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时,需关注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一份好的教案不仅包含教学内容,还能有效管理课堂行为,下面是满分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洗澡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洗澡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洗澡的快乐,养成爱洗澡的习惯。
2、能够大胆的想象,创编洗澡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表演。
3、使幼儿掌握一些洗澡生活基本常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我爱洗澡》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熟悉音乐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二、问题切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问:
1、小朋友,谁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是一首什么歌曲?
2、你们平常喜欢洗澡吗?
三、集体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和创编动作。
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洗澡的,并用一个形象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哼唱音乐,幼儿发散表演。
四、能力提升,引导幼儿尝试随音乐,形象、连贯地做动作。
提问:“你们刚才做的洗澡动作非常形象、非常优美,咱们一起把你们这些优美动作串起来再和上《我爱洗澡》的'音乐节奏跳洗澡舞吧?”
1、幼儿完整的倾听音乐。
2、单人尝试。
3、集体尝试。
4、集体讨论小结:
“小朋友,我们刚才跳的洗澡舞怎么样?哪个动作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一些?”
五、教师示范,进一步激发幼儿快乐洗澡的兴趣。
1、“小朋友,看了你们快乐的舞蹈,我也想跳一个洗澡舞。小朋友要仔细看,我跳的洗澡舞和你们跳的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讨论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创编洗澡舞。
3、集体完整地跳舞。
六、游戏:快乐洗澡
1、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洗澡的乐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集体游戏。
活动延伸:
表扬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经常洗澡,做一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好孩子。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热水澡水温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
中班洗澡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清洁身体的方法。
2、培养洗澡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歌曲《我爱洗澡》
2、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小朋友大家每次运动后会出汗,出汗后我们要做什么?”
幼:“洗澡。”
师:“一般你洗澡怎么洗的,要用到哪些东西?”
幼1:“肥皂和毛巾。”
幼2:“我妈妈给我用沐浴露的。”
师:“洗澡要清洁哪些部位?”
幼1:“洗身体。”
幼2:“洗头,洗脚,洗屁屁。”
2、讨论:怎么洗得干净?
师:“要清洁这些部位,可怎么才能洗得干净呢?”
3、创编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很棒,那你们能将刚才说的`用动作表演给大家看看吗?”(洗头:双手抓头洗手臂:双手交叉擦洗手臂洗身体:双手从头往肚子擦洗洗脚:双手从大腿往下擦洗冲水:打开水龙头从头到脚冲)
4、检查。
师:“洗好澡了,可有没有洗干净呢?怎么知道?”
幼1:“检查一下。”
幼2:“没有泡泡了就干净了。” (提醒幼儿耳朵和关节的地方都要洗,强调身体清洁对健康的重要)
5、配合歌曲《我爱洗澡》做洗澡动作。
师:“让我们也一起洗个澡吧!”
中班洗澡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名称及小猪从不爱洗澡到爱洗澡的事情经过。
2、喜欢听教师讲故事,体验阅读后的惊喜。
3、学习逐页翻阅幼儿图书。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名称及事情经过
教学难点
试着自己讲故事
教学准备
?我爱洗澡》大挂图、幼儿用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大挂图,引导幼儿看图,并欣赏故事。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洗澡的故事,名字叫《我爱洗澡》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教师通过插问的方式带领幼儿阅读大挂图,引导幼儿结合认知经验,猜测故事中的动物,激发阅读兴趣。例如阅读到“咦,这是谁的长耳朵”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二)教师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1、教师:(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为什么要洗澡?
2、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猪,通过观察画面中小猪的神态和位置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小猪最后为什么爱洗澡。
(1)教师:小猪一开始喜欢洗澡吗?
(2)教师:小猪最后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为什么喜欢洗澡了?
(3)教师:我们在来听一听故事,看一看小猪为什么喜欢洗澡了。
(三)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翻阅幼儿用书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1)小猪后来喜欢洗澡吗?
(2)洗澡感觉怎么样?
