说一说,再积累下来。

4、把名诗句读一读,说说意思,再背下来。

5、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再积累下来。

三、阅读平台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带着课文问题默读这段话,自己试着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看法。

4、能为这篇短文画插图吗?请四人上黑板上画,其余人在书上画。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评价画得怎样,为什么这么画?

(1)评价不要脱离课文内容,要边读边体会重点语句,谈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句式练习:

夏天的风应该是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这句话。把秋天这句话也改写成因为所以的句式。

7、品读全文。可以运用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

8、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句子。

四、作业:

1、抄写有旁和束旁的字。

2、积累词语名句。

3、背诵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搜集资料,加大对花的了解的力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3、围绕有关花的内容写一段话。把这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花的图片、花名、花的`用途等资料。并提前布置下面内容:

1、要求学生观察家里、公园、街道上的花。完成表格的填写。

观察记录

花名

观察顺序总体印象局部印象

(样子、颜色、姿态、气味)赞美

(用途)

2、查找有关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无论走在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小区;无论是在绿色的田野还是小小的花坛,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我们感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交流预习内容:

1、你看到了什么花,请说说你的观察感受。

(要求学生介绍花名、花的姿态、形状、颜色、长势等)

2、还可以把有关花的花期、用途等资料做介绍。

三、出示图片,指导写文

1、出示图片:

迎春花桃花月季

樱花玉兰花

2、指导写文。怎么介绍这些花呢?

迎春花:

(1)出示文字片在迎春花图片的下边。

(2)读描写迎春的例段。想想这段话是怎么介绍的?

(例段要求:从形、色、姿态几方面介绍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桃花:

(1)出示文字片在桃花图片下,读例段。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3)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桃花的?

(例段要求:花名传说、用途、生长地、生长期、花期)

月季:

(1)出示文字。读一读例段。

(2)这段话与刚才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例段要求:是从赞美花的精神、作用的角度写的。)

3、小结介绍花的角度:

(1)可以从花的颜色、形状、姿态、气味等几方面写。

(2)还可以从花的传说、花的学名、花的生长地、生长期、花期、用途等方面介绍。

(3)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

(4)赞美花:

可以从花的特点谈如耐旱等。从花的精神、花的用途、它带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赞美。

4、怎么写

(1)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又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安排的。

出示月季花文字片,读一读,研究写得好在哪儿?

(从运用修辞方法上;从运用好词佳句上;从表达情感上。)

(2)运用多种写法。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使人像看到了花一样,带着喜爱之情写,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

四、提供资料

1、有关花的词语。

清香、怒放、绚丽、娇嫩、浓艳、盛开、鲜艳、幽香、花瓣、花蕾、花蕊、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白花吐艳、花红柳绿、群芳斗艳、香飘万里、花枝招展、鲜花怒放、百花盛??

2、部分花的资料、例段

例段??

春天,满树粉红色的桃花可好看了。如果你仔细一看,每朵桃花四个瓣,花蕊是黄白色的,还有一股清香味,真是使人赏心悦目。我爱套话,不仅在于它美丽,而且在于它预示着未来的收获。

例段二

我家的前后左右都是鲜红的樱花,一树树、一簇簇,鲜艳欲滴。每一棵树干都戴着一顶美丽的王冠,花枝随风摇曳着,活像一群快乐的姑娘,做着各种婀娜的姿态。青绿的细枝被一个个精巧的花球儿,挂得弯了腰。我盘亘流连,爱心欲醉,忍不住攀了一枝细细端详,每个花球都是由几十朵樱花组成,软绒绒的,红彤彤,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盛开的花朵落落大方,异彩流光,花瓣一瓣挨着一瓣,托着芽黄的蕊,朵朵都像一个个小酒盅,那酒盅里宛如斟满了春天醉人的美酒。那欲开还未开的蕾口未启,就像熟睡的婴儿张开鲜红的小嘴,可爱极了。再看,在那鲜艳的花球底下,还有几个嫩绿的小叶芽,它们也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向人们报告春讯呢。

五、写一段话

1、围绕花写一段话。

2、写好后和同学交流。

3、班级评价。

六、修改后抄写在本上。

语文百花园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识字课教案8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通用8篇

九上语文教案参考8篇

一年级语文识字1教案8篇

秘密花园读后感800字范文8篇

花园处读后感精选8篇

花园处读后感优质8篇

景花园读后感优质8篇

景花园读后感优秀8篇

语文百花园教案最新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