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潜力,为了提升写作水平,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篇1
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青协组织我们进行的这次活动,而从小就在奶奶呵护下成长的我如今毅然选择加入青协,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尽自己的努力献出一点爱。
早晨7点20分我们青协的干事以及记者团的部分记者共xx人在知行楼集合,同时还带了一件水果,一些食材,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到达敬老院,刚一走进院子里,就看到一些早起的爷爷奶奶,看着他们脸上那种慈祥和蔼的面容。仿佛依稀看见家中的奶奶,当我们走进老人的屋子,走进老人的身旁时,却迟迟不敢开门开口向他们说第一句话,相反,老人们比我们还要主动,他们带着慈祥的面容跟着我们这些害羞的人说话,从此打破了这安静的画面。
随后,我们不仅挨个看望了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在那里照顾老人的阿姨告诉我们,这些日渐年迈的老人过去的,给我们说了他们对家长亲人的思念,自己的子女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常年在外,在家中没人陪自己聊天,一个人自说自话,与其孤独终老,还不来敬老院与同龄人朝夕相处,这样,他们便能感到夕阳的无限美好,而子女却不知道,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已为时已晚,他们何时才会明白这些守候他们的父母希望的是每天见到自己。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听着他们讲自己年轻时候的辛酸往事,他们讲着自己子女小时候的往事,一切都是自己不厌其烦地教给他们很多东西。他们从不要求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心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安,一切安好,而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子女有这样做过吗?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充当了他们的孙子孙女,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捶捶背,给他们端茶倒水,给他们送去水果和糖果,牵着他们散步,为他们做饭等等,和他们在一起的这些点点滴滴,时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老人长辈那样,善待天下所有老人。尊老爱幼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当我们要离开敬老院时,心里有许多的不舍,当我正要踏过那道铁门时。差点流泪了。可能是与家中的老人联想起顿时深有体会吧。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提高我们能力,能增强我们的爱心,并且,还让我领悟到爱的意义,奉献的意义,希望还能再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把传统美德继续传递下去。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篇2
160多名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动员大会,在这里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认识这么多热衷于志愿者事业的同龄好友,想起以后就会和充满热诚的人一起工作心里就暖暖的,兴奋得我也不知道我能做到什么,更高兴自己能成为一名科技创新大赛的志愿者。
我觉得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其实并不多,只知道是无偿的,对志愿者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有耐心等。虽然我了解得不多,不过我相信随着今后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我的了解也会更深。而我做志愿者的原因也很简单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此外,希望通过做不同的工作,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
作为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全体志愿者庄重宣誓,铿锵有力的读着这激昂的誓词,连自己的心都激动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不负所望。
作为一个志愿者,就只知道不求报酬,要的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我以为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工作的安排。可是,第一节课的培训就让我彻底的醒悟,原来,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不算一个合格的志愿者。林树坚主任的一席话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志愿者最主要的动机与目的是爱心”,而我一直把无报酬作为志愿者的首要准则,完全是从物质出发,从主办方出发,没想到“爱心”,自己打心底的喜欢,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选择,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我想要做的志愿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不过,现在我知道了,我明白我每天准时参加,坐在这里培训的意义,我要做我喜欢做的事,志愿者正是我所喜爱的,我愿意把我的心放进去。
正如林主任所说,做志愿者就又付出与收获,付出你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作为回报的是你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更收获了别人所没有的人生阅历,成长与进步。这是收获大于付出,收获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而作为一个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收获与同伴们真挚的友谊以及应急处事能力。
一个志愿者就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漫长的心理坚持能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冷静执着思考,一丝不苟的完成首要任务,临危不慌,给领导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同时,基本的准则必须认真履行,如服从分配,准时,不早退等等。总之,志愿者的精神贵在坚持,不退缩,不放弃。而对于相应的工作内容也得熟悉,不能盲目的喜爱,若连基本的工作任务都不熟悉就谈不上奉献了,反而给被服务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又得要求我们志愿者要付出无数的汗水。
志愿者这个称谓是神圣的,在每一个被认为神圣的背后,都是汗水与时间的积累。希望我们全体志愿者都能认真培训,通过考核,竭尽全力。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篇3
前言: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向目标更进了一步。下面由团团为大家带来这次培训的部分精品感悟。
五天的线上培训提高了我们对园博会志愿者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们作为志愿者的任务和行为规范;最后,老师深入浅出的解释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团队的精神。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识到了园博会作为省级重点项目部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代表了邯郸市和自己学校的形象。所以我们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定位要高,行为要求要严,对待服务要细。在严格遵守志愿者行为规范的同时,协调好学业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服从组织的调度,合作,保证园博会的顺利进行,给嘉宾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认为在园博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学习礼节礼仪从而提升自身的修养,增强自身气质。同时在为社会服务中更便于我们找准自身定位,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技能服务和回报社会从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实现社会价值。
我一定珍惜这次园博会志愿服务的机会,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让我的所做成为家乡的名片!
