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的教案通用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设计跨学科的教案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份结构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节奏,增强学习效果,以下是满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语文园地一的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通用7篇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1

写童话

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

3.抽生上台读编的故事,集体评改。

4.自评自改或互改。

作业:

1、端正抄写自己的童话在作文本子里

2、选做:四人小组童话接龙

习作讲评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在童话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初步学会点评同学习作的能力,能根据同学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2.过程与方法:在生生与师生点评中发现自己和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借助班级主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点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编写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总评

类型多样,有《小木偶的.故事续编》,有写动物的《森林运动会》,也有写《文具盒里的故事》,还有同学们自己最喜欢写得其他童话故事。

老师这里就选取了其中几则,请大家来读一读文题。

1、水底青蛙大王

2、水果打广告

3、小木偶误入时空隧道

4、书包里的故事

5、谁的功劳大

6、真才实学

……

二、分类点评

1、出示文题,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2

【教材分析】

1.交流平台

教学“交流平台”可以依托本单元课文进行语句盘点,梳理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依托例句,从多个角度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课本中的3个例句,交流自己的体会,然后阅读泡泡中的提示,加深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2.识字加油站

可以先让学生自读3组字词,引导学生发现3组生字都是形声字,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字。同时可以联系生活、借助图片或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还可以开展“串串烧”的游戏,让学生写出含有相同偏旁的字,然后互相交流,培育学生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

3.词句段运用

可以先让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比较每组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再联系具体语境选用词语。教师可以创设新的语境,巩固练习;还可以拓展其他近义词练习。

在仿写小动物部分,先读例句,让学生交流例句写出了小动物什么样的外形特点。再交流本单元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描写动物外形的写法。最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抓住它的特点进行仿写。

4.日积月累

可以为学生简要介绍“词”这种文学体裁,再引导学生交流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可以借助插图或视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4.能仿照例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仿照例句,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背诵词。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边读边想象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

2.借助“识字加油站”,能根据形旁和声旁掌握形声字,培养识字意识。

【教学过程】

板块??

熟读精思,品析佳句

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标题。

2.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①各小组回顾交流学习《燕子》一课所得:你从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交流。

③围绕课本句子旁的泡泡,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句子的画面之美。

(2)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小组交流:你认为这句话好吗?好在哪里?

②小组派代表发言。

③从“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句子旁的泡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让花骨朵儿更逼真、生动。

④带上感情,齐读句子。

(3)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①圈画出句子中的动词,结合瓢虫收翅的顺序,体会作者写作条理之清晰。

②讨论瓢虫的动作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致,让瓢虫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

③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4)拓展分享。

①本单元课文中的句子语言生动优美,运用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语句。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总结:我们在欣赏优美的句子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时,我们自己在写作时如果能够细致地进行描写,再加上修饰词,一定可以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例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关注句子旁的阅读体会。最后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分享,强化朗读,提升自学能力。

板块二

火眼金睛,归类识字

1.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内容。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②指名读,教师进行正音。提醒学生注意:“掷”读zhì,是翘舌音;“缭”读oáo,不要读成iāo。

(2)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2.归纳整理。

(1)观察所有的生字,观察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有什么联系。请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2)观察每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三行字的偏旁分别为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

(3)理解词语意思。

①看动作猜词语。教师表演动作,学生猜词。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大都是表示人的动作。

②看图猜词语。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猜词。偏旁是绞丝旁的字,大多与丝线有关,有缠绕的意思。

③教师补充“贝”的故事,明确贝字底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4)拓展练习。

①小组合作,开展“串串烧”的游戏,至少写两个含有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的字。

②交流展示。

③通过识字游戏、开火车等方式,强化记忆生字。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

字卡、图画和歌曲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课文,多读两遍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字卡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蜻蜓、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字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看谁读得最准确。

二、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一)读第一自然段

1、看来大家复习的很好。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什么季节?(夏天),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悠闲、开心等)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就是这幅图,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了什么?(蜻蜓在夏天逛来逛去、唱着、玩着)。你能说出几个类似“逛来逛去”的词语。(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3、转瞬之间,冬天到了,转瞬快还是慢,(快)怎么读?语速快一些,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转瞬之间,冬天来到了,冬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这一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寒冷)什么是荒凉?人烟少,比较冷清。(出示第二幅图)人烟少,天上下着雪花,风呼呼地吹。

3、此时蜻蜓的心情怎样?(悲伤、难过、痛苦)表情如何?愁眉苦脸

4、你在什么时候愁眉苦脸?(举例说明)那蜻蜓为什么愁眉苦脸呢?(阳光——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再读第四句话。

5、此时它还有一个动作,嘀嘀咕咕。表现一下,再读最后一句,它是跟别人说话吗?低声地自言自语,它嘀咕些什么?(自己想象说)

6、再读这句话,把这句放到这段中再读这段话。

过渡:正当它愁眉苦脸的时候,它遇见谁了?(蚂蚁)

(三)自己默读3---7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1)、蜻蜓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1、他是怎样来到蚂蚁面前的?(爬)平时大家看见蜻蜓都是飞的?那么文中用“爬”字,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很困难,非常可怜。)读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哀求、恳求。)再读一遍。

2、蚂蚁是怎样回答的?“朋友-----------道理吗?”

(1)、小蚂蚁给小蜻蜓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当小蜻蜓逛来逛去时,小蚂蚁干什么?(劳动),冬天小蜻蜓愁眉苦脸的时候,小蚂蚁呢(安乐)。

(2)、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型连起来说一说吗?

