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使我们能够探讨影片中的伦理道德和人性问题,观后感是一种让我们反思影片对现实生活影响的好方法,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杨靖宇》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杨靖宇》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看完这篇故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捡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各个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二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进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的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都不会不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杨靖宇》观后感篇2
今天,我在书店里的一本书中无意间发现了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名字叫做《抗日英雄杨靖宇》。看完之后自己被故事中的杨靖宇深深震撼,并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靖宇生前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领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天五夜。渴的时候,捡一把雪吃;要是饿了,就吞一口棉絮或者是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享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一些枯草、树皮,竟然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又弹尽粮绝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了五昼夜后壮烈牺牲。也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靖宇,是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我们中国十三亿人们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用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以及不畏生死的坚定意志为抗日战争胜利而一直努力奋斗。不管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放弃,但是他没有,杨靖宇,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杨靖宇》观后感篇3
寒假的一天,我在家看了电影《少年杨靖宇》,看了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杨靖宇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很强壮,而他们村里有钱地主的孩子李欢经常欺负杨靖宇。读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杨靖宇每天都站在教室门口听课。他每天回家用沙盘树枝写字,而李悝说杨靖宇一点良心都没有。后来,他们的.老师帮助杨靖宇去了县城的小学。通过不懈的努力,他进入了理想的学校。杨靖宇14岁时就参与了卫国战争。他带领大家积极抗日,打了许多胜仗。在极其危险的条件下,他顽强地坚持对敌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杨靖宇想去上学,但是他家很穷,没钱上学,所以他整天站在教室外面听课。一次下雨,他儿时的朋友告诉老师,他还在外面,他说,“不交学费,我不能进教室。”这句话感动了我。杨靖宇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取得了比普通学生更好的成绩。他长大后成为共产主义者,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为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清晰的窗户,温暖的冬天和凉爽的夏天。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太幸福了。我们应该向杨靖宇学习,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杨靖宇》观后感篇4
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在晨风中飘扬着,在这片土地上洒过多少英雄、烈士的鲜血。这胜利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包含着太多太多。我一想到杨靖宇,就有一种情感涌上心头,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歌曲交织在一起,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杨靖宇烈士那感人的情景把我整个心都牵了进去。
1938年,日寇为巩固其战略,后方将关东军的兵力扩大了3倍以上,并以伪蒙军替换作站不积极的伪满军。加强对南满的“大讨伐”。一些非党的山林武装经不起艰苦考验纷纷瓦解和叛变,杨靖宇率部突围进入长白山区建立密营。日寇在诱敌投降碰壁后。于1939年大雪封山时又展开封锁和“讨伐”。因敌追踪雪地脚印和炊烟,部队衣食无着,杨靖宇决定分散突围。最后他决定,自己带60余人东进。因有一个参谋叛变的人使行踪暴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激战后他身边只剩两人,杨靖宇被日寇抓住并被锁在伐木场,一场机缘巧合之下,他逃出了伐木场并跑进了附近的山中。1940年2月18日,两名警卫员下山找粮殉难。日寇从遗体上搜到杨靖宇的印章,估计他就在附近的山上,于是加紧封锁各条道路。五天后的下午,杨靖宇只身到路边,碰到几个大柴人,便请他们带买粮食,棉鞋。这几人中有一个是伪满的“排长”,回村告密。讨伐队迅速开到。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2月23日,他孤身下山被日寇围住,战至最后,壮烈就义。日寇根据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五天以上,能在零下20摄氏度而且在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就将他的遗体送到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在场的中国护士禁不住流下热泪。
多么可惜呀!――一个年轻的生命。多么顽强啊!一位勇敢的战士,一位伟大的英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靠草根和棉絮充饥下能坚持下来。
我们要学习杨靖宇英雄这种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的精神。
《杨靖宇》观后感篇5
今天,我随手拿起了《英雄事迹》这本书,随便翻了一页。就翻到了杨靖宇这一页。
这篇文章主要讲抗日英雄和战友之间发生的一件关于“黄豆”的事情。日寇侵入东北后,为了切断抗日联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杨靖宇不得不率军退向深山老林。一天,炊事员捧着一把黄豆,送到杨靖宇手中,杨靖宇问:“黄豆不是已经吃光了吗?”炊事员说:“这是各班战士省下来的,让我送给你。”杨靖宇说;''这怎么行,赶快送回各班去,给战士们吃。”炊事员知道司令员的脾气,就转身走了,可是又回来了。他说;''司令员,大家让你必须吃。''战士们吃什么?'杨靖宇问。炊事员回答:“吃浸了雪水的棉絮.'他对炊事员说:“拿去给伤员吃吧,不许再拿回来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战斗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吃战士们多吃些。杨靖宇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一个人,正是因为很多像杨靖宇这样的抗日英雄才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杨靖宇在死后,一名日本军官把他解剖后像触电似的打了个冷战:死者的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从杨靖宇想到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学习杨靖宇的那种为别人着想却不顾自己的精神。
《杨靖宇》观后感篇6
每次听到‘九一八’这个名词,每次准时听见城市上空沉重的汽笛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黑色的日子里,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杨靖宇将军。
当您在开封火车站前的街头上高喊道:“同胞们,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同心协力,举起铁锤把一切帝国主义从中国领土上赶出去”。时,您就下定决心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在三十五个春秋里,您有多少个夜没有合眼;您在短暂的三十五个春秋里,有五次被敌人关在牢里酷刑,您没有一次向敌人低头。我敬佩您,敬佩您那颗赤诚的爱国心。
当您一个人面对离自己只有二百多米的敌人时,您没有恐惧,您握着双枪决定坚持到最后。当敌人呐喊道让您投降时,您只用子弹作为回答。当子弹落到您身上的时候,您强忍着痛,毫无一丝恐惧,直到有一颗子弹击中您的胸口时,您倒下了,您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并永远融入了长白山的泥土里。
您牺牲后,敌人将您的身体解剖开时,发现您胃里全是未消化的棉絮和树皮。见到这些,无一人不为吃惊,无一人不为震撼。现在我们无法想象您是如何咽下去的。我心中犹然涌起对您那崇高的敬佩,永远不朽的灵魂!
英雄不朽!您说过:人总有一死,要死得光明磊落,有骨格,有气节!让日本强盗明白: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爱国,是不可征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
《杨靖宇》观后感篇7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军,我读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每一个片段都让我深受感动。
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读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我不仅读到了他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还读出了他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小时候,杨靖宇有个叫李世芳的同学,因为家里穷,退学了。杨靖宇就把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零用钱、压岁钱拿出来为李世芳交了学费,李世芳又重新背上了书包。杨靖宇将军的这种救助贫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关键时刻,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同样,在中国人尽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时候,他在1934年领导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一生战斗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成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抗日将领。在1939年秋冬季在日伪军对联军进行“讨伐”作战中,杨靖宇率部队转战于吉林濛江一带。最后,杨靖宇和他的部队被日本侵略者包围后,敌人对他劝降,但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战斗中,他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直至弹尽粮绝,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时年35岁。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就连野蛮的日本侵略军也为之震惊。
读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千千万万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吗?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我们的知识与本领建设祖国!
《杨靖宇》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机械姬观后感7篇
★ 歌剧猫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