——邯郸学院项俐娟
通过这为期五天的线上培训,我对于此次园博会的理念、吉祥物的意义、志愿者形象、遇到事情要怎么做等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先来说说关于这届园博会的举办地,——邯郸,成语之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它的身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虽然它已经沉寂许久,但这并不能掩盖它的文化底蕴,此次园博会的举办一定会让大家重新认识邯郸,带给大家一场精彩绝伦的园林盛会。邯娃郸妮的设计是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他们的设计包含着对邯郸发展的美好愿望,邯郸将会越来越好。
再来说说我对于志愿者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志愿者不单单要有服务他人的心,还要有服务他人的能力。一名优秀的园博会志愿者,我认为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的:
第一点,要有志愿精神。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不计报酬 ;
第二点,有团队精神。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它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第三点,了解关于园博会的各方面内容。应该做到,看到他人有疑惑,主动询问,为他解决疑惑,并且别人问我们,我们也可以轻松解答,不能一问三不知;
第四点,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所代表的并不只是我们个人,更是园博会和母校的形象,乃至这座城市的形象,一定要做到衣着整齐,待人接物要有礼;
第五点,服从命令,听指挥。对于上级下发的任务,要坚决服从,不要拖拖拉拉,给自己找借口;
第六点,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突发状况冷静面对,不要慌张。也就是老师所说的职责观念,荣誉观念,主动观念,形象观念,真诚观念,时间观念。做到这些,我相信我们的服务就会更加成功。
通过此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相信,等到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我会收获更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邯郸学院王伟昌
疫情期间,为保证河北省第四届园博会志愿活动的顺利进行,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志愿者的培训,虽然授课老师们是第一次接触直播课,但是并未受此影响,反而将授课内容讲得更加吸引人,更加精彩绝伦,下课许久志愿者们也不愿离开直播间,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培训,我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
从8月5日到9日,老师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进行了直播培训,这一共十节课的时间里,老师讲了很多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知识,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园博会相关知识和邯郸的历史文化背景。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上课时激昂慷慨,下课后还挨个评判每个人的作业:志愿者学生们也非常积极地配合老师,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下课后整理笔记并完成作业。老师们的激情和同学们的热情是我在其他直播课里从未感受到的,唯有志愿者培训课可以体验到,想必这也是一种志愿精神吧!
课程前期开篇点题,在第一节课中讲述了园博会相关知识,从本次园博会的地址、主题、理念、标准、定位、目标、功能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园博会概况,中间穿插邯郸历史背景来解释,让我们了解到了园博会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建造,知道了怎样去理解本次园博会的主旨方向以及核心内涵。老师也对本次园博会的吉祥物“邯娃”和“郸妮”进行了其设计元素的解释,让这对吉祥物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课程中期举足轻重,系统地讲述了志愿精神和许多志愿者基础知识。从志愿者定义讲起,引申出本次园博会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的志愿精神之后老师还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志愿者的行为规范,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记住了一段冗长复杂的文字。
课程后期不可或缺,相当于志愿服务的实践课,老师以多年的经验教会了我们许多志愿服务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知道了“五米微笑,三米问候”的服务态度,了解到了志愿服务的各个岗位的职责,记住了许多志愿者与宾客之间的社交方式和礼仪。老师还讲了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以及各类安全常识,让我们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变得沉着冷静。之后老师又通过对经典的西游记师徒四人性格分析,引申出了志愿者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最后强调了志愿者执行力的重要性,讲出了志愿者服从组织安排的必要性,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说你能做的,做你说过的。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志愿者线上培训,我一定能担任好志愿者,做好每一个任务,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志愿者精神!
