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作文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作为读者,一篇优质的作文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考和反思,激发我们的内心共鸣,想要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就要重视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满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客家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客家的作文7篇

客家的作文篇1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的春节最有趣。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的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门,叫一声:“奶奶,我们来!”奶奶笑着给我开门,说:快进来吧!“我进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的声音,一副大大的年画挂在客厅的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的气氛。

我跟大家打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 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晚上。经过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悄悄溜掉。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爸爸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的走一天,我累极,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纸钱的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山。到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正月十五,客家的春节结束。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客家有趣的春节和习俗。你家乡的习俗呢?一起说给同学们听听吧!怎么样?

客家的作文篇2

在我的家乡客家,大年二十五就开始准备春节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很忙碌,但每天都很充实。

在客家,大年二十五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招待客人的各种零食,和准备各种大年三十晚要吃的腌菜,然后把家里所缺的,例如:盐呀、酱油啊、和炸猪肉啊……

除此之外,在老家的人要准备:铺好家人回来要睡的床啊!把家里的卫生搞好啊!

到年二十八这天,在家的人就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因为还有两天就准备过年。他们要打扫屋子的上上下下,包括一些小角落。我们客家人打扫屋顶有个妙法:用香蕉的大叶子绑成扫把,这样,打扫屋顶就方便多。越是高的屋顶,用的香蕉叶就要越长。

在不知不觉中,就迎来除夕,除夕真热闹!家家的程序几乎一致。早上,大人杀鸡、宰羊。但鸡一定不能杀雄鸡,因为雄鸡吃不得。为晚上的年夜饭,中午就将就将就吃。晚上,家家赶做年菜,你若坐在街上,定能闻到香喷喷的煮饭味。在吃年夜饭前,孩子就用柚子叶煲水冲凉,这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干干净净,顺顺利利。孩子们吃完饭后,就可以和兄弟姐妹出去买烟花爆竹,不管多小的孩子,都可以跟去,这就是一年里最放松、最自由的时候。买完烟花爆竹回来后,就可以向自己家人讨要利是。大人们冲完凉后既要洗一家人的衣服,并且要在12::00前把脏衣服洗完。12:00准时,这时便就是最热闹的时刻!鞭炮开始放,放个响当当,不许间断!

到年初二,我们客家有个习俗,客家话讲:拉外婆。意思就是一家人回娘家。

美好的日子就是过得如此快,一眨眼,春节就在年初8结束,子女们又回到上班的城市,回家休息几天。正月17日,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上班上班,一切又恢复成平常的样子。

客家的作文篇3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风俗习惯,其中最令我感兴趣还是客家风俗习惯。

客家人有个很特别风俗叫"打吊聚″,“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生活是较艰苦。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东西都是比较简单:在靠近小溪边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就是:在收获番薯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客家还有一个显示中华民族大团结风俗。旧社会老百姓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较多钱开支时,国家银行一般是不贷款。老百姓遇到娶媳妇、缴孩子读大学、建房屋、买田地、治丧等大事,只有靠民间借贷来解决。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凑谷会”。“凑谷会”首先由会首发起,一般凑十至十二人(户)左右参加。会首起会时,先得设盛宴招待会友。宴席请完后,每人担一石谷到会首家,这样会首就能一次得到十多石谷,要办一件大事就不成问题了。第二年夏收后,会首又设宴请会友。宴席后,除会首外,其他会友要得第二轮,则用“标”方法进行,以“标”得最高额得第二轮谷会。如得“标”为利三斗谷,除会首应交一石谷外,其他会友只交七斗谷给得会者,以后每年如此。但得过会,每年都要交一石谷给得会者,十多年还清。得尾会就可在最后一年得足十多石谷。

参加“凑谷会”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以支持角度来凑会,大家都是守信誉。又因时间长,缓解了还谷压力。就是有人凑几份谷入会,每年出三五石谷也不成问题。加上每年都是以实物来往,不怕什么贬值。但个别遇特殊情况也有烂会现象出现。

怎么样,你对客家风俗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古国吧!

客家的作文篇4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这些祭品更“乖”,吃有福气的,吃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客家的作文篇5

春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客家人也不例外。

照客家的风俗习惯,春节应该就是从年二十八开始。年二十八,洗邋遢,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辞旧迎新。

年二十九则必须准备好年货,把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预备充分。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了。家家户户都要做年菜,其中少不了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三角形的豆腐上镶嵌上肥而不腻的肉,其状美味香,使人垂涎三尺。当然,鸡、鱼、鸭也是少不了的。“鸡”与“吉”同音,“鱼”则象征年年有余,都象征着新的一年要如意吉祥。除此之外,还要准备酿酒,梅菜扣肉这些食物。大街上到处酒香四溢,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门前摆了几盆年桔,含义就是吉祥;天井中摆上一盆大桃花,寓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门外再贴上红红的挥春,挂上红似火的大灯笼,便有了过年的气氛。家家笑声不绝,大人都聚在一起祝酒,小孩子们则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食物。好不团圆!到了子时,户户人家把酒肉摆在供桌上,点灯烧香,祈求来年平安幸福。这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日夜不绝;礼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渲染了半边天。

大年初一的日子与除夕截然不同。小孩子们跟着父母去拜年,见人说上一句:“恭喜发财!”马上收获一封如意利是。而更多的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再放鞭炮。小孩子特别兴奋,可以捡一些还有导火线的来放,又是噼里啪啦一阵声响。家家的房前屋后堆放着红艳艳的爆竹纸皮,这天,规定不可扫地,免得把鸿福扫掉了。

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小孩子们又可以讨更多的利是,吃上一顿了。

元宵上市,又是喜庆的一天了!小孩子又可以放鞭炮了,大人们则要做汤圆,糯米皮包上肉泥馅的,豆沙馅的,花生馅的。大家又聚在一起吃汤圆,可谓“花市灯如昼”啊!

