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自我评估和课程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清晰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找规律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新课: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三、巩固训练:
p46: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五、家庭作业:
p47:1、23
六、每日预题:
如何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对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简化运算?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数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朋友已经学到了那些规律。请说一说。
学生拿处学具摆成有规律图形。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大家评一评。
二、新授:看!书上的图,小朋友们在摆什么。各是怎么摆的?学生自由说说。
1、我们来看一看例5(1)
图上有什么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先让学生说,然后评一评。
2、2)小题,你会写吗,试试看!
做好后讨论讲评。
3、这里画着什么?
那些花儿有几中颜色?
是怎么排列的`?
学生读列完成,然后交流。
二、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
三、巩固。
1、组拿出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案,互相说一说。
2、一找教室里那些摆放是有规律的?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那些有规律的事物,请说一说。
3、在纸上画一画有规律的东西吗?画好后交流。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三)反馈练习
1、动脑练习:(课件出示)
(1)、说一说:图中缺了3个小朋友,你知道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吗?(学生讨论,指明回答。)
(2)、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指明回答)
(3)、说说身边的规律。
(4)、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动手练习:
(1)、第一关:画一画并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拿出1号作业纸,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交流)
(2)、第二关:圈一圈,完成在2号作业纸上。(展示交流)
(3)、第三关: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1、题。
四、谈收获: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交流,指明回答。)
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
二、教学目标:
⒈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颜色,图形、物品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种颜色、物品及图形。
⒉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⒈通过涂色找出颜色的交替规律。
⒉通过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
难点:通过涂颜色而不是摆卡片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彩旗和五角星,学生准备塑料片。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事先布置好教室,挂上彩旗和五角星。
:小朋友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啊?
生:新年、圣诞节、“六一”儿童节……
师:“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开联欢会庆祝;所以老师打算用这些彩旗和五角星来布置一下教室,你们学得好看吗?(……)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样挂好看呢?它们是不是随便挂的啊?(……)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挂的`,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⒈师指着彩旗:老师的彩旗还没挂完,要在这最后再挂上一面,你们猜猜,会是什么颜色?
⒉生猜中颜色(黄色)。
⒊师:为什么你们都猜黄色呢?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p88~8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找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按照规律继续画图形,学会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对了。六一儿童节,学校要举行一场文艺晚会,为了给晚会营造气氛,晚会那天要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于是把会场设计的工作交给了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完成,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给我们设计了两张效果图(小猪队、青蛙队),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2、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觉得哪一张比较好?为什么?
生:比较整齐,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学习例1(出示主题图)
(1)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师:其实老师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对设计的效果图,请仔细观察,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师:这些彩旗有什么规律?最后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旗?它们的规律是什么?
2、汇报结果
(1)找出花的规律(一绿一紫的规律)
师:这些彩旗的规律是什么?
生:红、黄
师:完整地说,应该是这一排彩旗的排列规律是按照红黄红黄排列的。
(2)找灯笼的.规律(一紫一红的规律)
(2)找人物的规律(一男一女的规律)
3、教学例2
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4、教学例3
5、p89做一做
涂上合适的颜色
6、教学例4
三、练习巩固
教材p89页做一做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吗?比如:我们教室里哪里可以看到规律呢?同学们身上的衣服花纹有规律吗?斑马线有规律吗?地板瓷砖花纹呢?
(出示生活中常见到的规律图片)
师:它们的规律是什么?
生:……
五、能力拓展
你能找到下面一组图形的规律并接着画下去吗?
六、创作规律:
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找规律,那么你们能不能自己来创造规律呢?
1、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2、争当设计师
师:学完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这张纸上(先准备好的纸张),课时这张纸太白了有些单调,你能给它添加些有规律的花边吗?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
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
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
:三六十八:九九八十??
:三八二十四:六七四十二
:三九二十七:89七十二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三、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下面81道乘法,同学们试一试,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在这些乘法中,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关7的乘法比较难算,下面重点练习有关7的乘法.现在把乘法算式按照积的个位数1~9的顺序排列,请你把乘法算式填完全.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四、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例如,( )×4
这道题的意思是几和4相乘,它的积比29小,答案就很多,1×4=4,比29小,2×4=8,比29小;3×4=12,比29小;4×4=16,比29小;5×4=20,比29小;6×4=24,比29小,7×4=28,比29小;8×4=32,比29大了.题目中要求( )里最大填几,只能填(7).
练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8
( )×95×( ) 60>( )×9
板书设计
一年级找规律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