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要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够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写作文能够提高我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遇李清照作文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遇李清照作文篇1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挽回的……
——题记
?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身名门世家,书页的馨香过早地在你脑海中打上烙印,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得不仅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你的身世是如此地令人羡慕。是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女子为文作赋是沧海一粟,而你却成就了历史的辉煌。是身世的优越赋予了你前进的动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敏捷的才思,没有细腻的情怀,如何能够勾绘出这如此俏丽活泼的文字。少女时代的你,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如何叫你不显示出朝气蓬勃的姿态呢!那一幅争渡的美景图中,似乎连你爽朗的笑声也一并呈现了出来。
?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才刚经历了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给你的,却只剩下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远去了,留下你,独守空房,终日伏于案台上暸望。等到了秋风又起,等到了雁儿南飞,等到了一轮明月又悬挂相思楼头,却等不到,等不到明诚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个风花雪夜般的传奇……
风雨中又过了几载,人事早已变迁,明诚已永远地属于他脚下的那条路,那一坡黄土。而你也与张汝舟结为连理。背负的不仅是那委屈的骂名,更是一种无尽的煎熬。他没有明诚般的细致,更不懂得怜香惜玉。华帐前,红烛下,竟对你拳脚相加。无意中,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风雨葬送的岂是那几瓣海棠花?不,是那易碎的红颜。风吹起花瓣,如同吹起阵阵破碎的红颜;洪荒的古乐,诠释着灵魂的落差。躲进梦的深处,听花唱尽繁华,唱尽梦魇,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岁月荏苒,梦已逝;人犹在,却比黄花瘦……
?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短短的几年里,国破家亡,跟随着高宗赵构的几次逃亡,怎么是一个弱女子所能承受的压力。我想,你的心,可能早就死了,只剩空壳一具。你无力再回想起路途的颠沛流离,无力再回想起曾经的甜蜜与悲苦,更无力回想起那一次的争渡……
一颗巨星陨落。然而你的生命尽头,绝不仅是一缕青烟。你留下的回忆,太多、太美、太凄凉……
我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
走近李清照……
遇李清照作文篇2
不知从何时起,莫名地对李清照有一种好感,这个著名女词人,以她自己独有的魅力,击败了那些明星大腕,轻而易举地打动了我 ……
最初了解到她,应该是因为她的那首洋溢着爱国情怀的《夏日绝句》,后来嘴边就一直挂着,直到书中出现了她的《如梦令》,我便让爸爸打印了一份李清照词选集,一有空就看。更有趣的是,我每次在写李清照的词,特别是那首《如梦令》时,都会很认真,很专注地写。即使在心情低落甚至浮躁时,你在任何地方看到的词总是很美丽,不然的话,我就会感到有点过意不去,好像对不住她似的。是的,就这样地敬佩她。
别人说,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我也要说,李清照因才华横溢而孤独。李清照啊,你就像一朵傲立在冰山上的雪莲,美丽,清冷,孤傲,你的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让我也同时感受到了你离别的愁,亡国的仇!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道出了你对赵明诚深深的思念 ……
李清照,这个特别的女词人,带给了我许多不一样的东西:在寂寞时,叹一句“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孤独时,诵一句“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无奈时,吟一句“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遇李清照作文篇3
我认识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李白,也佩服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的豪放苏轼。而我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女词人李清照,才是真的令我佩服。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天真活泼的。是在划船游湖时,为怪石取名字,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闯进荷花丛中的李清照。是醉后担心海棠花,追问?春岁月的李清照。因此事,她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颇有生活情趣的女子,是“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中所描述的,把自己和鲜花让赵明诚看一看,是花美还是人美。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在饭后饮茶时,与赵明诚做的“赌茶”游戏。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孤独悲观的。是“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的孤独。赵明诚去世后,从前富有情趣的生活,已经变得清冷孤寂。而流传千古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怎一个愁字了得!”两句中,流露出的是李清照饱经忧患、家破人亡的悲痛。
是她,天真活泼的她,写下《如梦令.春晚》;
是她,孤独悲观的她,写下《声声慢.寻寻觅觅》。
是她,李清照,闻名天下的女文豪,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一代词宗。
遇李清照作文篇4
李清照是我比较喜欢的女词人,前些时候看《中国教育报》上有篇文章,说她风尘什么的,观点倒是很新很大胆,但猎奇的成份太大,而且如此玷污我喜欢的作者,我真的想去“揍”他一顿,可惜的是我不是文科出身,论没功底,辩没边际,只有恨恨而已。
这次到济南趵突泉公园游览,里面建有李清照展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馆联,对易安居士称赞有加。在那里买了一本《李清照全集评注》,睡前闲读,姑算是我对攻击易安居士之流的些微反击。
昨读她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体会到她的热情奔放,敢想也敢写,这在宋朝那个时候真是难觅。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上阙倒也罢了,那下阙,多好的黄昏,多深的埋怨,多急的呼唤,多执着的要求:我就要和你一起过这个春天!词如果缺了感情,再好的手法也没有用。这里的李清照,有对眼前美景的描绘,但更大胆地借此反衬她对夫君的埋怨:“二年三度负东君”,她需要的是一个亲她爱她不离开她的丈夫,没有丈夫,这“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又有何意?于是她就向赵明诚发出了最后通牒:“归来也”,而且不能再推,她说了:“著意过今春”。
这就是李清照,一个敢想敢说也敢做的李清照,一个热烈的李清照,一个充满情感的李清照,要是离开了这些,李清照对我们还会有什么意义呢?