一年一度的灯节过去了,大家又去忙了。我们客家不仅有着传统的过节方式,而且过得祥和而热闹!

客家的作文篇6

爸爸给我和妈妈讲,大家的老家是坐落在小兴安岭脚下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城市,名字叫(铁力市),大家那里是黑土地,很肥沃,所以物产丰富,东北的大米、大豆、小麦、高粱等等都很出名。我非常向往我的家乡!

腊月二十七这天,我带着幻想,跟着爸爸妈妈踏上回乡之路。经过两天一夜的旅途颠簸,大家终于到家。刚下车,哇!家乡好冷啊!可是当时天色很晚,回到奶奶家时,爷爷奶奶早就准好一大桌子的丰盛的晚饭。爷爷奶奶见到我和姐姐,激动地留下眼泪,大家已经2年多没有见面,现在大家一家团聚,大家的心里都很高兴。

大家休息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穿好衣服跑到外面,好好看看我思念已久的家乡。大家家的房子是一座平房,红红砖墙、大大的窗子,还有一片菜园子呢!现在是冬天,园子里堆着厚厚的雪,我可是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雪,地上像铺一层厚厚的棉花,非常好看。我还认识姑姑家的哥哥姐姐,大家一起玩儿de非常开心、快乐。大家在一起堆雪人、做雪蛋糕、打雪仗玩de不亦乐呼。这一个春节都是大家几个在一起玩的。

客家的作文篇7

客家人,是飘零的一群。由于天灾战乱等原因,他们在四世纪末、九世纪初和十三世纪初,分三次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逐渐南下定居,并在长期迁徒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真是具有开拓精神的一群。背井离乡并不代表就没有根,相反,长期的颠沛流离,让根的观念深厚的客家人前所未有地怀念故土,族谱——宗族的谱系,那祖宗用鲜血掺和汗水书写的纪传体家史,起的就是联结血统的作用。

族谱通常以祖上流传的文本为蓝本,由于人事的变迁隔一段时期会重修一次。通常是由长者出面组织,下面应者云集。传统的客家人是以百十千人杂居的围屋聚居为主,所以召集起来很容易;那些在外做事甚至是身居国外的,只要是本家性氏,也会以各种方式通知到。在客家围屋的墙上,你经常会看到筹资修谱的红榜,全是那一姓子孙的名字,有二三千之众,从墙上一路写下来,红纸黑字,竟有荡气回肠之感。在一些城乡交界的地方,人员分居的比较零散,本以为时间的流水在冲散了客家圆形围屋的同时,也冲淡了人们的宗族观念,没想到有的地方这几年又兴起了修谱一事,可见客家寻根心态的坚久执著。

翻开客家人的族谱,通常会先看到一幅八字的时联,那是专为说明这一支脉的繁衍源头的,每年过年时都要用斗大的字写了贴在旧屋的堂上,年年如此。例如我们黄家的是“颖川门第,江夏家声”,意思是我们黄家来自河南的颖川和江夏——那是我们的祖籍,我们湮没于荒烟菱草间的根。此外还有内八句和外八句的认祖诗,也是判断客家来源擅变的依据,自小老爸就要我熟记这判定血脉的诗歌dna,我当然是不屑一顾的。不过我还真记得一个两三代前就落户外省的黄性叔叔来我家做客,居然和我爸对起了内外八句,凭着祖先设计的遗传密码,两人惊喜于千年血脉的吻合,且不管多少代的绵延汇入了多少异姓的血统,单是一个“黄”字一脉相承则是无疑的,于是,卒相与欢,其乐融融。

再翻,就是一世祖的画像,正裸危坐着的。小时候问爷爷一世祖的爸妈叫什么,他老大不高兴了半天。如果一个宗族里出了什么大人物,那是很光耀门相的,要单独列项,详细介绍。可惜在我们黄家的宗语里,我家这一分支,实在没有什么铃得上台面的人物。一次到曾家围屋串门,一翻族谱,唐宋八大家曾巩和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的画像赫然在目,下边介绍的文字熟络得好像前一天才和他们喝过早茶似的,很让我有一种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觉,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是有虚荣心的,二老若知他们的后辈将他们奉为神灵,也当含笑九泉。

客家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欣赏作文的作文优质7篇

作文写人老师的作文最新7篇

我的作文我做主作文精选7篇

端午的作文300字优秀作文7篇

我的姐姐作文优秀作文7篇

家乡的美食的作文7篇

小学作文写人的作文精选7篇

写好朋友的作文初中作文7篇

中秋的作文600字作文最新7篇

我的书屋作文600字作文7篇

客家的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8172