因为蜻蜓夏天逛来逛去,所以冬天愁眉苦脸。

因为蚂蚁夏天劳动,所以冬天安乐。

小蚂蚁在夏天都干什么?(劳动。贮存粮食,准备东西)这就是付出劳动。

冬天才能怎样?(享受快乐,幸福生活)这就是他所得到的回报。

比较蜻蜓和蚂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3)、作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蜻蜓知道这个道理吗?知道。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

1、“哪有时间劳动呀?”读出后悔之意。

2、最后一段“明年辛勤的劳动。”准备冬天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想象一下,蜻蜓以后会怎么做?

三、总结

同学们,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我们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夏天逛来逛去劳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反问句

冬天愁眉苦脸安乐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诚实”这个,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1、学生:“字词游戏”中汉字的字卡。

2、教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

〖我的发现〗

1、我会认:

⑴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⑶学习第二组:猴、猫……,要求同上。

⑷识记生字。

⑸鼓励学生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

⑴引导学生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⑵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如果行,就对了。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

⑶拓展练习:

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记背这两个句子。

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

⑴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⑵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

⑴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⑵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⑶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展示台〗

1、用学生说、老师写的.方式,比比谁认的字多。

2、玩“字词游戏”: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练习组新字的游戏,边组边读。

⑵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词语,边组边读,还可以与另外的字组词语。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5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最为重要的训练目标。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我个人的理解是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习作是交流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展示他们生命的活动,而不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习作任务,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就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把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动情况有条理地写下来。

2、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通过习作,增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2、学会用句子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完成记录表。(收集、积累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课件、小白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并说明理由。

2、揭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观察

(一)指导观察动物的外形。

1、出示小白兔,学生观察。

2、请学生选小白兔的某一部分来说说它的特点。

3、全班交流。

4、介绍小白兔。

(二)指导观察动物的活动。

1、指生喂食

2、学生观察小白兔吃食的过程。

3、学生表述吃食过程,录像同步播放。

4、总结写法。

(三)回忆所学课文,进一步巩固写作方法。

1、出示《翠鸟》片段。

2、小结写作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

三、写作

1、出示一组动物图片。

2、分组交流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3、指名说。

4、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板书:

外形

抓特点

动物

有顺序

活动

有想象

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在作文讲评中做到关注学生的写作历程,对学生的写作予以指导,从欣赏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让学生敞开心扉真诚对话,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教学目的:

1、通过讲评继续让学生感知如何去写一种小动物。

2、通过讲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作文。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与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基本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能针对字词、语句进行比较恰当的修改。

课前准备:

1、阅读学生各个层次的部分习作。

2、找出有代表性习作2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师:.常言说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厌百遍改。因此,对于我们自己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时地修改。今天,我们就来评改昨天的习作。

(板书:习作评改)

2、复习习作要求。请大家回想一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佳作欣赏

1、教师推荐一篇优秀习作。

2、小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

3、学生反馈:欣赏了习作后,你最想说什么?

4、教师简评。

[设计意图:旨在让写出好作品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三、句段欣赏

1、学生读自己习作,指出最满意的句段在小组中交流,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推荐一个优秀句段。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好词佳句,同时在共享中取长补短,夯实习作基础。]

四、出谋献策

1、出示文章,学生自读。

2、学生修改。

3、交流:学生说具体改法,师修改。

4、师归纳评改习作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读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作文,同时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要求,为下面的自改作文打好基础。]

五、互动修改

1、同桌互改。

2、欣赏修改后的文章。

[设计意图:这样开放性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达到提高全班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六、课后延伸

继续修改习作,并誊写在文稿纸上,然后收集并装订成班级作文集。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使学生在竞争与交流中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学生与同学分享习作成果的平台,培养学生愿意与人交流的习惯。]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6

日期:

型: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大写字母和古诗,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生字。

过程与方法:2.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典诗词所传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3.学会在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怎样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26个字母大小写卡片,字典,

件。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读,说,练

教学过程:

?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

件出示谜语:

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对了,这就是字典。

2.认识

华字典。

3.了解

华字典的作用。

师:字典的.本领可大了,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字典爷爷来帮忙了。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

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

1.师: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

2.过三关游戏。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5个二类生字,会写6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乘坐时空转换器去远离现代社会久远的唐朝看看去。(展示山行的图片)一条小小的石子路,弯弯曲曲地通到远远的高山上。想不到在峰峦起伏、云遮雾罩的深山里,还有几户人家居住着。我们把车子停下来了,那是因为留恋今晚枫林的景色。啊,经过霜打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真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山行》,这是唐代一位诗人杜牧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

径、斜、亭、车、霜: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行:象形字,古文字为“ ”,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义指道路。道路是供行人行走的,故引申出“走路”的意思。又由道路供行人行走引申为流通、传递。

银行、行家中读hángɡ

远:形声字。字谜:二儿走之行千里。

亭:象形字。“丁”的上部分象高台上的一凉亭形状,也可以把“丁”视为简易的亭子的形状。

停:形声字。从人,亭声。本义是指人止息停留。

字谜:人到亭前步便止,遮阳挡雨好停歇。

车:字谜:东字两点连,连成一直线;回家坐上它,千里一日还。

霜:形声字。顺口溜:霜字雨头下加相,寒露过后是霜降;遍地好象撒白盐,似雪非雪这是霜。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课后练习

1.填字、涂色,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2.读一读。

先读一读,在写一写

三、背一背

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四、作业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最新6篇

六上语文园地三教案参考5篇

语文园地七的教案推荐5篇

语文园地七的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六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六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一教案6篇

语文园地一的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