——河北工程大学任晓辉
志愿者们身负重任,从内而外,从培训老师到受训的我们,都非常重视这场活动,培训的意义重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大家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办好这场活动,我相信、我们邯郸必会越来越好。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篇4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职责叫志愿。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礼貌和灿烂文化,从“乐善好施”的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都传递出一种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把自我的“快乐”融入到服务过程中,用自我微笑和活力去感染并帮忙他人。
暑假里登入志愿者网站投发了几份简历,意向有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八人民医院等。在接到徐汇区中心医院电话预约面试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脑中不断揣摩着面试现场将出现的情景模拟测试及面试官的表情。经过几轮删选,我有幸来到徐汇区中心医院体验导医生活。
一大早我穿戴整齐,嘴里默默念着晚上准备好的面试题。赶在七点出门,谁料正值早高峰挤地铁虽然地铁上人山人海的场面不堪入目。但是一想到能够换一个身份去医院当志愿者,内心的愉悦是难以言喻的,有种淡淡的欣喜和庄重。初来门诊大厅,我们都还是一张白纸,未经任何培训啥都不会,心里必然有些紧张。
经过了专业的岗前培训了解到徐中心透过命名“蒋舒文团队”,将优秀志愿者蒋舒文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表率,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师长带我们新生熟悉了医院的`整个楼道的分布,才体会到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以及难度。经过半天的体验,慢慢开始熟悉具体流程,挂号,服务台,交费处,取药处等都在一楼,二楼主要集中专家门诊、体检在三楼、拐弯处核磁共振。记熟了这些以后才能准确的为病人解答。
在徐中心这个大家庭里志愿者不时地上演着感人的故事,志愿者在那里相识、相爱、相守,志愿者在那里以自我的亲生经历鼓励着一个又一个的病友,被大家庭中的点点滴滴所感动,也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第一天,在服务台门诊助医,由于就诊大厅是医院的“门面”,我们还要注重细节,礼仪必不可少,投身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自我肩上的使命感和职责感。能主动帮忙那些需要援手的人,第一次帮忙一对老夫妇,将她们一向送到病房,临走前将他们硬塞来的苹果偷偷地放回去,心中充满了喜悦。经过病房服务台,无意中听到来往的病人说:“这些孩子真的很好啊!”让我感到个性亲切,是一种肯定与鼓励。社会需要这份纯净的爱。我逐渐有一种幸福感,因为有人需要我。我送给他们微笑和拥抱,他们净化我的精神和灵魂。
我们的初衷是透过自我的努力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帮忙,方便他人,收获快乐。门诊助医的工作只是帮忙不了解医院分区的病人们,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引导,让他们能更加及时的就医,解决自我的病症。我们做不到像雷锋那么高尚,但是我们在很努力地学着微笑,用微笑安抚病人焦虑的情绪,用窗明地净为他们带给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第二天,徐中心带领着我们与脑卒中病友们在康复科开展了“快乐随心,康复同行”的小组活动。活动中,我们倾听了病友的心声,排解病友苦闷,缓解他们的消极心理。和病友们聊得很开心,第一次这么敞开心扉的说话,感觉真的很好,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学习压力很大,去和他们聊聊天后,觉得整个人都会开朗起来。这次的活动让我又认识到了新朋友,也看到了病友由只能坐到站立行走的回复效果,让我感到个性兴奋。与病友互动的过程,是爱的奉献,更是一次生命教育,让我懂得珍惜生活,享受助人的快乐。感恩在医院里碰到的每一位患者,是他们用自我的经历让我们见苦知福。做志愿者很开心,个性是看到患者对你展现出他们笑容的时候。社工和志愿者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拉着病友的手慢慢走,大家一齐体会:“这天不错,明天更好。”
在你经历过风吹雨打之后,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就应欣喜若狂,并不是因为阳光的温暖,而是在苦了心智,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毅力站在前进的路上,做着坚韧上进的自我,其实你此刻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你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你终究会找到那个属于你的方向。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走到需要帮忙与关爱的朋友身边。让志愿服务携手医疗服务,张开天使之翼、幸福公益,书写新时代医院文化的靓丽篇章。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总图看到有志愿者在修补图书,当时觉得好有意思,很想试一试。这学期开始,在图书馆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图书馆志愿者招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很幸运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修补小分队一员。第一次的培训还有些紧张和激动,一进修补室就闻到一股旧书的气息,一摞摞的旧书堆了半间屋子。教我们修补的老师经验丰富,人也很和蔼,耐心细致地一步步演示从穿线、补书皮、抹浆糊到贴标签、用铁板压实等等。图书修补好像进行艺术创作,每本书破损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如何在修补完善的同时尽可能地美观和保留原本样貌,要看每个修补者的手艺。看着一本本破损的书被修补好,能够被更多的人翻阅,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志愿汇培训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 志愿活动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