2、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书中寻找躲在泡泡中的小动物,激发自己阅读和观察的兴趣。
教师:你们找到藏在泡泡里的小动物了吗?在哪里?指指看!
(四)激发幼儿爱洗澡的愿望,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洗澡的经验。
教师:(1)你们爱洗澡吗?
(2)怎么洗澡的'?用什么洗的呢?
活动反思:
活动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易到难,让幼儿充分练习了双手向各个方向的伸缩。重点部分洗背,锻炼了幼儿手臂动作的协调性,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幼儿一直很投入,努力想办法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这充分表明了幼儿对活动的喜爱。当个别幼儿因缺乏耐心不想再洗时,教师适时的以同伴的身份帮助洗,从而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音乐的渲染,给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引领幼儿进入活动的情境中。整个活动较好的完成了目标。
中班洗澡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水果要洗干净再吃。
2、促进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水果的方法。
3、使幼儿知道吃脏的东西是对身体有害。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水果(苹果,梨子等当地常见的水果)。
2、布袋,小盆若干。
3、幼儿提前把衣袖换起来。
三,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1、教师事先将各种水果放入布袋中。(可以多准备几个布袋)
2、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那些水果?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水果的名字。"
??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装有水果的"神秘袋"。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袋,里面有很多水果。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摸一摸,这里有没有你们喜欢的水果?" 3、教师组织摸水果活动。请幼儿闭上眼睛,伸手在布袋里莫水果。
4、教师:"请你说一说,你摸到的是什么水果?" 5、教师以次让幼儿摸"神秘袋"里的水果,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6、幼儿莫水果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说一说吃水果的好处。
7、教师:"水果很好吃,但水果表面不干净,需要洗干净才能吃"。
8、教师:"老师想吃苹果了,可是苹果身上脏脏的,怎么办呀?" 9、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给水果宝宝洗澡。
10、教师拿出盆子,与幼儿一起去接水洗水果。
??结束部分
1、教师鼓励幼儿:看一看,谁的水果洗得最干净?
2、教师与幼儿一起品尝洗干净的.水果。
四,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在家也要讲卫生,吃水果前要记得洗水果;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帮助父母做一些类似洗水果的家务活。
五,温馨提示
1、教师要鼓励幼儿多说一说吃水果的好处,讲究卫生,吃东西之前后该洗手。
2、教师要提醒幼儿:洗水果时,要将水果的每个地方都洗到,不要把水溅出来。
3、教师鼓励幼儿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小手为自己做事和帮助他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一直是主动参与的角色能够被理解、尊重、接纳,有自由动手发挥的空间。能够通过与环境、同伴、教师的互动并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反面得到自主的发展,教师了解幼儿的经验的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能把握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及教学技能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活动中师幼互动默契,教师也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的优势是调动孩子想要动手的兴趣,并适时发现掌握孩子的问题。如果这节课要重新上,我会将结束部分改为和孩子动手一起做好吃的水果沙拉。延伸孩子动手的兴趣。
中班洗澡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护皮肤。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及音乐表演,初步学习自己洗澡。
3、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猪小弟》。
小猪图片一张。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猪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它的名字叫“猪小弟”,我们一起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听音乐《猪小弟》。
提问:
1、开始小猪有朋友和它游戏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它身上全是泥。)
2、后来有朋友和它游戏了吗?为什么又有朋友了呢?(因为小猪它洗澡以后变干净了。)
三、组织幼儿讨论:
你爱洗澡吗?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呢?
教师小结:
1、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人很舒服。
2、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
3、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放出“溶菌霉”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
四、讨论:你是怎样洗澡的?
五、即兴表演:
冲水——擦肥皂——搓泡泡——冲水——再搓一搓——冲水。
六、教师弹琴,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洗澡的乐趣。
你洗干净了吗?还想洗洗哪?(幼儿自由地创遍:头、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开始时就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知道洗澡的重要性,幼儿养成勤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中班洗澡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