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教案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设计合理的教案,能够确保知识传授的连贯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大家要知道制定教案不是应付检查,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幼小衔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5篇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造纸的工序,尝试造纸,体验制作再生纸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桶、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纸是谁发明的.?它属于我国几大发明之一?

(2)纸由哪些材料做成?

小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是用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材料制作而成。

2.了解古代造纸的制作工序。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p3页,了解纸的制作工序。

(2)请幼儿说说纸的制作工序。

(1)教师介绍纸的制作工序。

3.我们来造纸。

(1)材料准备:

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2)制作方法

①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②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③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2)幼儿尝试造纸。

(3)晾晒纸。

活动延伸

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让孩子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2.知道在不同的时候,“我”会有不同的表现。

3.体验自己的独特性,学习表达不同的“我”。

活动准备:

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1)幼儿跟音乐律动。

(2)请幼儿介绍自己。

2.讲述“我”的故事。

(1)阅读幼儿用书p1页。

(2)请幼儿说说书里的故事。

(3)教师完整讲述幼儿用书“我的故事”。

(4)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请你们也说说你们自己的故事吧。

(5)幼儿拿出自己的.成长相册,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6)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3.绘本制作“我的故事”。

活动延伸

班级举办幼儿绘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大班下学期,我们组织孩子们参观了附近的小学。在参观后的谈话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孩子感到不满,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将要上的那所学校;有部分孩子感到紧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将会被很多的作业“压倒”,失去游戏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我园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园本课程的整合研究”的课题,我们设计了网络活动“上小学了”。

我们一方面试图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学校多、路途远,无法一一参观”的困难,满足绝大多数孩子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我园一直在进行信息技术和园本课程的整合研究,孩子们对于如何上网浏览、搜集信息的方法较为熟悉,因此我们想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弥补实地参观的不足,激发他们对小学的向往之情,为将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了解自己将要上的小学以及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萌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能大胆地与同伴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上网搜集信息.体验网络的便捷。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小学。

2.进行“我要上的小学…‘我想知道的”两项调查。

3.教师根据调查表上的信息在电脑中收藏相关小学的网页。

4.电脑室。

活动过程

一、观看“我要上的小学”调查表并谈话

1.小朋友们很快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上小学了。有的将上××小学,有的将上×××小学。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离我们最近的南湖一小,不过很多小朋友不是上南湖一小的,他们非常想知道、也想让大家知道自己要上的那所小学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校里有哪些活动。怎么办呢?

2.许多小朋友说要一所所地去参观,可是小学那么多,有的离我们很远.我们不可能一所所去。想想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上网看一看。)

二、到网上“参观”小学

1.与幼儿共同浏览拉萨路小学的网页。

(1)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拉萨路小学吧!(教师点击“拉萨路小学”,从首页至“走进拉小”……直至进入“分校风采”的操场、阅览室、第一机房等内容。)

(2)我们先参观一下拉萨路小学美丽的校园吧!(点击“分校风采”的“走进校园”,教师边点击操场、阅览室、第一机房的画面边提问。)

(3)(点击“走进拉小”的“现任校长”。)这么美丽的校园的校长会是谁呢?原来是个女校长,她姓周。周校长还是南京市的名校长呢!

(4)(点击“教师之家”的“名师工作室’’)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来看一看拉萨路小学都有哪些老师。这些都是南京市的优秀青年教师呢。

2.幼儿自由浏览学校网页,相互交流感受。

(1)bi导幼儿在“收藏”中寻找自己将要上的小学并浏览。

师:每一所小学的网页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路标,有的是文字,有的是图标。;请你们顺着自己所选小学的路标仔细地看一看吧。

(教师巡视,发现幼儿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我要上的小学”的有关信息。

师:刚才你们浏览了什么小学的网页?你看到了什么?

(3)体验网络的快捷。

师:有了计算机网络,我们在幼儿园就可以看到自己将要上的小学校园是什么样的,还认识了学校的老师,真是太方便了。

三、借助网络了解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1.回顾调查表“我想知道的”上的问题。

(1)在参观南湖一小前,你们提出了许多想知道、想了解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可有些还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问题。

(2)小学生除了上课、写作业外,还有其他活动吗?他们会有些什么活动呢?

2师幼共同浏览拉萨路小学的网页。

(1)拉萨路小学会组织哪些活动呢?(点击“学生乐园”的“阳光少年”:少儿频道、嘉年华)小学生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图片了解小学的少先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2)拉萨路小学的小学生还非常能干!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点击“学生乐园”进入“才艺广场”。)

师:这是什么?这是“、学生做的电脑小报,他们真是太能干了,还拿到了许多奖状呢!(点击“分校风采”的“校园快讯”:科技模型。)

3.幼儿自由浏览网页,了解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4.观看视频“校园生活直播”:小学生的课间生活。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学生在课间都干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5.幼儿邀请同伴、教师共同操作,交流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篇4

话题1: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

答: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有方。

建议您: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

话题2: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答: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

(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沮丧?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问题?

(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等?

(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家长要踏好准备节奏"学习准备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过程。按一般而言,可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应抓紧学前、关注学中、延伸学后。

话题3:暑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二、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三、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

话题4:入学前,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3)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要让孩子具有以上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可做些尝试。

话题5:入学后,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答: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与老师沟通。

(1)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时与教师作个别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地与教师互通信息,使双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家庭及学校中的一些表现,您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2)向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的,其在家中的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习惯,以及在向家人叙述学校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与教师作适当地沟通,以便教师更多了解您的孩子。

(3)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话题6: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

答:作为家长,可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与您分享。这时,您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好途径,您与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让孩子觉得校园生活的快乐,从而加深与老师的亲近感。

(2)多与老师沟通。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分歧,使孩子难以适应。这里,就要求您能够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的理念。如果对老师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家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要心存顾虑,这样反而容易产生误会,适得其反。

(3)切忌与老师关系过分亲密。有很多家长希望通过送礼、请客吃饭等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以获取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照顾。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实不足取。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推理中,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2、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材料

ppt、操作纸、垫板、夹子、笔、照片等。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

经常听小朋友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

过渡:数数的正确性。

2、数数游戏,发现数正确的方法

①幼儿取操作纸,理解纸上的要求,知道要数的几样东西

②交代规则并观察幼儿操作

③图上房子有多少幢?树有多少棵?兔子、花各有多少?

小结:要数正确应该按顺序,还要有一定的方法。

④过渡:出示图片,问“这里一共几样东西?”

⑤观察卡片上的`食品并记录,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数正确的一些方法。

数带鱼。重点在巧数。

数蛋。重点在推理。

数饼干。重点在类概念。

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会不同。

3、延伸活动,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

①出示ppt,这个能数吗?

②为什么包装外面要标上这样的数字呢?回家留意一下,你在包装盒上发现了什么。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5篇相关文章:

拼音d教案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教案5的组成教案6篇

认识日历教案大班教案5篇

拼音d教案大班教案优秀5篇

幼儿识字教案大班教案5篇

5以内加法教案大班数学教案活动反思5篇

大班教案安全教案5篇

大班社会教案垃圾分类教案模板5篇

识字人教案大班教案5篇

虎和兔教案大班教案推荐5篇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