遇李清照作文篇5
李清照是我国杰出的女词人,出于书香门第,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然而,这位“天下第一才女”的命运却崎岖坎坷。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夫妻二人情瑟和鸣,拥有着让人羡煞的爱情。可是在那个乱世,金朝势力强大,攻破汴京。李清照与丈夫流离失所,二人的感情却因赵明诚的一次弃城而逃而产生隔阂。而赵明诚因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而郁郁寡欢,最终逝去。在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之时,另一个男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对她嘘寒问暖。李清照顶世俗之流言嫁给了这个男人——张汝舟。可是在这段感情持续不到百日时,二人发现皆被对方欺骗。李清照不是张汝舟想的那么家财万贯,而张汝舟亦不是李清照所想的那般关心自己,对自己更是拳脚相加。二人感情破裂,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二人分道扬镳。李清照晚年孤寂,死在江南。
李清照虽生于山东,可在我眼里,她却如江南水乡一般婉约,优雅,更不用提她是婉约派词人。映像中,李清照喜欢喝酒,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之类。可是在我眼里,她就像一轮明月,美好而纯洁。她的一生,却充满曲折,坎坷和磨难,致使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说自己“学诗漫有惊人句”,是啊,一个女子,空有一腔热情,一腔抱负,可无奈,在这样的乱世,遭受了国破家亡,即使是才华横溢,又能如何呢?我欣赏李清照,虽说她是一个女子,却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在遭受了别的千金所不能承受的一切。她的勇敢,她的坚强,这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精神。
就算饱经磨难,就算历经坎坷,也要挺起胸,抬起头,微笑面对着今后的生活。我眼中的李清照,不但是天下第一才女,不但婉约优雅,而且给人一种力量,就像他诗中所说的那样,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像李清照一样,有着坚毅顽强的精神,不怕磨难,不怕坎坷,自信地走在人生的路上。
遇李清照作文篇6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它就像掉落在我心中海洋里的一块石头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波澜,让我久久不能平复。
这本书是身为“唯美传记”领头人白落梅的倾心之作。讲述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前半生比林徽因美满,后半生比张爱玲孤苦。她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城。十八那年,大好青春。遇到了她的如意郎君。二人读书泼茶,研究金石。好不快活,也算是幸福美满。却只怨生在了宋高宗统治的年代。硝烟四起,夫妻二人只得分离,而后李清照便开始了她孤寂的晚年生活。
我十分欣赏李清照的性格。年轻时,出书教人如何写词。当时词作虽多,但词论稀少。清照的《词论》一出,方有“词别是一家”只说,她的词论批遍诸家短,不留情面,可谓公正。她写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和诗分析了大唐的安史之乱,唐朝一败涂地的原因。借此告诫宋朝统治者,要谨记从前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平时饮酒采花,谁知道她有如此胸怀,她柔弱之声却充满对朝廷深切的忧虑,对当时政治深刻的见解,世间有多少男人都没有这般思想与气度。就算有也未必有清照般出众的文采。古时女子多软弱而李清照不同。她虽是婉约派词人,性格却是很豪放,年近半百再婚时本以为找到了真爱,何曾想人家是冲着她的金石字画来的。发现所剩无几时,对李清照非打即骂。清照当机立断与其分别。当时女子提离婚是要坐牢的,但李清照宁愿坐牢也不愿将自己本身幸福耗在这种小人身上。可以说比我们现在这种平等社会中的大多数女人都要勇敢了。
李清照的一生极其坎坷。我只是看到寥寥数语便唏嘘不已,可人家在艰难的日子里依旧过得快乐,不争名夺利也不怨未大富大贵。这种潇洒的心态正是我赞叹的。
遇李清照作文篇7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如梦令》带我穿越回古代。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这是李清照的词。
说起天赋,大家肯定会想到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吧?毕竟他有35个博士学位。可是别忘了,他只修过一个,其他的,只是名誉学位而已。既然如此,那也不足为奇了。
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咱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词也是流传千古。你可想得到,这词是李清照14岁时写下的?年仅14岁的她已经开始洒墨作诗。而我们?却还在啃薯片,刷微博。
大家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是稍带几分忧愁的委婉派。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她生不逢时,生活在两代交替,一个硝烟不断的战乱时代。在她40多岁时,丈夫死去,她为了生计,只好嫁给一个流氓小生。但这个流氓小生实在让李清照受不了,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李清照又怎么会对容忍呢?于是,她将自己的丈夫告入狱中。最终,她的丈夫病死于狱中。
于是,李清照又开始孤独一人,并将这份孤独,延续到一生。
淡淡的柳眉,可以与西施媲美的水灵眸子,多了几缕忧愁,朱唇的性感不低于贵妇气质,一把蒲扇拿于指尖,这种自然美,岂是现代人可体会的?
遇李清照作文篇8
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词人,她年轻时的生活十分富贵,中年开始,生活变得落魄,她所写词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变得有些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擅长写词,偶尔也写诗。但她写的诗并不比她写的词逊色。就拿入选《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里的诗---《夏日绝句》来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也表明了李清照的风骨。
李清照的诗都那么的有名,那她的词就更不用说了。她青年时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让我知道了李清照家当时十分富裕,从“卷帘人”、“应是绿肥红瘦”等这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同时,李清照又是一个仔细的人:她知道昨晚刮了一阵大风,所以很多花瓣都打落在地---“应是绿肥红瘦”。
再看李清照中年时期写的《声声慢》。这是一首凄凉的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头,就让读者感到她格外的凄凉。经过我的查阅、搜索,我还知道了,这时的李清照,不仅有着凄凉,还有一种悲痛。
在我眼中的李清照,她是一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才女!还是一位坚强、不贪富贵的人。
李清照的一生,随着家庭的富贵、衰败而跌宕起伏。我想,也许,就是这样的遭遇,才造就了她的性格,创造了她的杰出的诗词。
遇李清照作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 足球作文通用8篇
★ 数学作文通用8篇
★ 北海作文通用8篇
★ 禁毒作文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